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蘋果的 Vision Pro 會重蹈谷歌眼鏡的覆轍嗎?

作者:CSDN

本文作者認為,一款成功的AR頭戴式裝置需要考慮以下幾方面:成本高,回報低;安全與隐私問題;時機與市場;4、設計與社會接受度。

原文連結:https://uxdesign.cc/can-apples-vision-pro-succeed-where-google-glass-failed-b186898989cf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作者 | Camryn Manker 譯者 | 彎月

責編 | 夏萌出品 | CSDN(ID:CSDNnews)

你還記得谷歌眼鏡嗎?這款眼鏡内置了安卓裝置,可以通過語音和動作進行控制。

可能有人根本不知道這款産品,因為這是一款非常失敗的産品。當初,谷歌眼鏡剛推出時被視為一項備受期待的創新,并有可能徹底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這款眼鏡時尚的設計、免手持界面和增強現實(AR)功能帶來了充滿未來科技感的體驗。盡管谷歌眼鏡最初做了大肆宣傳,而且有着宏偉的願景,但最終并未能占領消費者市場,也未被廣泛使用。谷歌眼鏡失敗的原因有幾個:沒有明确的使用目的,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沒有市場,還有價格問題等等。最近,蘋果釋出了 Vision Pro,我不禁在想這款 AR 頭戴式裝置是否也會重蹈覆轍。我上網搜尋了以下,發現關于蘋果新産品的每一篇文章和文章都充滿了負面評論,其中一些評論與谷歌眼鏡釋出時的擔心如出一轍。在本文中,我們來深入探讨一下為什麼谷歌眼鏡會失敗,同時也預測一下蘋果的 Vision Pro 能否成功。

蘋果的 Vision Pro 會重蹈谷歌眼鏡的覆轍嗎?

成本高,回報低

阻礙谷歌眼鏡成功的主要障礙之一是其高昂的價格。谷歌眼鏡探索版在 2013 年推出時的售價為 1500 美元,超出了普通消費者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蘋果 Vision Pro 售價為 3500 美元,是以這種技術不會很快成為主流。除了高昂的價格之外,谷歌眼鏡也未能拿出令人信服的使用場景來證明其合理性。該裝置旨在解決根本不存在的問題,比如想檢視天氣或查找路線,隻需拿出智能手機就行了。最重要的是,谷歌眼鏡的續航時間僅為 4 小時,盡管谷歌宣稱可以續航一天。然而,在拍攝視訊時,電池隻能維持 30 分鐘。使用者很難找到日常佩戴該裝置的價值。而蘋果則将 Vision Pro 定位為娛樂和家庭裝置。根據他們的展示,該裝置可用于私人影院、史詩般的遊戲螢幕,以及在家辦公的新方式。此外,他們還展示了一個小巧而強大的充電器,可以直接放入口袋。說到底,這是一個小衆市場。蘋果宣傳的許多功能實際上用我們目前擁有的裝置都可以完成,隻不過整體的體驗略有不同。雖然頭戴式的私人影院很酷,但大多數人已經擁有電視了。此外,使用頭戴式裝置就無法與朋友或家人一起看電視了。(除非你和你的朋友都願意掏出 3500 美元的耳機并同步觀看。)既然我們可以通過手機、電腦或平闆電腦浏覽網際網路,為什麼還要另一台裝置?歸根結底,這是一個奢侈品,而不是像智能手機一樣,成為全世界的必需品。當初,蘋果并不需要說服人們購買手機,iPhone 的問世不過是填補了現有市場上的一大塊空白。然而,對于 AR 頭戴式裝置,你需要說服人們相信它的價值。雖然 AR 頭戴式裝置無法像智能手機得到普及,但這并不意味着它會失敗。這類産品将何去何從,隻有時間會給出答案!

蘋果的 Vision Pro 會重蹈谷歌眼鏡的覆轍嗎?

安全與隐私問題

不管從哪方面來看,AR 頭戴式裝置都存在安全與隐私問題。佩戴者的位置和聲音都會被追蹤,但是裝置指向的人呢?在錄音或錄視訊時,人們需要舉起手機或相機等大型裝置。然而,當有人佩戴頭戴式裝置時,我們就無法知道是否有人正在錄音或錄視訊了。“谷歌眼鏡會持續監控你的位置,而且攝像頭的存在意味着它可以随時錄視訊或拍照,而使用者甚至沒有意識到。是以,該産品在許多場所被禁止,包括劇院、賭場和醫療中心,因為它可能被用來非法錄制内容。”—— Feedough(https://www.feedough.com/why-google-glass-failed/)人們對未經本人同意而被錄像的可能性感到不安,最終導緻該裝置的佩戴者被稱為“Glasshole”。由于整個社會無法接受,這進一步阻礙了谷歌眼鏡的采用,人們總是将該裝置與一些侵入行為聯系在一起,沒有被視為技術創新。然而現實是,随着時間的推移,我們越來越習慣于接受資料被盜。自 2013 年谷歌眼鏡釋出以來,亞馬遜的 Alexa、谷歌 Home、蘋果 Face ID 以及 Snapchat 等相繼推出。憑借目前技術,複制某個人的聲音,并深度僞造的例子在網際網路上随處可見。我們的聲音、面孔、指紋、位置資料、搜尋資料等等,所有的二維資料都已被洩露,現在他們開始向我們的三維資料下手了。觀看蘋果 Vision Pro 的釋出視訊,你可能會注意到一個十分顯眼的功能:FaceTime。但問題在于,如果沒有攝像頭,FaceTime 上的人如何看到你呢?這款頭戴式裝置會對你的臉部進行超逼真的三維掃描,建立一個虛拟化身,不僅可以實時講話,而且還可以跟蹤你的臉部和手部動作。基于照片和視訊的深度僞造已經變得非常逼真了,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我們的三維資料可以用來做什麼。光是想想就覺得很可怕,然而這就是如今的真實世界。慢慢地,我們已經習慣了這種隐私侵犯。當年我們害怕谷歌眼鏡,但現在我們已經習慣于接受 AR 的未來了嗎?我認為我們隻能耐心等待。如果蘋果 Vision Pro 再次因為安全問題而失敗,也許再等個十年我們就會習慣了。

蘋果的 Vision Pro 會重蹈谷歌眼鏡的覆轍嗎?

時機和市場

谷歌眼鏡似乎走在了時代的前面。雖然這個概念很新穎,而且具有創新性,但技術和基礎設施還不夠成熟,不足以支援其所有潛力。有限的電池壽命、平庸的性能以及缺乏廣泛的高速網際網路,這一切阻礙了谷歌眼鏡實作其設想的無縫使用者體驗。簡而言之,我們還沒有準備好。如上所述,人們不習慣這種高水準的隐私侵犯和持續沉浸在科技世界中。我們可能還沒有準備好。如果此次 Vision Pro 失敗了,我相信幾年後市場上将出現另一款 AR 頭戴式裝置,并席卷全球。

蘋果的 Vision Pro 會重蹈谷歌眼鏡的覆轍嗎?

設計與社會接受度

雖然谷歌眼鏡具有創新理念,但其設計和美學未能引起主流消費者的共鳴。這款裝置看起來更像是一項奇怪的技術,而不是一件時尚單品。眼鏡右側笨重的觸摸闆讓佩戴者格外顯眼,而且會感到不自在。總的來說,人們在公共場合佩戴谷歌眼鏡會感到尴尬。除此之外,“在黑暗的小巷,或者擁擠的場合,佩戴這款裝置似乎不太安全,再加上高昂的價格。”谷歌眼鏡大而笨重,蒙住了使用者的雙眼,相較而言,Vision Pro 的設計更加時尚簡約,使用者可以在家裡放心使用。我認為,我們不會看到有人帶着這些産品在商場裡走來走去。蘋果産品的銷售定位就是家庭使用,可以作為一種在家體驗娛樂和網絡的新方式。然而,谷歌眼鏡的宣傳說這是一項移動科技。你可以佩戴着它在城裡逛,打開地圖查找你想去的地方,設定提醒,定位朋友,探索美食等等。這是一款适合外出佩戴的産品,但無論是佩戴産品的人,還是周圍的人都不喜歡這種産品。

蘋果的 Vision Pro 會重蹈谷歌眼鏡的覆轍嗎?

蘋果 Vision Pro 的市場反應

簡單來說,褒貶不一。有些人認為 AR 的未來會引發更多的社會孤立和技術依賴。他們認為,我們能上網就足夠了,不需要附着到我們的頭上。而有些人則對未來感到擔憂。例如,這将如何影響年輕一代?這可能會導緻他們的現實生活身份被數字身份取代。畢竟,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已經帶來了很多問題。如果這款裝置不斷地掃描你,那麼它會掃描你的身體嗎?去洗手間的時候怎麼辦?它會儲存所有的資料嗎?它會建立我家的數字地圖嗎?如果這些資料洩露怎麼辦?還有人認為,這款裝置太昂貴了,而且就功能而言,與現有的裝置并沒有特别不同之處。然而,使用者評價也不全是負面的。有些人對這項技術創新感到興奮,而且非常期待産品的未來。還有不少人認為,這是 AR 革命的開始,而 AR/VR 代表着未來。我個人認為,這款産品看起來很酷。雖然很想嘗試一下,但我不可能花 3500 美元去買這樣的産品。在我看來,400 美元都有點高。雖然現在這款産品的價格高昂,但這隻是第一次疊代。随着時間的推移,該産品會變得更小、更便宜。即便眼前這款産品不太可能取得成功,但它可能會創造一個成功的未來。社會條件反射總要始于某處,不是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