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管理工具:如何做到外行指導内行?試試黑箱理論

作者:小咨說管理
管理工具:如何做到外行指導内行?試試黑箱理論

0 老K經常被逼着外行指導内行

熟悉老K的人都知道,老K一開始是做制造管理的,然後才轉行做了通用管理,并走上了咨詢之路。

随着經驗的增長,自認為很多通用的工具,如PDCA、精益管理,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用來解決一般的管理問題,如制造、倉儲、人力、企管沒有任何阻礙。

當然有時候解決簡單的問題,用了複雜的工具,感覺有點殺雞用了牛刀,或者畢竟因為缺乏專業經驗,會耗時長久一些,多少走點彎路,但是不管怎樣,最終能夠解決問題是王道。

回想老K曾經也做過軟硬一體化研發的管理工作,那是一段辛苦而頗有成就感的經曆。

遙想老K當年,老婆初嫁了……從入職建立企管部、然後加管制造部、加品質部、一路加加牌醬油,然後管倉庫、管采購、管工程,管研發,一直都是被大Boss趕鴨子上架。越來越偏離老本行。當然最大的挑戰還是管研發部門啦。

任命初始,内心也是忐忑而崩潰的。不過年少氣盛,自有一股子不服輸的勁頭,想着挑戰一下,失敗了大不了從頭再來嘛!

很不幸,上任不久,因為我堅持嚴格按照項目管理思路要求之前匆忙上馬的所有項目重走立項流程,重新界定項目的輸入和輸出,研發部經理是以撂挑子不幹,并放下一句話,老k“外行指導内行”,亂彈琴。

沒有辦法,老K隻好一路上摸爬滾打,帶領留下來的兩名副手(一個負責軟體、一個負責硬體),一年多過去,攻克了兩個重大研發項目,而且将項目标準化帶上了一個台階,重振了全公司的士氣。

原來等着看笑話的人終于服氣,認同了我的管理風格,我也成了半個研發人員,還經常給研發工程師講課。下圖就是我當年做研發教育訓練的課綱。

管理工具:如何做到外行指導内行?試試黑箱理論

怎麼,你不信?可以看看下圖,都是我的原創理論,曾有效地指導了産品開發和設計。

如果你沒有研發功底,可能看不懂這些原理圖。看懂了而能應用到研發中,拿走不謝,那是無量功德。

管理工具:如何做到外行指導内行?試試黑箱理論

上圖是模拟測試原理圖:如何實作弱電控制強電的一體化設計和拟真測試,而不需要實際帶載測試。

管理工具:如何做到外行指導内行?試試黑箱理論

上圖是大功率機箱的分區設計:有效提高裝置可靠性,而不需要高成本。

那老K是怎麼做到外行指導内行的呢?

1 拿手工具就是兩個:一個是三現主義,一個是黑箱理論

三現主義很簡單,就是不斷地到現場熟悉研發流程、盯着産品了解每一個細節、參與解決研發同僚面臨的一個個現實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我曾經的diy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創新思路,提出不少有創見的觀點,并應用在現有産品的開發中,有效解決了産品的設計和應用問題。

另外一個理論也很簡單,就是黑箱理論。

2 什麼是黑箱理論?

“黑箱”(Black Box)通常指在人類認識世界的過程中,遇到的一類客體:由于技術、知識及操作能力的限制,研究者無法直接研究其内部的結構和運作機制。對于這樣的一類特殊的研究對象,控制論創始人諾伯特·維納(Norbert Wiener)将之稱為“黑箱”。

管理工具:如何做到外行指導内行?試試黑箱理論

黑箱理論告訴我們,我們完全可以觀察和控制那些以我們目前的能力尚不能完全駕馭的領域,隻需要找到可以研究客體按既定輸入變化輸出的關鍵因素,而不是全部。

老K用大白話翻譯一下:任何一個系統,必然與外部有兩個接口。一個是輸入,一個是輸出。隻要有效地把握住了輸入和輸出兩個接口的關鍵特征和關聯變化的規律,控制住它們,就無需深入了解黑箱内部具體的運作流程,就能夠管好它。

3.黑箱理論的應用很廣泛

老K管理研發部的做法就是:跟研發部門小夥伴講明白,無論是軟體還是硬體,我隻需要關注的就是:輸入是什麼,輸出是什麼。;輸入的變化,帶來什麼樣的輸出;如何測試、如何校驗成果。

比如電路闆設計,就有電源、輸入信号;對應的輸出就是輸出信号。這些信号隻要可以監測,隻要可以觀察。

軟體也一樣,輸入的是資訊,要實作的功能是輸出。

這些内容都是我能懂的,隻要滿足了輸入和輸出的結果,那麼研發就成功了。

我無需掌握研發的技術,無論你用什麼設計工具,無論是c++還是java、或者pathon來實作都無所謂;無論你是用電容電阻、電感、用內建塊還是分立元件,用cpu還GPU、用windows還是linux,這些我都不懂,也不需要懂。

管理銷售也一樣。

我們面對市場,就仿佛面對一個黑箱。對于客戶的喜好、需求等等,一開始是一無所知的。但是我們可以把握的、掌握主動的就是,我們到底想要從中得到什麼(輸出),然後我們要清楚知道我們能夠投入什麼(輸入),就可用黑箱理論,逐漸掌握黑箱運作的規律,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

用于管理上,其原理很簡單:掌握了輸入和輸出,等于管理有了抓手。無論要管理的部門或者專業内部如何千變萬化,都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一手抓源頭、一手抓結果。

掌握了這些輸入和輸出要素,外行就可以指導内行,而且外行與内行還能互相取長補短,反倒容易出成果。

4黑箱理論用于自主管理

黑箱理論對應着放權、極簡的管理思想。

完美主義者容易有想要幹預下屬過程的沖動。其實很多過程複雜,就像黑箱,雖然内部某些參數或過程,也許事關重大,也許無足輕重,但主導者都是當局者,負有自我管理的義務。如果管理者事無巨細地過問,因為雙方的資源有限,彼此會造成幹擾和浪費。

是以自主管理就充分地運用了黑箱理論。

把下屬的工作看成黑箱,隻需要采用目标管理的方法,科學地确定被管理者應完成的任務和名額,并為之創設良好的外部環境(便利的輸入輸出通道)作為保障。

至于下屬如何完成下達的任務和名額,則應由下屬進行自我控制,管理者最好不要直接幹預,甚至不需要過程監督和觀察。

當然這屬于極度理想的情況,現實管理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5.黑箱理論對應的就是白箱理論,以及騎牆的灰箱理論

白箱理論,對應黑箱的一無所知(或者假裝),就是說箱體内部的規律一目了然。看似做管理最适合了。

可惜現實管理是極度複雜的,而我們的資源是有限的,管理是有成本的。很多時候我們花了很大的精力想要搞清一切真相,一開始還是收益遞增,但是邊際收益會越來越低甚至為負數。

白箱理論是極度耗費管理精力的辦法。想要窮盡一切、一切盡在掌握,絕大多數時候計劃跟不上變化、吃力不讨好。

灰箱理論則是介于黑白之間。大部分的管理屬于這種中庸狀态。灰階管理本身是一個動态管理。

對于外行指導内行來說,我們不妨先采用黑箱理論來做極簡的管理,先搞明白黑箱的輸入和輸出,然後逐漸進入黑箱的内部,逐漸掌握其内部運作的關鍵特征和規律,做到灰箱管理。

但無論如何,不要想着白箱管理。那樣管理成本太高。

當你隻需要一口水喝時,沒有必要煮沸整個大海。

任何時候,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盡量讓内行能夠指導内行,最好不要像老K一樣,被逼着外行指導内行,兩眼淚汪汪。

歡迎大家關注各平台的“小咨說管理”,也希望您更多地互動、分享、參與踴躍留言,分享話題,覺得有用請點贊、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