天天看點

系統架構設計師筆記第25期:面向對象軟體架構演化過程

作者:程式員茶館

面向對象軟體架構的演化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 單一子產品:初始階段,整個軟體系統被實作為一個單一的子產品,所有功能和資料都集中在一個代碼塊中。這種設計簡單直接,但缺乏子產品化和可維護性。
  2. 分層架構:為了提高可維護性和子產品化,系統被分解為多個層次,每個層次負責不同的功能。常見的分層包括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業務邏輯層(Business Logic Layer)和資料通路層(Data Access Layer)。分層架構使得系統的不同部分可以獨立開發、測試和維護。
  3. 子產品化架構:為了進一步提高可維護性和重用性,系統被劃分為多個子產品,每個子產品具有特定的職責和接口。子產品之間通過接口進行通信,子產品内部實作細節被封裝起來。子產品化架構提供了更好的代碼組織和可擴充性。
  4. 面向對象架構:在面向對象架構中,系統被組織為一組互相協作的對象,每個對象都有自己的狀态和行為。對象之間通過消息傳遞進行通信,以完成系統的功能。面向對象架構強調封裝、繼承和多态等面向對象的概念,提供了更進階别的抽象和靈活性。
  5. 設計模式應用:随着軟體開發經驗的積累,設計模式開始被廣泛應用于面向對象軟體架構中。設計模式提供了經過驗證的解決方案,用于常見的設計問題,例如單例模式、工廠模式、觀察者模式等。通過應用設計模式,可以提高架構的靈活性、可擴充性和可維護性。
  6. 分布式架構:随着系統的規模擴大和需求的增加,分布式架構變得重要。分布式架構将系統拆分為多個分布式元件和服務,可以部署在不同的計算節點上,并通過網絡進行通信。分布式架構提供了高可用性、可伸縮性和容錯性。
  7. 微服務架構:微服務架構是一種分布式架構的進一步演進,其中系統被劃分為一組小型、自治的服務。每個服務都可以獨立部署、擴充和維護,通過輕量級通信機制(如REST API)進行互操作。微服務架構提供了更進階别的可伸縮性和靈活性。

這些階段代表了面向對象軟體架構的演化過程,每個階段都緻力于改善系統的可維護性、子產品化、重用性和擴充性。随着技術和業務需求的發展,軟體架構也在不斷演變和改進。

1.

對象演化: 對象演化是指面向對象軟體系統中對象的變化和發展過程。對象可以通過添加、修改或删除屬性和方法來演化。對象演化可以發生在多個方面,包括對象的行為、狀态和關系。通過對象演化,可以改善系統的功能、性能和可維護性。

對象演化的實際操作包括:

• 屬性的添加和修改:向對象中添加新屬性或修改現有屬性,以增強對象的資料表示和功能。

• 方法的添加和修改:向對象中添加新方法或修改現有方法,以改變對象的行為和處理邏輯。

• 繼承關系的調整:通過繼承關系的調整,可以重新組織和擴充對象的繼承層次結構,以滿足新的需求。

• 關聯關系的調整:通過調整對象之間的關聯關系,可以改變對象之間的互動和通信方式,以适應系統的變化。

對象演化需要考慮相容性和向後相容性,確定現有代碼和功能不受影響。為了有效管理對象演化,通常需要使用版本控制工具和良好的軟體工程實踐。

2. 消息演化: 消息演化是指面向對象軟體系統中消息的變化和發展過程。消息是對象之間進行通信的基本方式。消息演化可以涉及消息的格式、内容和傳遞方式的改變。

消息演化的實際操作包括:

• 消息格式的變化:消息的格式可以通過添加、删除或修改消息的字段來進行演化。這樣可以在保持向後相容性的同時,為消息添加新的資訊。

• 消息内容的變化:消息的内容可以随着系統的需求變化而演化。可以根據新的業務規則和資料需求,修改消息的内容。

• 消息傳遞方式的變化:消息的傳遞方式可以通過引入新的通信協定或改變消息的傳遞機制來進行演化。這可以提供更高效、可靠的消息傳遞方式。

消息演化需要考慮消息的相容性和一緻性,以確定不同版本的系統能夠正确解析和處理消息。

3. 複合片段演化: 複合片段演化是指面向對象軟體系統中複合片段的變化和發展過程。複合片段是一組對象的集合,它們協同工作以實作某個功能。複合片段演化可以涉及複合片段的組成對象、對象之間的關系以及協同工作方式的變化。

複合片段演化的實際操作包括:

• 對象的添加和删除:向複合片段中添加新的對象或從複合片段中删除不再需要的對象。

• 關聯關系的調整:調整複合片段中對象之間的關聯關系,以改變它們之間的互動方式。

• 方法的修改:修改複合片段中對象的方法,以改變它們的行為和處理邏輯。

複合片段演化需要保持整體的一緻性和功能完整性。需要確定複合片段中的對象協同工作正常,并且新的變化不會破壞現有的功能。

4. 限制演化: 限制演化是指面向對象軟體系統中的限制條件的變化和發展過程。限制條件定義了系統中對象和關系之間的限制和規則。限制演化可以涉及限制條件的添加、修改或删除。

限制演化的實際操作包括:

• 添加限制條件:引入新的限制條件以限制對象和關系的行為和屬性。

• 修改限制條件:修改現有的限制條件以适應系統的變化和需求。

• 删除限制條件:删除不再需要或不适用的限制條件。

限制演化需要仔細考慮限制條件的一緻性和影響範圍,確定新的限制不會破壞系統的功能和正确性。同時,還需要保持向後相容性,以確定現有的代碼和功能仍然能夠滿足新的限制條件。

系統架構設計師筆記第25期:面向對象軟體架構演化過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