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羅訴韋德案”被推翻一周年,美國女性健康已開始惡化

作者:Beiqing.com
“羅訴韋德案”被推翻一周年,美國女性健康已開始惡化

美劇《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2018)第二季劇照。

“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于1973年對于保護婦女堕胎權以及隐私權的重要案例。通過這一案例,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承認婦女的堕胎權受到憲法隐私權的保護。同時,最高法院也對堕胎權的限制采取嚴格的“三階段”審查标準。該判決在生效後的這幾十年間一直争議不斷,尤其是社會中的保守派人士、反堕胎團體始終在努力推翻該判決。而判決後各州的法律對于女性堕胎的限制也各不相同。

2022年6月24日,美國最高法院作出裁決,推翻“羅訴韋德案”的判決,取消近半個世紀以來美國憲法規定的堕胎權,并将堕胎合法性問題留給各聯邦州自行應對。裁決公布之後,長期研究堕胎權的公共衛生研究人員就曾發出警告,認為将加劇美國貧困女性的經濟困難和健康危害,因為這些人既沒有錢到允許堕胎的州進行堕胎,也沒有能力撫養新生兒。研究人員還預測,這項裁決會特别影響那些因缺乏網際網路接入而無法預約遠端醫療服務的人,進而加劇不平等現象。

在裁決生效的一年之後,根據一項檢測的研究結果顯示,23%的美國育齡婦女的旅行距離增加了。總部位于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的家庭規劃學會(Society of Family Planning)正在進行的一項研究估計,在得克薩斯州、俄克拉荷馬州和阿肯色州等禁止堕胎的州,平均堕胎數量大幅下降。但在允許堕胎的附近州(如堪薩斯州),堕胎數量幾乎增加了相同的比例,這說明人們前往那些地方尋求醫療幫助。

這種平衡效應意味着美國每月的平均堕胎數量減少了約3%。正在追蹤研究堕胎權的經濟學家凱特琳·邁爾斯表示,這似乎是一個小幅度的減少,但“這意味着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試圖逃離‘禁令州’以獲得堕胎服務的人未能如願堕胎,而是選擇繼續不想要的懷孕”。

“羅訴韋德案”被推翻一周年,美國女性健康已開始惡化

羅訴韋德案被推翻的一年時間内,美國各州每月堕胎數量的變化。(圖源《自然》雜志網站)。

公共衛生專家卡裡·懷特(Kari White)長期關注得克薩斯州的堕胎權。在羅訴韋德案被推翻之前,該州已認證一項法律,禁止在懷孕大約六周後進行堕胎,而在這個階段,許多懷孕的人甚至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懷孕了。

懷特表示,在六周禁令生效期間,人們在半夜開車,花費七個小時往返于同一天,因為他們無法負擔得起再請假來進行堕胎。現在,得克薩斯州和一些鄰近州實行完全禁令,有時最近的診所距離她們有600英裡(約965公裡)之遠。此外,由于得克薩斯州還設有許多“内陸邊境檢查站”來監視非法移民,對于一些人來說,他們無法旅行來尋求醫療幫助。與允許堕胎的州相比,在“羅訴韋德案”被推翻之前。許多禁止堕胎的州的母嬰健康記錄已經很差,特别是在有色人種和低收入人群當中。她預計這種差距将會繼續加劇。

研究人員也在通過采訪醫療專業人員來了解整體情況,其中一個項目“後羅訴韋德案時代的關懷”(Care Post-Roe)倡議讓醫生、護士和助産士匿名分享他們的故事。該倡議的調查結果表明,在禁止堕胎的州,一些妊娠并發症患者無法獲得及時的治療。例如,當懷孕早期(在胎兒能夠獨立生存之前)出現羊水過早破裂的危險時,标準護理是提供堕胎手術以預防危及生命的感染。然而,根據醫療提供者的報告,在許多情況下,人們不得不回家并被告知在分娩開始或出現感染迹象時再回來。

“羅訴韋德案”被推翻一周年,美國女性健康已開始惡化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2020)劇照。

在其中一個案例中,一名患者因敗血症傳回醫院,并需在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她分娩了胎兒,但需要進行去除胎盤的手術。“在經曆了這一切之後,患者仍然擔心也許是她自己做錯了什麼,或者醫生做錯了什麼,可能會使她們面臨被起訴的風險,”研究人員表示,“她問他這種情況是否被認為‘足夠危險’,這聽起來太震驚了。它凸顯了這些法律在醫生和患者之間引發的恐懼。”

研究人員表示,羅訴韋德案後的長期影響還在評估的過程中,其中還需要一些關鍵資訊,比如2023年的出生資料直到明年才會釋出。研究人員表示說,他們的目标是利用這些資料估計在禁止堕胎的州,被“困住”的人們被迫分娩數量。

參考資料:

(1)After Roe v. Wade: dwindling US abortion access is harming health a year later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2083-w

(2)The effects of overturning Roe v. Wade in seven simple chart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2139-3

編譯/李永博

編輯/羅東

校對/柳寶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