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京滬高鐵第二通道,最強“輔助”的前世今生

作者:出行一客

京滬高鐵速度快、能掙錢;京滬二線則擔任“輔助”,站點翻倍,更注重輻射中小城市和縣城

文 | 鄧雨潔

編輯 | 王靜儀

第二條京滬高鐵來了。

2023年5月底,江蘇省交通運輸廳釋出消息稱,建立濰坊至宿遷高速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國家發改委批複。由此,京滬高鐵第二通道全線敲定。

京滬高鐵第二通道,更官方的名字是京滬高鐵輔助通道。正如其名,“輔助”是它的重要功能職責。

在網絡遊戲世界,“輔助”的職責十分明确——輔佐ADC(核心輸出)完成戰鬥。通常,一個好的“輔助”不需要耗費太多資源,就能在團隊中發揮出很強的作用,通過保護ADC,讓ADC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在高鐵圈中,京滬高鐵是核心戰鬥的ADC,建立的京滬高鐵輔助通道更像是一個盡職盡責的“輔助”。

京滬高鐵第二通道,最強“輔助”的前世今生

▲圖注:2023年6月24日,江蘇南京, 旅客在京滬高鐵江蘇鎮江南站站台準備上車。 圖/IC

其一,現有京滬高鐵線通車12年,發車時間已壓縮到4分鐘一趟,運力飽和,是以,二線的重要職責是幫助分擔運力。

其二,京滬高鐵設站更少,設計速度更快,往返北京上海最快隻需要4.5小時;而二線“縣縣設站”,站點數直接翻倍,覆寫魯南和蘇北等地,更兼顧沿線城際功能。

其三,京滬高鐵二線的前期投入更節省,主要由現有高鐵線路合并,再新修少部分線路最終形成通道,其中就包括2008年開通營運的京津城際鐵路;京滬高鐵則曆經三年建設,在當時是“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資金一次性投放最大的工程”。

一線跑速度,二線撒大網。京滬高鐵與二線走向的差别,顯示了中國高鐵不同發展階段的變化——從效率優先,到兼顧基礎設施建設的均衡性;從大城市優先,到中小城市以及縣城的協同發展。

一線跑速度,二線撒大網

2016年,國家發改委釋出《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京滬通道為“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之一。

京滬通道包含2條,除了為人所知的京滬高鐵,還有一條是京滬高鐵輔助通道,也是人們所說的京滬高鐵第二通道。

自2016年來,二線的走線問題就備受争議,遲遲定奪不下來。随着2023年5月,建立濰宿高鐵(濰坊至宿遷)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國家發改委批複,其全線走向才正式敲定。

同樣往返于京滬,二線的走線有何不同?我們先來看一下兩條線路的途徑城市。

京滬高鐵第二通道,最強“輔助”的前世今生

▲圖注:京滬高鐵一二線營運線路圖 圖/鐵道總督

京滬高鐵途徑北京、天津、河北(廊坊、滄州)、山東(德州、濟南、泰安、濟甯、棗莊)、安徽(宿州、蚌埠、滁州)、江蘇(徐州、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上海,共設24個站台。

京滬高鐵輔助通道途徑北京、天津、河北(滄州)、山東(濱州、東營、濰坊、日照、臨沂)、江蘇(徐州、宿遷、淮安、揚州、泰州、南通、蘇州)、上海,預計将設40個站台。

縣縣設站是二線的重要特征,它的站點數是京滬高鐵的接近一倍。

其設站有多細?以山東濰坊市為例,二線将設4個站點:諸城西站、安丘站、濰坊北站、壽光東站,涵蓋濰坊下轄6個縣級市中的3個。

京滬高鐵第二通道,最強“輔助”的前世今生

▲圖注:2023年1月7日,山東棗莊,一列“和諧号”動車組列車駛離京滬高鐵山東棗莊站。 圖/IC

二線還被坊間稱為“扶貧線”。因為這40個站點中,山東、江蘇兩省所占站點達到30個左右,占全線的四分之三,其中以魯南、蘇北、蘇中城市居多。

魯南和蘇北都是省内經濟相對沒那麼發達的地區。在蘇北,徐州經濟實力最強,2022年GDP達到8458億元,排名全省第六、全國前30,但放到人均來看,徐州人口902萬左右,人均GDP為93731元,排到全國70名開外,而蘇南的無錫、蘇州排名全國前五。

臨近蘇北的魯南同樣如此,盡管自身實力不弱,但相對省内的明星城市略有遜色。在山東,省會經濟圈有濟南,膠東經濟圈有青島,魯南經濟圈卻沒有“萬億俱樂部成員”帶隊。濟甯、臨沂的經濟體量在5000億水準,菏澤即将站上4000億,最末的小弟是棗莊,GDP在2000億上下。

京滬高鐵第二通道,最強“輔助”的前世今生

▲圖注:2022年11月5日,京滬高鐵線上一輛高鐵動車組列車駛進棗莊站。 圖/IC

高鐵一響,黃金萬兩。促進省内經濟協調發展,帶動全省經濟再上新台階,一直是山東和江蘇的核心命題。是以,京滬高鐵二線的走線在山東拐了一個大彎,也就不難了解了。

值得注意的是,京滬高鐵有統一的營運速度350km/h,而二線的設計速度稍慢,為250km/h至350km/h。

主要因為二線并非全線新修,而是在結合現有線路的基礎上拼接而成,比如2008年就通車的京津城際鐵路,是中國最早的高速鐵路,如今也被納入二線的一段。

不堪重負的京滬高鐵

京滬高鐵是中國高鐵極少實作盈利的線路之一。在2023年一季度,京滬高鐵(601816.SH)實作營業收入89.39億元,同比增長57.39%;淨利潤22.26億元,同比增長912.6%。

高營收的利好之下,為什麼還要修第二條京滬高鐵?其實,現有的京滬高鐵已經不堪重負。

京滬高鐵是大陸開行班列最多、客流密度最大、上座率最高的高鐵線路,京滬高鐵的年發送紀錄達到2.15億人次,本線車次和跨線車次最高紀錄為666列。僅在2023年1月1日至30日,京滬高鐵全線列車累計開行數量已超過1.4萬列,累計運送旅客已超過1200萬人次。

京滬高鐵自2011年開通,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副院長林仲洪表示,京滬高鐵使既有的京滬鐵路運輸能力緊張狀況得到了極大的緩解,為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貨運能力儲備,也提高了京滬通道的可靠性。

京滬高鐵第二通道,最強“輔助”的前世今生

▲圖注:京滬高鐵丹昆特大橋上的列車 圖/IC

如今,京滬高鐵同樣面臨着運力緊張的問題。

解決運力不足的問題,有幾種辦法:開設更多班次、采購更長的列車、建立線路等。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發現,高峰時段,京滬高鐵的發車時間已經壓縮到4分鐘一趟,堪比地鐵,繼續加密車輛的空間有限。同時,京滬高鐵全線采用17節超長編組列車的占比已經達到30%左右,通過列車擴容的管道同樣有限,是以,第二條京滬高鐵亟待産生。

輔助通道,主打“輔助”。除了“扶貧”沿線城市,以高鐵帶動其經濟發展,輔助京滬高鐵緩解運力緊張也是其重要職責。

二線對中國東部的沿海通道也起到一定輔助作用。和京滬通道相同,沿海通道也是“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的一條縱向高鐵線路,它将沿着綿長的海岸線修建,串聯起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有着重要的政治和經濟意義。

目前,沿海通道在膠東半島與遼東半島處停滞,原因很可能是在考慮渤海灣跨海大橋的修建。跨海大橋有兩個設想:大連到煙台或大連到秦皇島,無論哪個方案,其技術難度、投入資金都是相當大的,并可能存在運力不足、投入産出比不高的問題。

“高鐵能夠使城市間暢通,帶來人才,完善沿線城市的産業結構。二線更注重聯結山東和江蘇的中小城市,能為跨海大橋的修建培育市場。”華東師範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終身教授曾剛對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說。

京滬高鐵第二通道,最強“輔助”的前世今生

▲圖注:2023年6月24日,江蘇南京,旅客在京滬高鐵江蘇鎮江南站站台上車。 圖/IC

二線來了,京滬線還能盈利嗎?

京滬高鐵,于2011年6月通車,全線1318千米,曾被稱為“全球最賺錢的高鐵”,也是大陸高鐵為數不多實作盈利的線路。

2014年,京滬高鐵全年發送旅客人數首次破億,2018年5月1日達成單日運送旅客最高記錄66.9萬人次。2018年其營收達到311.58億元,淨利潤為102.48億元,如此成績讓京滬高鐵在第二年就拿到了IPO批文。

為什麼京滬高鐵能實作盈利?

首先在于京滬高鐵聯結了中國兩大核心經濟中心——北京和上海,人員流動和交通需求量大。同時通過鐵路設計,京滬高鐵線還有大量的跨線列車,為京滬高鐵增添客流。

世界銀行鐵路專家瑪莎·勞倫斯(Martha Lawrence)提到,年運量3500萬到4000萬人次的中程距離高鐵,在經濟層面是具有可行性的。

而京滬高鐵的年運量,在2019年達到高峰2.1億人次,受到疫情影響的2020年,其旅客發送量也達到1.3億人次。

京滬高鐵第二通道,最強“輔助”的前世今生

▲圖/IC

二線在分擔京滬高鐵運力的同時,會分走其盈利能力嗎?它自身能實作自保嗎?

“輔助通道通車後,短期内會影響京滬線的營收,畢竟分走了一部分客流。輔助通道自身在短期實作盈利仍然比較困難,但長期十分有潛力。”曾剛分析。

前面提到,京滬高鐵和二線在途經城市和設計時速上并不相同,其服務區域和目标市場有所不同。京滬高鐵對往返北京上海的客流更具吸引力,而二線則更兼顧沿線城際功能。

勞倫斯在回答中國高鐵負債問題時曾提到,國際上許多國家鐵路貨運是盈利的。但目前,京滬高鐵主營業務仍然為客運服務,并未涉及貨運業務。

曾剛認為,輔助通道的長期盈利潛力主要表現在貨運。未來在運能充分的情況下,高鐵貨運是十分值得發展的業務。“東北是一塊很重要的市場。目前,長三角往返東北的物流主要通過空運,未來借助輔助通道和沿海通道,高鐵在客運和貨運兩方面都将大額分流。”

作為最強“輔助”,京滬高鐵輔助通道将走出自己的獨特道路。

(實習生劉潇陽對本文亦有貢獻)

-END-

責編 | 王靜儀

轉載合作請聯系:lixq_12180209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