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ndroid:padding和android:layout_margin的差別

本文綜合了:http://zhujiao.iteye.com/blog/1856980 和 http://blog.csdn.net/maikol/article/details/6048647 兩篇文章

加入了自己的一些心得。

Android的Margin和Padding跟Html的是一樣的。如下圖所示:黃色部分為Padding,灰色部分為Margin。

android:padding和android:layout_margin的差別

通俗的了解:

Padding 為内邊框,指該控件内部内容,如文本/圖檔距離該控件的邊距

Margin 為外邊框,指該控件與同級控件之間的距離

對應的屬性為

android:layout_marginBottom="25dip" 

android:layout_marginLeft="10dip" 

android:layout_marginTop="10dip" 

android:layout_marginRight="10dip" 

android:paddingLeft="1dip" 

android:paddingTop="1dip" 

android:paddingRight="1dip" 

android:paddingBottom="1dip"

如果左右上下都是相同的設定則可以直接設定

android:layout_margin="10dip" 

android:padding="5dip"

當按鈕分别設定以上兩個屬性時,得到的效果是不一樣的。

android:paddingLeft="30px":

按鈕上設定的内容(例如圖檔)離按鈕左邊邊界30個像素。

android:layout_marginLeft="30px"

整個按鈕離左邊設定的内容30個像素

這二個屬性是相對的,假設B是A的子控件,設定B的margin和設定A的padding能達到相同的效果。

設定padding的好處:

     如果imageview對應的圖檔比較小,點選不容易點中,通過增加padding可以增大點觸敏感度

Android支援的長度機關。

  • px(像素):螢幕上的點。 

    pixels(像素). 不同裝置顯示效果相同,一般我們HVGA代表320x480像素,這個用的比較多。

  • in(英寸):長度機關。
  • mm(毫米):長度機關。
  • pt(磅):1/72英寸。 

    point,是一個标準的長度機關,1pt=1/72英寸,用于印刷業,非常簡單易用;

  • dp(與密度無關的像素):一種基于螢幕密度的抽象機關。在每英寸160點的顯示器上,1dp = 1px。
  • dip:與dp相同,多用于android/ophone示例中。 

    device independent pixels(裝置獨立像素). 不同裝置有不同的顯示效果,這個和裝置硬體有關,一般我們為了支援WVGA、HVGA和QVGA 推薦使用這個,不依賴像素。

  • sp(與刻度無關的像素):與dp類似,但是可以根據使用者的字型大小首選項進行縮放。 

    scaled pixels(放大像素). 主要用于字型顯示best for textsize。

為了使使用者界面能夠在現在和将來的顯示器類型上正常顯示,建議大家始終使用sp作為文字大小的機關,Android預設的字号也是用的sp。

将dip作為其他元素的機關,比如長度、高度。當然,也可以考慮使用矢量圖形,而不是用位圖。

dp是與密度無關,sp除了與密度無關外,還與scale無關。

如果螢幕密度為160,這時dp和sp和px是一樣的。1dp=1sp=1px,但如果使用px作機關,如果螢幕大小不變(假設還是3.2寸),而螢幕密度變成了320。

那麼原來TextView的寬度設成160px,在密度為320的3.2寸螢幕裡看要比在密度為160的3.2寸螢幕上看短了一半。

但如果設定成160dp或160sp的話。系統會自動将width屬性值設定成320px的。

也就是160 * 320 / 160。其中320 / 160可稱為密度比例因子。也就是說,如果使用dp和sp,系統會根據螢幕密度的變化自動進行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