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企業如何正确使用低代碼轉型更新

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目前全行業共同關注的話題,對于傳統行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而言,如何減少建構數字解決方案所花費的時間和資源,加速數字化更新,才是決勝數字化時代的關鍵。而在數字化轉型“降本增效”方面,低代碼開發這幾年逐漸成為了一種潮流。

提到低代碼,首先想到的是“拖拉拽”就生成一套靈活、強大的企業軟體。實際上,真正的低代碼不僅僅一款軟體,還是一種企業IT治理思想、IT與業務深度融合的方法論,是承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技術手段。那麼,企業如何正确使用低代碼進行數字化轉型更新呢?

企業如何正确使用低代碼轉型更新

低代碼是承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技術手段,企業在做數字化轉型的過程當中,首先要做戰略規劃、業務架構梳理、IT架構設計、資料架構搭建等等。劃分好業務域,這個工作除了産品、技術主導,還需要業務方共同參與。

低代碼平台的可視化工作界面讓業務人員可以更容易了解開發流程,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業務操作的角度提出既符合其工作習慣又符合開發邏輯的需求,助力系統功能的完善與優化,提高系統的使用率。通過一些輕應用、微服務的形式作為原有系統的補充和延伸,讓業務部門更快地适應和了解低代碼平台的能力邊界,使企業所有團隊能夠共同快速、靈活地通過資訊技術、數字技術落地業務需求,實作IT、DT與業務相連接配接,最終以快速、靈活、高效的方式達成企業數字化業務戰略。

企業如何正确使用低代碼轉型更新

數字化轉型會引起權責利的變化,打破企業内部原有的價值配置設定與評價體系,績效評價、利益配置設定都會發生改變。是以,伴随數字化轉型,激勵機制、考核機制、利益配置設定機制等也需要相應調整。

低代碼平台具有先天的資料流動優勢,企業在低代碼平台上建構的應用越多,資料互通能力就越強,通過資料和權限的配置即可輕松實作多個應用之間的資料關聯,實作業務鍊的全程溯源。企業可以通過在上面建構各類應用的方式,打造一套能夠互相聯通的數字化生态體系。打破資料孤島,打破部門間的壁壘,實作資料的內建和共享,推動跨部門協同,進而充分挖掘資料價值,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更多的決策依據。

企業如何正确使用低代碼轉型更新

随着市場需求個性化、企業業務多元化、組織模式動态化、核心資料複雜化,企業需要滿足不斷變化的前台業務需求,将企業内部的資料、技術、業務沉澱出一套可友善調用的綜合服務平台,将數字化轉型切實地貫穿整個組織和各業務環節。低代碼提供了友好的定制開發界面,極大降低了基于系統“二次開發”的門檻,使得“開發左移”得以實作。所謂的“開發左移”,指的是将開發工作轉交給軟體開發流水線的上遊,也就是業務方。使得業務方獲得更多的軟體定義權,增強了解決方案,減少對IT部門的依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