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作者:TOP創新區研究院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圖檔:邁阿密設計區公共空間

城市之間,誰能吸引人才,誰就将在未來的競争中獲勝。因為人才點子頗多,他們自然會想方設法興辦企業,帶動就業和經濟增長。

理查德·佛羅裡達(Richard Florida)教授把這些人稱為的創新階層,那這一批創新人才他們喜歡聚集在什麼樣的地方?希望有什麼城市體驗?

近年來越來越明顯的趨勢是“創新街區”,在“高密度、多元化、包容性”且有宜人尺度的城市街區中大規模地集聚創新創業企業以及創意人才,後者甯願為生活方式支付高價格,也不願意搬到廉價而乏味的地區。

“創新街區”案例代表如:倫敦矽環、波士頓肯德爾廣場和西雅圖南湖聯盟。

關于創新區的介紹視訊以及其三種模式,可以點選下方圖檔進行閱讀: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造就“創新街區”活力與魅力的重要途徑就是——

公共空間的場所營造 (placemaking)

公共空間可分為休閑型、社交型與辦公型三大類型。如果設計和營運得當,那麼公共空間可以成為促進人才及機構連接配接的工具,幫助該區域更具活力更具吸引力的利器,在資産的投資回報上也比傳統的方式要高得多。

——Amanda Burden,紐約市總規劃師

TOP創新區研究院希望通過本文提供一些通過公共空間催化創新的政策及思路。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多元用途

複合功能

公共場所研究機構PPS發現:

當人們可以找出10種或更多原因來到一個場所時,這個地方就會蓬勃發展。

這就是the power of 10(的一部分)

為什麼會這樣,從博弈論的角度也不難了解——

當一個場所的功能用途多元化時,它被使用/提及的頻次就會越高,人們在想到在哪裡見面時就自然會想到此處,久而久之這裡就成為了一個focal point(聚焦點,或謝林點),成為承載活力的中心點,人與人的碰撞率增大,創新的想法就更有機會湧現。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假設你在紐約,要跟朋友會面,你們約定了時間但并沒有約定地點,那麼很可能最終你們會在中央車站見到彼此,因為這是紐約城的focal point。

托馬斯謝林将focal point描述為:“每個人對另一個人期望他期望做的事情的期望”。

當我們研究城市創新區時,其熱點公共區域有非常明顯的多元複合功能。

比如英國倫敦國王十字知識區内聖馬丁學院前的廣場——

這是一個親水的綠地空間,由一個小廣場與階梯綠地組成;學生們可以在這裡休憩,公衆可以來此聚會用餐。建築首層有酒吧、餐廳、輕食餐廳等,并且對大衆開放;廣場噴泉吸引了喜歡玩水的小孩。有時候廣場會有藝術裝置展,各類展覽和走秀表演也層出不窮,形成了一道靓麗的風景線和獨特的文化創意體驗。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街區因為有此類公共空間而被重新定義,與創意活力挂鈎,生發出獨特的調調,吸引到了Google、LV、Amazon、Meta、Universal、Havas等諸多公司。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谷歌倫敦總部效果圖,點選上方圖檔,閱讀谷歌倫敦總部相關内容

如果辦公社群位于人口并不密集的次中心或郊區,最好的方式是聚力打造一個多功能的主街——

Facebook在總部園Willow Campus的重點就是建了一個大約為1.2萬平米的商業社群中心,将雜貨店、藥房、餐飲、零售店、健身房等生活休閑功能聚集在這個社群中心上,讓員工生活更豐富,也能增強社群的交流與歸屬感。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Willow Campus效果圖,點選上方圖檔,閱讀Willow Campus相關内容

Google在山景城的老總部也有一個中央主街道,所有共享資源位于這條主街上,這樣才能把人從不同的建築聚集在中間,生發出最頻繁地“碰撞”。

在有“最智慧的1平方公裡”之稱的埃因霍溫科技園,各辦公樓裡并未設定公共服務設施,而是将所有的功能都集中在一個400米長的建築The Strip上,涵蓋8個不同主題的餐廳、一個會議中心,一系列商店和服務,健身中心,目的就是創造更多人與人面對面的機會,促進聯系、交流、知識分享與合作。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The Strip, 點選上方圖檔,閱讀埃因霍溫科技園相關内容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易于通路

激發逗留

當我們的團隊在調研全國各地的高新園區時,發現很多高新區都有漂亮氣派的綠地公園,但在實際的使用者訪談中,會得到諸如"我們園區的公園的确漂亮,但我工作10年了,一次都沒有去過"此類的回報。

花了大力氣修建的公園卻沒有被高頻次地光顧,不得不說是一大遺憾,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公園并不易于通路,與辦公園區的銜接不順暢”。

一個破局方式是重視打造“口袋公園”。

“口袋公園”是指規模很小的城市開放空間,常呈斑塊狀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結構中。創新街區中人口密度較高,工作強度較大,口袋公園選址靈活、鄰近使用者,同時面積小、成本低,“一推開門就是公園”讓其使用頻次得到提升,提升了街區的顔值,也充當了休憩、釋放壓力與交流溝通的良好場所。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紐約Paley Park,圖源:Flickr,攝影師:Roman Kruglov

值得牢記于心的是,我們不應僅僅提供空間,而是要創造體驗場景。

體驗是根基是“人”,開放地将使用者用各種方式邀請到一個又一個的空間内,激發逗留的意願,甚至創造“心流”的體驗。

設計大師Jan gehl提出了“柔軟邊緣”的概念,這一概念指的是

“用設計将建築底層區變得活潑、親切、靈動,減少外部和内部空間的界限感,人們可以自然地坐下來面對人行道,進而創造出城市中最有活力的部分。”

如果你看到人們坐在消防栓上,靠在路燈柱、建築和欄杆上,這無聲卻深刻地表明:這個街道不希望人們停下來逗留。但如果有可以或停或坐的地方,街區就變得“柔軟”了,這裡的時間會變慢,人們開始會放慢步伐,或進入到某個小店,買一束花,點一杯咖啡,寫一行文字,碰到一個從來不認識的人。

現代社會中,很多人很害怕閑下來;但沒有餘閑,就隻有效率,沒有創新。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亞馬遜西雅圖總部,建築與街道之間的界限被消解了,公共空間提供了大量可以休閑的座椅

一個很棒的例子就是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在波士頓的新總部:Innovation Point - 創新點。

建築底層空間的大約75%的面積将開放供公衆使用,包括咖啡店、工作休息室和GE體驗中心,人們可以在這裡休憩、逗留、交談等等,激發了想法,催化了創新。

GE總部園區還将包括一個公共戶外空間,一個新的碼頭戶外活動空間,1.5英畝的綠地,開放給所有市民,項目落成後,會增強海港步行體驗。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舒适并幹淨

親切且獨特

成功的街區離不開營運:保持街區清潔、維護街區綠化,確定公共衛生設施幹淨有序等等非常重要,一旦這些營運的工作沒有做到位,就極有可能産生“破窗效應”——

“破窗”指的是:

最能說明此效應的是紐約布蘭特公園。1980年代,布蘭特公園被稱為“針頭公園”,衆多吸毒者與妓女聚集于此,一年發生的刑事案件就高達500件。↓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1991年,在比德曼團隊的精心的設計改造後重新開放,公園徹底與“城市毒瘤”說了再見,有人說布萊恩特公園“太幹淨”了,比德曼都不屑回複。因為他堅信,城市是有“破窗效應”的,布萊恩特公園因為“不幹淨”而成為毒瘤,因為幹淨而成為城市目的地。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布萊恩特公園内的HBO的電影節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在布萊恩特公園舉辦的mercedes時裝周

此外,一個地區,真正吸引人的不是“它有其他地方都有的東西”,而是“它有其他地方沒有的東西”。

就像矽谷創業教父paul graham所說的那樣: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波特蘭的街頭,當地的特色調調↑

點選圖檔,閱讀paul graham的文章:隻要兩種人就可以建立科創中心

每一座城市都有獨特的品格與靈魂。遺憾的是,在當今大拆大建的城市發展中,地方的獨特性消失不見,其吸引力也大大降低了。我們需要重新把一個地區的“獨特的魂”找回來,從長遠利益的角度來看如何保留獨特點,并讓特點的價值發揮到最大,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當地人的自豪感與歸屬感。

德國最大的院落群哈克庭院由8個彼此相連的院子組成。庭院最初建于1906年,位于柏林市的中心區,占地9200平方米;在二戰期間,庭院遭受了相當程度的損壞,直到90年代末才得以完全修繕。修繕後的庭院仍保持了其曆史風貌,甚至還能在一些建築上看到戰争所留的彈痕。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哈克庭院獨特的曆史背景與文化氛圍吸引了衆多遊客,成為柏林人最喜歡的彙聚地點之一,如今院落裡有高檔較高價的電梯大廈、40多家公司,各類品牌專賣店、咖啡廳、酒吧、餐廳以及俱樂部等,獨特的調調回應着“poor but sexy”的柏林氣質,也重新喚醒了真正老柏林片區的生命。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社交屬性

社交性是公共空間成功的關鍵,“網絡資産”也是創新區的寶貴要素。

“社交紐帶”将人和企業連接配接在一個特定的領域内,建立起一個能讓信任、協作和資訊共享更深層次的網絡.

同時,在社交性的公共空間内可以是是發生正式社會交往的實體空間,也可以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一次又一次地意外地碰到彼此的空間,有利于建立“弱關系”(weak ties), “弱關系”将人和公司更松散地連接配接在各個領域,并提供了在現有網絡之外的新資訊、新聯系人和業務線索的通路。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比如,“第三空間”,像咖啡店和酒吧,可以為社會機遇注入豐富的活力,因為沒有職場等級,更能連接配接人,文化群組織。

或者是辦公型公共空間,比如共享辦公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和公共創新中心等。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咖啡館1.0階段——便士大學, 制圖@FTA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咖啡館2.0階段——星巴克,制圖@FTA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咖啡館3.0階段——咖啡綜合體,制圖@FTA

波士頓海港廣場的街區會客廳(District Hall)是一個有趣的案例:

District Hall隻有1100平米不到,是一個非盈利公共項目。目的就是為海港廣場( Seaport Square)這個占地23英畝的城市創新區做支援。

非盈利公共項目的好處之一就是能最大程度地開放與促進合作,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 包括公司,學校,企業家和民間團體。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在疫情前,District Hall每年會舉辦超過1000場活動與見面會,接待近10萬人次的參訪者。成為連接配接創新區内人與人,機構與機構的熱點公共區。

此外,高顔值的設計、網紅餐廳、靈活多元的空間、精心的營運等,也讓District Hall成了一個創新的高地,也迅速成為波士頓創新區的核心。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Photograph @ Gustav Hoiland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
什麼樣的公共空間能催化創新?大量案例都遵循這4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