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機房個人重構】資料庫設計之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

          設計一個資料庫,需要進行3個層次步驟的模型分析,這次機房重構,我又重新學習了一遍之前自考書上的知識,知識就是這樣,多複習,每次重溫都會有新的了解,這樣才是學習。

          有三大模型,分别是:概念模型、邏輯模型、實體模型。由于篇幅原因,這裡隻寫概念模式,另外2個請見我的其他部落格。

 概念模型

        1、概念:

             概念模型是對真實世界中問題域内的事物的描述,不是對軟體設計的描述。概念的描述包括:記号、内涵、外延,其中記号和内涵(視圖)是其最具實際意義的。

            概念模型表征了待解釋的系統的學科共享知識。為了把現實世界中的具體事物抽象、組織為某一資料庫管理系統支援的資料模型,人們常常首先将現實世界抽象為資訊世界,然後将資訊世界轉換為機器世界。也就是說,首先把現實世界中的客觀對象抽象為某一種資訊結構,這種資訊結構并不依賴于具體的計算機系統,不是某一個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支援的資料模型,而是概念級的模型,稱為概念模型。

        2、制作者

             一般來說,建構概念模型的過程與程式員的關系并不大。最适合進行這項活動的人,應該是那些有較深資曆的領域專家,極端一點,甚至可以就是最為熟悉自身業務流程的客戶代表。隻要稍稍學習簡單的模組化知識,他們就可以勝任了。技術出身的人要做好這個工作,在開始之前他可能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忘掉VB,忘掉JAVA,忘掉.Net, 忘掉C++ 。。。

        3、設計步驟

         系統的靈活性和複雜度的沖突,是在提煉概念模型時必須慎重思考的問題。

        1)構模組化型

               抽象出現實世界中的概念,比如社會上有男人、女人、等,每個類下面會具體分析都包括哪些概念。,把概念之間的聯系也簡單描述出來。

         2)找出模型

               最好是能夠盡量充分地使用細粒度的概念來描述模型,而避免粗略描述。

         3)構模組化型 

               1,運用概念目錄清單或名詞性短語找出問題領域中的後選概念

               2,繪制概念到概念模型圖中

               3,為概念添加關聯關系

               4,為概念添加屬性

         4)模型設計 

            上面說了很多基礎知識,下面,我來簡潔明了的說一下,大家肯定就明白了,用E-R圖(實體-聯系圖(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是設計概念模型時常用的方法。

E-R圖設計步驟

                 1、局部模型

                        ① 确定局部概念模型的範圍

                        ② 定義實體

                        ③ 定義聯系

                        ④ 确定屬性

                        ⑤ 逐一畫出所有的局部ER圖,并附以相應的說明檔案

                 2、全局模型            

                        ① 确定公共實體類型

                        ② 合并局部E-R圖

                        ③ 消除不一緻因素

                        ④ 優化全局E-R圖

                        ⑤ 畫出全局E-R圖,并附以相應的說明檔案。

                 3、模型評審

                         概念模型的評審分兩部分進行:

                        第一部分是使用者評審。

                        第二部分是開發人員評審。

                 下面是我設計的概念模型(僅供參考):

        們每個人對現實世界中的看法不一樣,是以表達出來的對現實世界的描述也不同,但概念模型的品質對整個系統的影響至關緊要,因為,所謂的面向對象,就是從這裡開始。

感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