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強迫症的 Mac 設定指南強迫症的 Mac 設定指南

強迫症的 Mac 設定指南

如何配置一個高效的 Mac 工作環境

Table of Contents

  1. OS X
    • 功能鍵
    • 全鍵盤控制
    • Spotlight 快捷鍵
    • 輸入法快捷鍵
    • 其他快捷鍵
    • 設定 Trackpad 輕點來點按
    • 語音
    • 詞典
    • Dock Position
    • 更改 Caps Lock 鍵為 Control 鍵
    • Remove all Dock icons[OCD]
    • 重置 Launchpad 上圖示位置[OCD]
  2. 常用工具
    • Homebrew
    • Homebrew Cask
    • iTerm2
    • Oh My Zsh
    • Git 常用别名
    • Scroll Reverser
    • ShiftIt
    • Sublime Text 2
    • MacDown
    • z
    • Vimium
    • LastPass
    • SourceTree
  3. 開發工具
    • Java
    • jEnv
    • Java[OCD]
    • IntelliJ IDEA
    • rbenv
    • Ruby 常用别名

一直想寫這麼一篇文章,把我從同僚那裡學到的經驗分享出來。市面上有很多類似的文章,寫得都非常好,讓我受益匪淺。不過我還是有一些自己總結出來的經驗想要分享。

在工作中,我一般會在 1 到 10 人的團隊中,經常會結對程式設計,即兩個人共用一台 Mac 工作,是以也經常會把 Mac 外接一個大顯示器、滑鼠和鍵盤。我的常用開發平台有 Java、Ruby、Node.js、Web 等,使用 JetBrains 的開發工具,比如 IntelliJ IDEA、RubyMine、WebStorm 等。

我深知自己的知識有限,是以寫下本文以便和大家切磋交流。同時更有效率的方法和更好的工具也在不斷湧現,我也貪心的希望把更好的方法和工具都收集更到到這裡,我會不斷更新本文,讓它盡量不過時。最新内容請通路:https://github.com/macdao/ocds-guide-to-setting-up-mac。歡迎通過 GitHub 的

Issues

或者直接

Pull Requests

方式來分享你的經驗。期待你的回報。

我認為“一個高效的 Mac 工作環境”有以下幾個特點:

  • 自動化

    舉個例子。手動安裝一個應用,需要1)打開浏覽器,2)搜尋應用的名字,3)打開應用網站,4)尋找下載下傳連結和安裝方法,5)下載下傳并等待下載下傳完成,6)安裝下載下傳檔案,7)可能還有後續的安裝步驟。而自動化安裝一個應用,隻需要1)打開終端工具,2)敲入安裝指令,3)等待完成這幾個步驟。

    自動化可以大大簡化操作,提高效率。

  • 統一

    我經常結對程式設計,偶爾會遇到快捷鍵不一樣,指令不同等問題。我強烈建議,至少在一個團隊中,大家盡量使用相同的快捷鍵、指令等環境。(我記得有個實踐就是這個,可是我一直沒找到該實踐的名字和出處,求告訴)

  • 夠用

    夠用就好,如果系統本身已經滿足了我的需求,我不會再使用第三方工具。

  • 效率

    效率,一切都是為了效率。

本文對于第三方應用如何安裝和使用隻有最簡單的介紹,具體還請參考官方網站和相關文檔。

有些章節标題标注了[OCD],意思是這些章節帶有我強烈的個人色彩,如果你跟我臭味相投,歡迎借鑒,如果你并不認同,請忽略掉好了。

PS:雖然本文名為“強迫症”,但其實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強迫症,真正意義上的強迫症是一種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産生負面影響的疾病。

1. OS X

本節介紹作業系統本身的一些設定。

功能鍵

預設情況下,F1-F12 都是特殊功能,比如調節螢幕亮度。而當你需要鍵入 F1-F12 時(比如在使用 IntelliJ IDEA 的快捷鍵時),需要同時按住 Fn。這對于開發人員來說是非常不友善的。

把 F1-F12 改成标準功能鍵:選擇

System Preferences

>

Keyboard

,在

Keyboard

标簽頁中選中

Use all F1, F2, etc. keys as standard function keys

全鍵盤控制

當你在 Sublime Text 裡關閉檔案時,可能會遇到這樣的對話框:

強迫症的 Mac 設定指南強迫症的 Mac 設定指南

注意這個

Save

按鈕跟其他兩個按鈕不太一樣,它的底色是藍的。這種按鈕被稱為預設按鈕,除了用滑鼠點選觸發外,還可以通過Enter鍵觸發。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你不想儲存,想點選

Don't Save

,是不是隻能用滑鼠點選了呢?

并不是這樣:選擇

System Preferences

>

Keyboard

,在

Shortcuts

标簽頁中選擇

All controls

;或者使用快捷鍵

⌃F7

。之後這個對話框會變成這樣:

強迫症的 Mac 設定指南強迫症的 Mac 設定指南

這個

Don't Save

按鈕有了一圈藍邊,這個意味着你可以通過空格鍵觸發。不僅如此,你還可以用

Tab

鍵把藍邊轉移到其他按鈕,來實作全鍵盤控制。

除了

All controls

這個方法,你還可以用

⌘⌫

來選擇

Don't Save

⌘⌫

的作用是在包含“删除”或“不存儲”按鈕的對話框中選擇“删除”或“不存儲”。

除了上述兩個辦法之外,居然還有個方法!就是按

⌘D

!據說是因為按

⌘+按鈕的大寫首字母

可以觸發該按鈕。可是!我按了

⌘C

⌘S

想取消和儲存都沒用!但是

⌘D

真的有用!如果僅僅是這也就算了,可是我又手賤試了下 TextEdit,在關閉未儲存的檔案時彈出的對話框上有三個按鈕

Delete

Cancel

Save

。然而

⌘D

⌘C

都沒用,但是!

⌘S

可以儲存!我完全不能了解!我整個人幾乎都是崩潰的,隻好以咆哮體寫下這段文字。如果誰能解釋請務必告訴我,必有重謝!

⌘C

不能用應該是因為它綁定到了複制功能;而

⌘D

不能用因為它的作用是從“打開”對話框或“存儲”對話框中選擇“桌面”檔案夾。

在這個對話框上,你可以用

Esc

來執行

Cancel

操作。

Spotlight 快捷鍵

中文版 OS X 的 Spotlight 的快捷鍵是

⌃Space

。這個快捷鍵有一些問題:

  • JetBrains 的 IDE,比如 IntelliJ IDEA、WebStorm 等都使用

    ⌃Space

    作為自動完成這個最常用功能的快捷鍵。我不建議更改 IDE 的快捷鍵,而建議更改 Spotlight 的快捷鍵。
  • 對于沒有添加中文輸入法的 Mac 來說,Spotlight 的快捷鍵是

    ⌘Space

    。英語國家的人都是這樣的。是以我建議把 Spotlight 的快捷鍵設定為

    ⌘Space

    ,跟他們一緻。

輸入法快捷鍵

一般來說切換輸入法的快捷鍵是

⌘Space

。由于我建議把 Spotlight 的快捷鍵設定為

⌘Space

,是以我建議把切換輸入法的快捷鍵設定為

⌥Space

其他快捷鍵

讓雙手盡量多的鍵盤和快捷鍵,少使用滑鼠和觸摸闆,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 Mac keyboard shortcts

    蘋果官方文檔。當你在寫代碼,怎麼通過快捷鍵讓光标轉移到行首、行尾、向上翻頁或者将光标移左移一個詞?都在這篇文檔裡。

  • Mac keyboard shortcuts for accessibility features

    蘋果官方文檔。回車觸發藍底按鈕,空格觸發藍邊按鈕,都出自這裡。

設定 Trackpad 輕點來點按

預設情況下按下觸摸闆才是點按(click)。我喜歡設定成用輕點作為點按:

選擇

System Preferences

>

Trackpad

,在

Point & Click

标簽頁中選中

Tap to click

語音

OS X 自帶了語音功能,可以用

say

指令讓 Mac 開口說話:

say hello
           

可以和

&&

或者

;

配合使用來提示你某任務已經完成:

brew update && brew upgrade && brew cleanup ; say mission complete
           

通過指令行來聽取發音還是有點麻煩。其實我們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選中單詞,然後使用快捷鍵

⌥+ESC

發音。僅僅需要這樣設定一下:選擇

System Preferences

>

Dictation & Speech

,在

Text to Speech

标簽頁中選中

Speak selected text when the key is pressed

詞典

OS X 自帶了詞典(Dictionary)。你幾乎可以在任何應用中通過三指輕拍觸摸闆來現實對應單詞的釋義。

也可以打開 Dictionary 應用來查找單詞。

可以在 Dictionary 應用中添加英漢漢英詞典。

Dock Position

預設 Dock 在螢幕下方。我們的螢幕一般都是 16:10,Dock 在螢幕下方的話會占據本來就不大的垂直空間。建議把 Dock 放到左邊或者右邊。

更改 Caps Lock 鍵為 Control 鍵

我經常用到

Control

鍵,但這個鍵在鍵盤的左下角,很難按到。同時我發現我很少使用

Caps Lock

鍵,我一般會用

Shift

鍵加字母來輸入大寫字母,或者先輸入小寫再(通過快捷鍵)轉換成大寫。

基于以上原因,我把

Caps Lock

鍵的功能改成了

Control

鍵。很多同僚也都這麼做的,可能是受到 HHKB 的影響。

設定方法:選擇

System Preferences

>

Keyboard

,在

Keyboard

标簽頁中點選

Modifier Keys...

按鈕,在彈出的視窗中,把

Caps Lock (⇪) Key:

對應的選項改成

⌃ Control

Remove all Dock icons[OCD]

本條目對于強迫症适用。

預設情況下 Dock 被一堆系統自帶的應用占據着,而其中大部分我都很少使用,當我打開幾個常用應用後,Dock 上會有很多圖示,每個圖示都會被擠得很小。是以我會把所有 Dock 上固定的圖示都删掉,這樣一來 Dock 上隻有我打開的應用。

PS:Finder 圖示是删不掉的。

重置 Launchpad 上圖示位置[OCD]

本條目對于強迫症适用。

新的應用被安裝後,經常會跑到 Launchpad 的第一屏,是以它們的位置跟安裝的順序有關系,而我更希望它們可以按照某種更加穩定的順序排列,比如按照系統預設的順序:

在預設順序中,Launchpad 第一屏隻有 Apple 自家應用。

2. 常用工具

本節介紹一些常用的,跟開發沒有直接關系的第三方應用及其設定。

Homebrew

包管理工具,官方稱之為

The missing package manager for OS X

安裝步驟:先打開 Terminal 應用,輸入:

有了 brew 以後,要下載下傳工具,比如 MySQL、Gradle、Maven、Node.js 等工具,就不需要去網上下載下傳了,隻要一行指令就能搞定:

brew install mysql gradle maven node
           

PS:安裝 brew 的時候會自動下載下傳和安裝 Apple 的 Command Line Tools。

brew 的替代品有 MacPorts,現在基本沒人用它。

Homebrew Cask

brew-cask 允許你使用指令行安裝 OS X 應用。比如你可以這樣安裝 Chrome:

brew cask install google-chrome

。還有 Evernote、Skype、Sublime Text、VirtualBox 等都可以用 brew-cask 安裝。

brew-cask 是社群驅動的,如果你發現 brew-cask 上的應用不是最新版本,或者缺少你某個應用,你可以自己送出 pull request。

安裝:

brew install caskroom/cask/brew-cask
           

應用也可以通過 App Store 安裝,而且有些應用隻能通過 App Store 安裝,比如 Xcode 等一些 Apple 的應用。App Store 沒有對應的指令行工具,還需要 Apple ID。倒是更新起來很友善。

幾乎所有常用的應用都可以通過 brew-cask 安裝,而且是從應用的官網上下載下傳,是以你要安裝新的應用時,建議用 brew-cask 安裝。如果你不知道應用在 brew-cask 中的 ID,可以先用

brew cask search

指令搜尋。

iTerm2

iTerm2 是最常用的終端應用,是 Terminal 應用的替代品。提供了諸如

Split Panes

等一群實用特性。它預設的黑色背景讓我毫不猶豫的抛棄了 Terminal。

安裝:

brew cask install iterm2
           

感謝 brew-cask,我們可以通過指令行自動安裝 iTerm2 了。

在終端裡,除了可以用

⌃E

等快捷鍵(詳見其他快捷鍵)之外,還可以使用

⌥B

⌥F

等快捷鍵(具體可以參考這裡)。前提是這樣設定一下:

選擇

Iterm

菜單 >

Preferences

>

Profiles

,選擇你在使用的 Profile(預設是

Default

),在

Keys

标簽頁中把

Left option (⌥) key acts as

Right option (⌥) key acts as

都設定成

+ESC

在打開新的視窗/标簽頁的時候,預設情況下新視窗總是 HOME 目錄,還需要我每次敲指令才能進入工作目錄。如果想要這個新視窗在打開的時候就自動進入工作目錄,需要如下設定:

選擇

Iterm

菜單 >

Preferences

>

Profiles

,選擇你在使用的 Profile(預設是Default),在

General

标簽頁中的

Working Directory

部分中選擇

Reuse previous seesion's directory

至此,Terminal 應用已經出色的完成了其曆史使命。後面指令行就交給 iTerm2 啦。

在 iTerm2 中輕按兩下會自動選中對應的詞,三擊會選中對應的整行。選中的内容會自動進入剪貼闆,不需要再按

⌘C

複制。

Oh My Zsh

預設的 Bash 是黑白的,沒有色彩。而 Oh My Zsh 可以帶你進入彩色時代。Oh My Zsh 同時提供一套插件和工具,可以簡化指令行操作。後面我們會看到很多介紹,你會看到我愛死這家夥了。

安裝:

目前我使用的插件有:

git z sublime history rbenv bundler rake

Oh My Zsh 使用了 Z shell(zsh),一個和 Bash 相似的 Shell,而非 Bash。

在 Z shell 中,

~/.zshrc

是最重要的配置檔案。Oh My Zsh 在安裝的時候會把目前環境的

$PATH

寫入

~/.zshrc

中。這并不是我期望的行為,因為使用了 brew,我們基本不再需要去定制

$PATH

,而 Oh My Zsh 提供的預設

$PATH

$HOME/bin:/usr/local/bin:$PATH

是非常合适的一個值,它把

$HOME/bin

加入了

$PATH

,可以讓我們把自己用的腳本放到

$HOME/bin

下。

是以建議把

~/.zshrc

重置:

Oh My Zsh 還有很多有價值的插件。

替代品有 Oh My Fish,使用了 Fishshell 作為基礎。

Git 常用别名

幾乎每個人都會使用一些方法比如 Git 别名來提高效率,幾乎所有人都會把使用

git st

來代替

git status

。然而這需要手動設定,每個人也都不完全一樣。

Oh My Zsh 提供了一套系統别名(alias),來達到相同的功能。比如

gst

作為

git status

的别名。而且 Git 插件是 Oh My Zsh 預設啟用的,相當于你使用了 Oh My Zsh,你就擁有了一套高效率的别名,而且還是全球通用的。是不是棒棒哒?下面是一些我常用的别名:

Alias Command
gapa

git add --patch

gc!

git commit -v --amend

gcl

git clone --recursive

gclean

git reset --hard && git clean -dfx

gcm

git checkout master

gcmsg

git commit -m

gco

git checkout

gd

git diff

gdca

git diff --cached

glola

git log --graph --pretty = format:'%Cred%h%Creset -%C(yellow)%d%Creset %s %Cgreen(%cr) %C(bold blue)<%an>%Creset' --abbrev-commit --all

gp

git push

grbc

git rebase --continue

gst

git status

gup

git pull --rebase

gwip

git add -A; git rm $(git ls-files --deleted) 2> /dev/null; git commit -m "--wip--"

完整清單請參考:https://github.com/robbyrussell/oh-my-zsh/wiki/Plugin:git

Scroll Reverser

當你在浏覽一個很長的網頁時,你看完了目前顯示的内容,想要看後續的内容,你可以在 Trackpad 上雙指上滑,或者滑鼠滾輪向上滾動。這是被稱作“自然”的滾動方向。

然而在 Windows 裡滑鼠滾動的行為是相反的:滑鼠滾輪向下滾動才會讓浏覽器顯示後續的内容,向上滾動會達到頁面的頂部。你可以在 OS X 的系統偏好設定裡修改(選擇

System Preferences

>

Trackpad

,在

Scroll & Zoom

标簽頁中不選中

Scroll direction: natural

),但是這樣會同時改變滑鼠滾輪的方向和 Trackpad 的方向。

要想隻改變滑鼠滾輪的方向,而保持 Trackpad 依舊是“自然”的,我們需要 Scroll Reverser:

brew cask install scroll-reverser
           

PS:這貨會讓三指點選失效

ShiftIt

原生 OS X 下隻能手動調整視窗大小,是以我們需要視窗管理工具。我用過很多視窗管理工具,可惜大部分工具都存在快捷鍵沖突的問題(對我來說主要是 IntelliJ IDEA)。ShiftIt 是少見的沒有沖突的視窗管理工具:

brew cask install shiftit
           

PS:ShiftIt的舊版本需要安裝 X11,最新版本已經修正了這個問題。

替代者有 SizeUp,主要快捷鍵和 ShiftIt 相同。

當然如果喜歡 hacking,Slate 是個不錯的 hackable 的視窗管理工具。配置可以參照 http://thume.ca/howto/2012/11/19/using-slate/

Sublime Text 2

安裝:

在指令行中指定使用 Sublime Text 打開某檔案,是一個非常常用的功能,一般我們會按照 OS X Command Line 中所說執行

ln -s "/Applications/Sublime Text 2.app/Contents/SharedSupport/bin/subl" ~/bin/subl

來增加

subl

連結。但是如果你用 brew-cask 安裝的話,恭喜你,你不需要運作這個指令,因為 brew-cask 自動幫你做了這件事情。而且你解除安裝 Sublime Text 的時候 brew-cask 會自動删掉這個連結。

同時 Oh My Zsh 也提供了 Sublime Text 插件,叫做

sublime

。參考:https://github.com/robbyrussell/oh-my-zsh/tree/master/plugins/sublime,這個插件和通過 brew-cask 安裝的 Sublime Text 完美相容。

替代品有 TextMate,Sublime Text 3 等。

MacDown

MacDown 是 Markdown 編輯器。由于 Mou 一直不支援代碼高亮,我就轉向了 MacDown。完美支援 GFM。

我特别喜歡 Markdown,我用 Makdown 來寫文章(包括本文),寫幻燈片(reveal.js)。Markdown 可以讓我專注于内容本身,而無需花精力在排版和樣式上。

安裝:

brew cask install macdown
           

z

在打開終端後,你是怎麼進入項目的工作目錄?是

cd xxx

⌃R

還是用别名?

z 工具可以幫你快速進入目錄。比如在我的 Mac 上運作

z cask

就會進入

/usr/local/Library/Taps/caskroom/homebrew-cask/Casks

目錄。

這貨的安裝非常友善,甚至都不需要下載下傳任何東西,因為它已經整合在了 Oh My Zsh 中。編輯

~/.zshrc

檔案,在

plugins=(git)

這行中加上

z

變成

plugins=(git z)

,然後運作

source ~/.zshrc

重新加載配置檔案,就可以使用 z 了。

替代品有 autojump。autojump 需要使用 brew 安裝。

Vimium

Vimium 是一個 Google Chrome 擴充,讓你可以純鍵盤操作 Chrome,把你的 Chrome 變成“黑客的浏覽器”。

安裝方法請參考官方網站。

其他浏覽器也有類似的工具,比如 FireFox 的 KeySnail。

LastPass

LastPass 是管理密碼的工具,支援二次驗證,提供所有浏覽器插件以及 Mac 桌面版本。

最重要的是,它提供 指令行 的版本,可以直接通過 brew 安裝

之後,隻需要登陸:

lpass login [email protected]
           

就可以拷貝密碼或者內建到其他指令中了:

SourceTree

SourceTree 是 Atlassian 公司出品的一款優秀的 Git 圖形化用戶端。如果你發現指令行無法滿足你的要求,可以試試 SourceTree。

安裝:

brew cask install sourcetree
           

用 brew-cask 安裝會自動增加指令行工具

stree

$PATH

裡。在指令行中輸入

stree

可以快速用 SourceTree 打開目前 Git 倉庫。詳細用法請參見

stree --help

3. 開發工具

Java

現在 OS X 都不會自帶 JDK 了,是以進行 Java 開發的話,需要下載下傳 JDK。在 brew-cask 之前,我們需要從 https://developer.apple.com/downloads/ 或者 Oracle 網站上下載下傳。還有更麻煩的--解除安裝 JDK 和更新 JDK。

JDK 安裝檔案是 pkg 格式,解除安裝和

.app

不一樣,且沒有自動解除安裝方式。

而 brew-cask 提供了自動安裝和解除安裝功能,能夠自動從官網上下載下傳并安裝 JDK 8。

brew cask install java
           

如果你需要安裝 JDK 7 或者 JDK 6,可以使用

homebrew-cask-versions

brew tap caskroom/versions
brew cask install java6
           

在 OS X 上,你可以同時安裝多個版本的 JDK。你可以通過指令

/usr/libexec/java_home -V

來檢視安裝了哪幾個 JDK。

那問題來了,當你運作

java

或者 Java 程式時使用的是哪個 JDK 呢?在 OS X 下,

java

也就是

/usr/bin/java

在預設情況下指向的是已經安裝的最新版本。但是你可以設定環境變量

JAVA_HOME

來更改其指向:

$ java -version
java version "1.8.0_60"
Java(TM) SE Runtime Environment (build _60-b27)
Java HotSpot(TM) -Bit Server VM (build -b23, mixed mode)
$ JAVA_HOME=/Library/Java/JavaVirtualMachines/.jdk/Contents/Home java -version
java version "1.6.0_65"
Java(TM) SE Runtime Environment (build _65-b14--M4716)
Java HotSpot(TM) -Bit Server VM (build -b04-, mixed mode)
           

其中

JAVA_HOME=/Library/Java/JavaVirtualMachines/1.6.0.jdk/Contents/Home

可以用

JAVA_HOME=`/usr/libexec/java_home -v 1.6`

這種更加通用的方式代替。

jEnv

也可以使用 jEnv 來管理不同版本的 JDK,這個工具跟 rbenv 類似,通過目前目錄下的

.java-version

來決定使用哪個 JDK。jEnv 也可以用 brew 安裝。不過要使用 jEnv 要有幾個問題:

  • 需要手動把

    eval "$(jenv init -)"

    加入 profile,沒有 Oh My Zsh 插件。這點是我非常反感的。

    可以把

    eval "$(jenv init -)"

    加入

    ~/.zlogin

    ,這樣可以避免修改

    ~/.zshrc

  • 需要手動添加 JDK,不會自動采集系統 JDK。跟 Ruby 不同,OS X 已經提供

    /usr/libexec/java_home

    工具來管理安裝的 JDK。
  • 需要

    jenv rehash

    。這個是跟 rbenv 學的。

是以我建議不要使用 jEnv。

Java[OCD]

作為一個強迫症患者,每當我看到 Java 的錯誤寫法就想糾正過來。

當指程式設計語言時,Java 的正确寫法是首字母大寫,其餘小寫。其他寫法比如

JAVA

java

都是不對的。

在其他一些地方會使用小寫的

java

  • java

    指令
  • 原檔案

    Main.java

  • 包名

    java.lang

隻有在全大寫的标題裡使用

JAVA

或者環境變量

JAVA_HOME

IntelliJ IDEA

Java 開發必備工具 IntelliJ IDEA。可以安裝 Ultimate Edition:

brew cask install intellij-idea
           

也可以安裝開源免費的 Community Edition:

IntelliJ IDEA 有幾套内建的快捷鍵方案(Keymap)。其中适用于 OS X 的有

Mac OS X

Mac OS X 10.5+

兩種。差別是:

  • Mac OS X

    方案和其他平台上的快捷鍵類似,
  • Mac OS X 10.5+

    更加符合 OS X 常用的快捷鍵。

一個團隊使用不同的快捷鍵會嚴重影響效率。可以用

View | Quick Switch Scheme

⌃ Back Quote

)快速切換 Keymap。

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建議使用

Mac OS X

方案。因為我經常遇到使用 Windows 的客戶,而 Windows 平台上的快捷鍵和

Mac OS X

方案類似。

rbenv

人人都需要一個 Ruby 版本管理工具。rbenv 就是這樣一個輕量級工具,它可以通過 brew 安裝。

安裝:

brew install rbenv ruby-build
           

然後在

~/.zshrc

中加上

rbenv

插件。否則你需要手動添加

eval "$(rbenv init -)"

~/zshrc

或者

~/.zprofile

檔案裡。

有時候項目會依賴一些奇怪的版本号,比如

ruby-2.1.0

,這個時候你需要 rbenv-aliases 幫忙:

brew install rbenv-aliases
           

替代品有 RVM、chruby。因為 RVM 不能通過 brew 安裝,并且安裝的時候會沒有節操的修改一堆檔案,是以被我早早的棄用了。chruby 也是一個輕量級工具,而且可以完美的和 Oh My Zsh 內建在一起,我看到有些生産環境在用它。

Ruby 常用别名

幾乎所有 Ruby 開發人員都會把

bi

作為

bundle install

的别名。Oh My Zsh 提供

builder

插件,這個插件提供了一套别名,比如

bi

be

。同時還能讓你在運作一些常用 gem 的時候直接輸入

rspec

,不需要

be rspec

這樣了。具體包括哪些指令請參考這裡。

Z shell 對于

[

]

符号有特殊的處理,是以在運作

rake task[parameter]

的時候會報錯,你需要改成

rake task\[parameter\]

或者

noglob rake task[parameter]

。然而 Oh My Zsh 已經看穿這一切,自帶的 rake 插件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

brake task[parameter]

添加插件的時候注意把

rake

放到

bundler

後面,例如這樣:

參考資料

  • Hacker’s Guide to Setting up Your Mac
  • Setting up a new (OS X) development machine
  • 高效 MacBook 工作環境配置
  • 程式員如何優雅地使用 Mac?
mac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