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FO大會 | 高培勇:把握經濟運作整體好轉的關鍵

作者:新理财雜志
CFO大會 | 高培勇:把握經濟運作整體好轉的關鍵

2023年4月21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财政部指導,新理财雜志社主辦的第十七屆中國CFO大會在北京召開,今年大會以“數字财務 智能引領”為主題,企業優秀财富管理者及行業專家們共話中國企業CFO們如何借助數智科技,貫徹新發展理念,建構新發展格局,推動企業可持續高品質發展,築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開局之年的紮實基礎。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高培勇做了題目為“如何推動經濟運作整體好轉”的主題報告,對數字經濟發展的宏觀背景做了相應闡釋,對如何推動經濟運作整體好轉描劃了重點。

視訊: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高培勇在第十七屆中國CFO大會上發表演講

了解經營主體是關鍵

經營主體是經濟發展的根基。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2月7日省部級主要上司幹部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專題研讨班上強調,要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更好統籌國内國際兩個大局,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進一步引導經營主體強信心、穩定社會預期,努力實作經濟運作整體好轉。高培勇指出,圍繞經營主體強信心是推動經濟運作整體好轉的必由之路和根本之道。

經營主體即市場經濟中從事生産經營活動的行為主體。2022年3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明确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内以盈利為目的從事經營活動的下列法人、自然人和非法人組織均為市場主體。也就是說市場主體和企業之間最重要的差異在于企業僅僅指的是法人,而市場主體既包括法人也包括自然人和非法人組織。随着經濟的發展,經營主體已不限于企業,還包括了個體商戶和非法人組織等。認清經營主體的内容,有效地明确了強信心的群體範圍,是推動經濟運作整體好轉的關鍵。

截至2022年年末,大陸登記在冊的各類經營主體有1.69億戶,其中企業是5,282.6萬戶,個體工商戶1.14億戶,農民專業合作社223萬戶。在1.69億當中,真正可以稱之為企業的屬于法人企業、法人機關的隻有5000多萬,而更多的是個體工商戶和其他類型的非法人組織。是以到了今天在讨論經濟工作特别是做宏觀經濟分析時要把視野從企業轉到整個經營主體。要全面分析參與創造國内生産總值(GDP)的所有經濟單元,從國民經濟主動脈的企業到其他類型的毛細血管,牢牢把握國家經濟發展的全部根基。

經營主體是穩就業的重要依托。經濟的增長與發展,最根本目标是穩就業,而我們已經意識到經營主體是達到穩就業這一目标的重要依托。2023年就業形勢相對比較嚴峻,今年計劃安排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的目标是1200萬,而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有1158萬,兩個數字背後,完成工作的壓力可想而知。

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之間并非簡單的平衡關系,穩就業是其中基礎性和決定性的因素,是穩經濟工作的“牛鼻子”。就業有了保障,才有收入,民生才得以保障。創造并使社會财富穩定增加,才能支撐經濟的穩定增長。同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消費品的物價也才能真正穩住。

高培勇還分析稱,曆史資料一再表明,每年我們城鎮新增就業絕大多數是靠經營主體進行吸納的,其中量大面廣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了85%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支撐了4.4億城鎮就業人員以及近2.9億農民工就業。從總體上來講,除了約5000萬的體制内人員之外,其餘承載7億多人就業的基本盤都是經營主體。經營主體就是穩就業的頂梁柱。

大陸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其中最重要、最需要面對的就是穩預期。預期由弱轉強,需要消費的增長、投資的增加。在這之中,經營主體同樣起到了關鍵作用,特别是個體工商戶。就個體工商戶而言,他們既是消費者也是投資者,是以在1.69億戶經營主體當中如果經營主體的投資和消費的需求能夠相應增長,那麼社會總需求也會随之增長。

因而,正确認識經營主體的範圍及作用,圍繞經營主體關切的問題進行經濟運作中的工作部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點。

基于大陸優勢的強大信心

談到第二個關鍵—強信心時,高培勇認為,關于中國經濟的信心可以概括為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三個方面。他說:“我們要圍繞落實黨中央關于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很大程度上是圍繞加強正面輿論的引導、着力改善社會預期、提振各方發展信心展開的,要讓經營主體清晰看到我們的信心從何而來,切實了解這一立足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差別于别國經濟發展要素的特殊的強大信心。”

一是中國人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精神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在謀生存求發展的5000多年曆史長河當中鑄就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攻堅克難、勇毅前行的文化基因,也鑄就了中國人頑強的生命力和超強的創造力。這是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力的根源之所在。中國人善于在逆境中找到間隙的微光,展現自己頑強的生命力和創造力,這是我們最強大的精神優勢。

二是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憧憬具有不竭的動力和源泉。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往往更多的是方向,而不是具體目标,是一種無私,是一種代際傳承。這種不竭的動力和源泉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和植根于中華民族血脈深處的獨有的特質、獨有的禀賦和獨特的價值體系一同深刻影響着當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和當時中國的發展進步。

三是經營主體在特有環境下的發展壯大。1.69億戶這一數字所代表的群體,是整個世界上最為龐大的一個新的群體,不僅在其他國家很難找到同樣體量的生産經營主體,而且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許多國家人口的總量。經營主體經過40年的發展曆程走到今天,從沒有市場經濟到有市場經濟,伴随着中國經濟的探索與發展。是以這樣的經營主體,經過40年的洗禮,他們深谙市場規律,熟悉市場規則,擅長市場運作,已經成為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根基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四是大陸經濟發展的潛力巨大。當講到大陸發展潛力的時候自然要提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标綱要》。到2035年進入中等發達國家行列這一目标的設定,就是基于大陸發展的巨大空間,在這一發展程序中市場的迅速擴張,城鎮化的合理布局,擴大内需和消費的空間廣闊,都是我們所擁有的巨大潛力。

五是大陸擁有越來越穩固的經濟實力和底氣。大陸已建立起世界上最完備的工業體系,是世界上的制造業的第一大國,外匯存底的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的第一大國。

六是大陸仍然擁有深化改革的巨大紅利。這也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在改革的過程中強調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一步一步的探索中,找到合适的解決辦法,走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改革之路。隻要繼續瞄準問題,探索改革的空間,就會繼續赢得發展帶來的紅利。

最後,高培勇總結道,要推動經濟運作整體持續好轉,就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的那樣,圍繞經營主體強信心,穩定社會預期,才能走好推動經濟運作整體好轉的康莊大道。

來源:《新理财》政府理财雜志2023年第5期

作者:劉鑫

《新理财》2023全年雜志開始征訂啦!

CFO大會 | 高培勇:把握經濟運作整體好轉的關鍵

交流、合作、投稿、版權,請加微信:cfo920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