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G網絡基礎設施如何變現?愛立信張廣焯:營運商應提前考慮市場政策 連接配接仍是主要收入來源

作者: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楊卉 每經編輯:董興生

自從5G技術商用以來,如何通過已經傾入大量投資的5G網絡基礎設施變現獲益,成為所有電信營運商積極探讨和嘗試的課題。

6月29日,在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2023 MWC上海)期間舉辦的“商業模式創新,助力5G盈利”論壇上,愛立信東北亞區副總裁、雲軟體和服務事業部總經理張廣焯提出,提前考慮市場進入政策和創新商業模式,是實作5G真正價值創造的關鍵環節。

5G網絡基礎設施如何變現?愛立信張廣焯:營運商應提前考慮市場政策 連接配接仍是主要收入來源

張廣焯 圖檔來源:企業供圖

張廣焯認為,一方面,近兩年乃至未來幾年,5G商業化仍是全球營運商關注的方向。在盡早實作高性能網絡就緒以後,營運商都将嘗試面向消費者和企業客戶的多種用例,并盡可能從小處入手,以自身網絡能力為基礎,借力合作夥伴,實作端到端業務傳遞。另一方面,連接配接仍将是未來營運商的主要收入來源,是以支撐創新業務的連接配接至關重要。

部分領先市場中,5G制止了營運商收入徘徊下行

回顧過去幾年5G技術的表現,張廣焯介紹稱,5G商用4年以來,全球已建成5G現網235個。根據最新一期《愛立信移動市場報告》,預計到2028年,全球5G使用者将超過50億,覆寫率預計将增至85%左右。同時,全球移動網絡資料流量每兩年翻一番,在5G市場之一的南韓,單使用者的平均月移動資料流量已達28 GB。

除了資料使用,在張廣焯看來,5G對營運商來說也不全是投資。“我們看到,在領先的20個5G市場,過去兩三年期間5G使用者數的不斷增長,對營運商整體收入有着積極的推動作用,制止了五六年以來(營運商)收入的徘徊下行,使收入企穩并呈現明顯的上行趨勢。”

就此,張廣焯認為,5G不僅是新一代的移動通信網絡,更帶來了一種範式轉換,為營運商帶來收入增長機會的同時,也改變着世界。在此背景下,營運商加速探索消費者、企業、公共部門客戶等領域中的5G收入增長機會。

不過,在張廣焯看來,目前能為營運商創造5G價值的主體還是移動寬帶差異化,其中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依然是營運商目前5G收入的主體。同時,5G的固定無線接入(FWA),任務關鍵型通信(Mission Critical)和廣域IoT也是作為核心連接配接的典型業務應用。

與此同時,随着網絡能力的延展,5G專網、5G能力開放、室内及場館的5G應用,以及面向消費者的XR或移動雲遊戲,都将逐漸從試點應用轉向商業規模化使用;并在實作移動網絡向數字基礎設施演進的同時,催生出更多創新業務,如工業級的專網應用,規模化的XR業務等。“在為營運商創造5G價值的同時,網絡能力的發揮和擴充也将滿足來自消費者和企業客戶的多層次需求。”

未來連接配接仍将是營運商的主要收入來源

在張廣焯看來,提前考慮市場進入政策和創新商業模式,是5G真正實作價值創造的另一關鍵環節。至于未來業務創新與商業模式演進該保持何種關系,張廣焯直言,商業模式創新是營運商5G商業化程序中的關鍵要素。另一方面,連接配接仍将是未來營運商的主要收入來源,是以支撐創新業務的連接配接至關重要。

5G網絡基礎設施如何變現?愛立信張廣焯:營運商應提前考慮市場政策 連接配接仍是主要收入來源

圖檔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以XR業務創新為例,傳統的語音和資料業務都有相對成熟的計費模式,而類似XR或移動雲遊戲的創新業務的一大特點就是高流量,在相同的使用時間内,XR或雲遊戲業務所消耗流量是标清視訊類業務的10倍。”張廣焯強調,若沿用傳統的流量包模式,将會導緻價格基線下降。是以,營運商要積極探求創新商業模式,提供能夠支援創新業務的“連接配接”。

其實,目前部分營運商已開始嘗試基于特定應用或特定終端的連接配接套餐,區隔于普通的流量套餐包,如面向音樂、視訊、社交、地圖導航等的特定産品,可按日、周或月訂購套餐;也可為XR或雲遊戲等高性能需求業務提供品質保障。

“這樣客戶往往也願意為QoS支付合理的溢價。”張廣焯舉例稱,面向企業的專網,營運商可以考慮給予CAPEX或者OPEX不同選擇的商業模式。此外,在他看來,核心連接配接能力之外的網絡能力開放将為營運商的未來價值展現打開全新機會。

他表示,使用者每日都在使用各類APP,未來應用開發者和企業客戶将在全球範圍内通過營運商網絡能力API擷取和消費按需的帶寬、速率等品質保障,定位服務,無聲鑒權等,進而建立豐富、強大的創新用例。

在年初的巴塞羅那通信展上,愛立信在Vonage通信平台上與Telefonica、Vodafone和Orange合作,展示了如何通過營運商向Blacknut(雲遊戲公司)、Zoom和Vonage的應用程式開發人員公開按需服務品質(QoD)API。

“這表明營運商願意通過Vonage通信平台去建構或者在這個全球網絡平台上開放他們的網絡能力,使開發者和企業能夠輕松擷取先進的網絡API,實作應用創新和提高競争力。”

至于5G未來的演進方向,張廣焯認為,5G商業化仍是近兩年,乃至未來幾年全球營運商關注的方向。在盡早實作高性能網絡就緒以後,營運商都将嘗試面向消費者和企業客戶的多種用例,并盡可能從小處入手,聯合生态合作夥伴,包括雲服務商、應用開發商、終端廠商等,以自身網絡能力為基礎,借力合作夥伴,實作端到端業務傳遞。

每日經濟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