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entOS安裝redis服務一、介紹二、安裝三.其他

一、介紹

Redis是目前比較熱門的NOSQL系統之一,它是一個key-value存儲系統。和Memcache類似,但很大程度補償了Memcache的不足,它支援存儲的value類型相對更多,包括string、list、set、zset和hash。這些資料類型都支援push/pop、add/remove及取交集并集和差集及更豐富的操作。在此基礎上,Redis支援各種不同方式的排序。

和Memcache一樣,Redis資料都是緩存在計算機記憶體中,不同的是,Memcache隻能将資料緩存到記憶體中,無法自動定期寫入硬碟,這就表示,一斷電或重新開機,記憶體清空,資料丢失。是以Memcache的應用場景适用于緩存無需持久化的資料。而Redis不同的是它會周期性的把更新的資料寫入磁盤或者把修改操作寫入追加的記錄檔案,實作資料的持久化。

二、安裝

1.設定Redis的倉庫位址

yum install epel-release

2.安裝redis

yum install redis
           

預設安裝目錄:配置檔案在/etc/redis.conf;伺服器和用戶端在 /usr/bin/redis-server redis-cli

where is redis

可以檢視配置檔案在哪

修改配置檔案

vim /etc/redis.conf
           
#監聽所有的IP位址(61行)
bind 127.0.0.1注釋掉為#bind 127.0.0.1
#設定為守護程序(128行)
daemonize no 改為 daemonize yes 
#設定密碼(480行)
requirepass xxx
#最大實體記憶體設定(537行)在真實環境必須部署,否則實體記憶體會被耗盡。一般配置200mb/500mb/1gb/2gb。配置了最大記憶體 maxmemory 之後記得配置過期删除政策
maxmemory 200mb
#過期删除政策(560行)volatile-lru -> 根據LRU算法生成的過期時間來删除。 # allkeys-lru -> 根據LRU算法删除任何key。 # volatile-random -> 根據過期設定來随機删除key。 # allkeys->random -> 無差别随機删。 # volatile-ttl -> 根據最近過期時間來删除(輔以TTL) # noeviction -> 誰也不删,直接在寫操作時傳回錯誤。
maxmemory-ploicy volatile-lru
*找不到可以先拉到windows下查找定位
           

3.啟動redis

service redis start  
           

或者指定配置檔案啟動

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_cluster/7000/redis.conf
           

如果需要設定開機自動啟動

chkconfig redis on 
           

4. 檢視版本

5.測試啟動

redis-cli ping
PONG
           

redis-cli ping 傳回PONG,啟動成功。

6.redis-cli 啟動redis用戶端

#無密碼

redis-cli -h 主機ip -p 端口

#有密碼

redis-cli -h 主機ip -p 端口 -a 密碼

  或 先redis-cli,之後輸入auth+空格+密碼

三.其他

7.redis配置

7.1. Redis預設不是以守護程序的方式運作,可以通過該配置項修改,使用yes啟用守護程序

    daemonize no

7.2. 當Redis以守護程序方式運作時,Redis預設會把pid寫入/var/run/redis.pid檔案,可以通過pidfile指定

    pidfile /var/run/redis.pid

7.3. 指定Redis監聽端口,預設端口為6379,作者在自己的一篇博文中解釋了為什麼選用6379作為預設端口,因為6379在手機按鍵上MERZ對應的号碼,而MERZ取自意大利歌女Alessia Merz的名字

    port 6379

7.7. 綁定的主機位址

    bind 127.0.0.1

7.5.當 用戶端閑置多長時間後關閉連接配接,如果指定為0,表示關閉該功能

    timeout 300

7.6. 指定日志記錄級别,Redis總共支援四個級别:debug、verbose、notice、warning,預設為verbose

    loglevel verbose

7.7. 日志記錄方式,預設為标準輸出,如果配置Redis為守護程序方式運作,而這裡又配置為日志記錄方式為标準輸出,則日志将會發送給/dev/null

    logfile stdout

7.8. 設定資料庫的數量,預設資料庫為0,可以使用SELECT <dbid>指令在連接配接上指定資料庫id

    databases 16

7.9. 指定在多長時間内,有多少次更新操作,就将資料同步到資料檔案,可以多個條件配合

    save <seconds> <changes>

    Redis預設配置檔案中提供了三個條件: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分别表示900秒(15分鐘)内有1個更改,300秒(5分鐘)内有10個更改以及60秒内有10000個更改。

 

7.10. 指定存儲至本地資料庫時是否壓縮資料,預設為yes,Redis采用LZF壓縮,如果為了節省CPU時間,可以關閉該選項,但會導緻資料庫檔案變的巨大

    rdbcompression yes

7.11. 指定本地資料庫檔案名,預設值為dump.rdb

    dbfilename dump.rdb

7.12. 指定本地資料庫存放目錄

    dir ./

7.13. 設定當本機為slav服務時,設定master服務的IP位址及端口,在Redis啟動時,它會自動從master進行資料同步

    slaveof <masterip> <masterport>

7.17. 當master服務設定了密碼保護時,slav服務連接配接master的密碼

    masterauth <master-password>

7.15. 設定Redis連接配接密碼,如果配置了連接配接密碼,用戶端在連接配接Redis時需要通過AUTH <password>指令提供密碼,預設關閉

    requirepass foobared

7.16. 設定同一時間最大用戶端連接配接數,預設無限制,Redis可以同時打開的用戶端連接配接數為Redis程序可以打開的最大檔案描述符數,如果設定 maxclients 0,表示不作限制。當用戶端連接配接數到達限制時,Redis會關閉新的連接配接并向用戶端傳回max number of clients reached錯誤資訊

    maxclients 128

7.17. 指定Redis最大記憶體限制,Redis在啟動時會把資料加載到記憶體中,達到最大記憶體後,Redis會先嘗試清除已到期或即将到期的Key,當此方法處理 後,仍然到達最大記憶體設定,将無法再進行寫入操作,但仍然可以進行讀取操作。Redis新的vm機制,會把Key存放記憶體,Value會存放在swap區

    maxmemory <bytes>

7.18. 指定是否在每次更新操作後進行日志記錄,Redis在預設情況下是異步的把資料寫入磁盤,如果不開啟,可能會在斷電時導緻一段時間内的資料丢失。因為 redis本身同步資料檔案是按上面save條件來同步的,是以有的資料會在一段時間内隻存在于記憶體中。預設為no

    appendonly no

7.19. 指定更新日志檔案名,預設為appendonly.aof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7.20. 指定更新日志條件,共有3個可選值: 
    no:表示等作業系統進行資料緩存同步到磁盤(快) 
    always:表示每次更新操作後手動調用fsync()将資料寫到磁盤(慢,安全) 
    everysec:表示每秒同步一次(折衷,預設值)

    appendfsync everysec

 

7.21. 指定是否啟用虛拟記憶體機制,預設值為no,簡單的介紹一下,VM機制将資料分頁存放,由Redis将通路量較少的頁即冷資料swap到磁盤上,通路多的頁面由磁盤自動換出到記憶體中(在後面的文章我會仔細分析Redis的VM機制)

     vm-enabled no

7.22. 虛拟記憶體檔案路徑,預設值為/tmp/redis.swap,不可多個Redis執行個體共享

     vm-swap-file /tmp/redis.swap

7.23. 将所有大于vm-max-memory的資料存入虛拟記憶體,無論vm-max-memory設定多小,所有索引資料都是記憶體存儲的(Redis的索引資料 就是keys),也就是說,當vm-max-memory設定為0的時候,其實是所有value都存在于磁盤。預設值為0

     vm-max-memory 0

7.24. Redis swap檔案分成了很多的page,一個對象可以儲存在多個page上面,但一個page上不能被多個對象共享,vm-page-size是要根據存儲的 資料大小來設定的,作者建議如果存儲很多小對象,page大小最好設定為32或者64bytes;如果存儲很大大對象,則可以使用更大的page,如果不 确定,就使用預設值

     vm-page-size 32

7.25. 設定swap檔案中的page數量,由于頁表(一種表示頁面空閑或使用的bitmap)是在放在記憶體中的,,在磁盤上每8個pages将消耗1byte的記憶體。

     vm-pages 134217728

7.26. 設定通路swap檔案的線程數,最好不要超過機器的核數,如果設定為0,那麼所有對swap檔案的操作都是串行的,可能會造成比較長時間的延遲。預設值為4

     vm-max-threads 4

7.27. 設定在向用戶端應答時,是否把較小的包合并為一個包發送,預設為開啟

    glueoutputbuf yes

7.28. 指定在超過一定的數量或者最大的元素超過某一臨界值時,采用一種特殊的雜湊演算法

    hash-max-zipmap-entries 64

    hash-max-zipmap-value 512

7.29. 指定是否激活重置哈希,預設為開啟(後面在介紹Redis的雜湊演算法時具體介紹)

    activerehashing yes

7.30. 指定包含其它的配置檔案,可以在同一主機上多個Redis執行個體之間使用同一份配置檔案,而同時各個執行個體又擁有自己的特定配置檔案

    include /path/to/local.conf
           

8. 使用redis desktop manager連接配接redis,如果連接配接不上需要将6379端口加到防火牆的開放白名單中,使用如下指令(centos 7.4):

firewall-cmd --permanent --zone=public --add-port=6379/tcp

 firewall-cmd --reload //生效

9.redis服務操作指令:

#背景啟動redis服務:
./bin/redis-server ./redis.conf
#檢視redis是否啟動成功:
ps -ef | grep -i redis
#停止背景的redis服務:
./bin/redis-cli shutdown (redis-cli -c -p 6379 shutdown)
(以上指令都在/usr/local/redis檔案夾運作)
#輸入./bin/redis-cli,然後輸入ping
           

10.reids存、取、删除、檢視所有key指令:

#存
set name imooc
#取
get name
#删
del name
#檢視所有key
key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