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龍陽曆代舉人簡表

龍陽曆代舉人簡表

漢代取士,不考試,朝廷令郡國守相薦舉賢才,因以“舉人”,稱所舉之人。唐、宋時有進士科,凡應科目經有司貢舉者,通謂之舉人。至明、清時,鄉試中高中的人叫舉人。

根據《光緒龍陽縣志》記載:我縣宋代有舉人4人,元代4人,明代66人,清代46人(截止光緒元年),清代武舉人18人,總共138人。這裡面共有解元4名,其中武解元2人,亞魁2人,經魁1人。下面将舉人姓名,中舉年代、任職情況清單如下:

宋朝4人

周應丁:嘉定三年(1210)庚午科。

周 辚:嘉定九年(1216)丙子科,後中進士。

周 範:嘉定十二年(1219)己卯科。

周 炎:紹定四年(1231)辛卯科。

元朝4人

孫以忠:泰定元年(1324)甲子科,後中進士。

孫叔亨:泰定元年(1324)甲子科,官常德路錄事、武岡州經曆。

馮大澤:天曆二年(1329)乙巳科。

楊子春:至正七年(1347)丁亥科。

明朝66人

歐陽德基:洪武二十年(1387)丁卯科,官六合縣知縣。

孫 桧:洪武二十六年(1393)癸酉科。

胥必彰:洪武二十六年(1393)癸酉科,官佥都禦史。

王原禮:洪武二十九年(1396)丙子科。

趙崇義:洪武二十九年(1396)丙子科,井研縣教谕。

史守衡:永樂三年(1405)乙酉科,官順慶府教谕。

史文林:永樂十二年(1414)甲午科,順慶府訓導。

靳 暹:永樂十二年(1414)甲午科,榮昌縣教谕,彰德府教授。

周 方:永樂十五年(1417)丁酉科,蒼溪縣訓導。

尤 忠:永樂十五年(1417)丁酉科。

闫 震:永樂十五年(1417)丁酉科。

陳 善:永樂十八年(1420)庚子科,燕山左衛經曆。

廖 榮:永樂十八年(1420)庚子科。

李 琨:宣德四年(1429)己酉科。

李 成:正統六年(1441)辛酉科,南甯府通判。

史 燦:正統九年(1444)甲子科,經魁,南京太仆卿。

陳 缙:正統十二年(1447)丁卯科。

黎 庸:景泰元年(1450)庚午科,後為進士。(《縣志》為阮庸,是錯的。)

杜景華:景泰四年(1453)癸酉科,遂甯縣訓導。

譚 琳:景泰七年(1456)丙子科,榮昌縣知縣。

窦 琳:景泰七年(1456)丙子科。

彭 恭:天順六年(1462)壬午科,後為進士。

劉 德:天順六年(1462)壬午科,武進縣教谕。

袁 鬥:天順六年(1462)壬午科,泌陽縣知縣。

李 拱:天順六年(1462)壬午科,劍州學政。

楊 杲:成化元年(1465)乙酉科,後為進士。

華 純:成化七年(1471)辛卯科,慶遠縣知縣。

周 鳳:成化七年(1471)辛卯科,後中進士。

劉 池:成化七年(1471)辛卯科,杭州府通判。

謝 俊:成化十年(1474)甲午科,後中進士。

彭 麗:成化十年(1474)甲午科。

範 珍:成化十年(1474)甲午科,雲南省鄉試中舉。

楊 儀:成化十六年(1480)庚子科,鄰水縣知縣,

李思文:成化二十二年(1486)丙午科,曲靖縣教谕,揚州府教授。

馬顯明:弘治二年(1489)己酉科,博羅縣知縣。

史 簡:正德二年(1507)丁卯科,綦江縣教谕。

李 清:正德十四年(1519)己卯科,後中進士,李思文之子。

鄧 玺:嘉靖元年(1522)壬午科,戶部員外郎。

廖 俨:嘉靖元年(1522)壬午科。

尹新民:嘉靖十三年(1534)甲午科。

黃 佩:嘉靖十九年(1540)庚子科。

黑文耀:嘉靖二十五年(1546)丙午科。

丁應賓:嘉靖四十年(1561)辛酉科,後中進士。

劉邦彥:嘉靖四十三年(1564)甲子科,官寺正。

劉守謙:隆慶四年(1570)庚午科,砀山縣知縣。

鄧 鍊:萬曆元年(1573)癸酉科,陸州縣知縣。鄧玺之子。

鄧仲元:萬曆四年(1573)丙子科,新城縣知縣。

楊正達:萬曆七年(1576)己卯科,鞏昌府通判。

符 玺:萬曆七年(1576)己卯科,延安府通判。

史與祿:萬曆十年(1579)壬午科,沙河縣知縣,史贊舜父親。

霍維賓:萬曆十三年(1582)己酉科。[1]

曾壽貴:萬曆十六年(1585)戊子科,刑部員外郎。

青宗益:萬曆三十一年(1600)癸卯科。

史贊舜:萬曆三十七年(1606)己酉科,後中進士。

伍維章:萬曆四十年(1609)壬子科。

袁 鲸:萬曆四十年(1609)壬子科,後中進士。

伍維新:萬曆四十年(1609)壬子科,官蘇州同知。

伍揆文:萬曆四十六年(1615)戊午科。

伍 教:天啟元年(1621)辛酉科。

伍經文:天啟四年(1624)甲子科。

伍右文:天啟七年(1627)丁卯科。

伍以文:崇祯六年(1633)癸酉科。

伍中旦:崇祯九年(1636)丙子科。

伍 瑺:崇祯十二年(1639)己卯科。

伍 端:崇祯十二年(1639)己卯科,官督糧,征苗靖節,贈義烈大夫,伍維新之子。

伍中恺:科年未祥。

清朝46人

符國瑞:順治八年(1651)辛卯科,荊門州學政,署密沔陽州知州。

彭之鳳:順治十一年(1654)甲午科,後中進士。

劉大寅:順治十四年(1657)丁酉科,亞魁。

王維壤:康熙三十二年(1693)癸酉科。

王維垣:康熙五十三年(1714)甲午科。

史尚敬:康熙五十九年(1720)庚子科。

李本灏:雍正四年(1726)丙午科,新化教谕。

全倫道:乾隆十七年(1752)任申科,巴陵教谕未任。

彭經遠:乾隆二十五年(1760)庚辰科,臨湘教谕。

遊新荷:乾隆五十一年(1781)丙午科,更名鳳藻,知河南登州。

陳以疇:乾隆五十一年(1781)丙午科,湘陰訓導。

羅志謙:乾隆五十九年(1789)甲寅科,後中進士。

高應璧:乾隆五十九年(1789)甲寅科。

鄒紹智:嘉慶九年(1804)甲子科。

廖聯珠:嘉慶十三年(1808)戊辰恩科。

陳以常:嘉慶十三年(1808)戊辰恩科。

高 登:嘉慶十五年(1810)庚午科。

鄭 楠:嘉靖十八年(1813)癸酉科。

曹翠含:嘉靖二十三年(1818)戊寅恩科,南山縣教谕。

史承墀(chí):道光二年(1822)壬午科。

張學庭:道光五年(1825)乙酉科,沅陵縣教育,解元。

陳永皓:道光五年(1825)乙酉科,直隸長垣縣知縣,加同知銜。

康宏善:道光五年(1825)乙酉科。

王廷瑞:道光八年(1828)戊子科。

梅山侖:道光十二年(1831)壬辰科,湘潭縣教谕。

劉定範:道光十五年(1834)乙未恩科,石首縣知縣。亞魁。

梅玉佩:道光十七年(1836)丁酉科。

張超崧(sōng,同嵩。):道光二十三年(1842)癸卯科。京闱甲辰科會試,挑取謄錄(抄寫),考取覺羅宗學教習,揀發廣西知縣,曆任新業、融縣、平南知縣,加知府銜,即補同知。同治丁卯、癸酉兩科,廣西鄉試同考試官。後任富川縣知縣。

童廷钺:道光二十四年(1843)甲辰科,宜章縣教谕。

曾廣啟:道光二十六年(1845)丙午科。

周政和:道光二十九年(1848)己酉科,任長沙訓導,經魁。

陳 瀚:鹹豐元年(1851)辛亥科。候選直隸州知州,加知府銜,贈道銜,世襲雲騎尉。陳永皓子,易名景滄。

嚴鳳來:鹹豐七年(1857)丁巳補行壬子、乙卯科。易名成儀,後中進士。

劉時暢:嚴鳳來:鹹豐七年(1857)丁巳補行壬子、乙卯科,國子學政,湘鄉縣訓導。

易佩紳:鹹豐八年(1858)戊午科,由鹽運使司晉貴州道,欽加布政使銜。

陳永豫:同治元年(1862)壬午恩科并補行鹹豐己未恩科,寶慶府學訓導。

韓承藻:同治三年(1864)甲子科并補行鹹豐十一年辛酉科。

陳景沂:同治三年(1864)甲子科并補行鹹豐十一年辛酉科,候選教谕。

張羽儀:科年未詳。

袁大度:科年未詳。

王 涵:同治六年(1867)丁卯科。

陳保真:同治九年(1870)庚午科,候選知縣,解元。

高維嶽:同治九年(1870)庚午科,揀選知縣。

易順鼎:光緒元年(1875)乙亥恩科。

熊全藻:光緒元年(1875)乙亥恩科。

陳景湘:光緒二年(1876)丙子科。[2]

武舉人18人

黎文光:康熙二年(1663)癸卯科。

彭士榮:康熙八年(1669)己酉科。

林 坦:康熙八年(1669)己酉科。

戴星朝:康熙二十六年(1687)丁卯科。

譚宗孟:康熙五十三年(1714)甲午科。

羅 魁:乾隆四十二年(1777)丁酉科,解元,貴州安順都司。

曾德寬:乾隆四十四年(1779)己亥科,後中武進士。

童友善:乾隆四十四年(1779)己亥科。

童尚純:乾隆四十五年(1780)庚子科,靖州千總。

梅山鐘:乾隆五十四年(1789)己酉科。

周朝烈:嘉慶六年(1801)辛酉科,授江南衛守府。

羅學藻:嘉慶十三年(1808)戊辰科,授衛千總職。

鄧日暄:道光十七年(1837)丁酉科。

鄧超群:道光十七年(1837)丁酉科。

戴鳴岡:道光二十三年(1843)癸卯科。

朱映祥:同治三年(1864)甲子科并補行鹹豐十一年辛酉科,解元。

李呈祥:同治三年(1864)甲子科并補行鹹豐十一年辛酉科。

沈華榮:科年未詳,黃州副将。[3]

[1] 《續修四庫全書·光緒湖南通志》第六六四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84.

[2] 《續修四庫全書·光緒湖南通志》第六六四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61.

[3] 說明:除注釋出處的外,其餘資料均來源于《光緒龍陽縣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