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料庫系統概論-緒論須知1.1 四個基本概念1.2 資料管理的發展1.3 資料庫系統特點1.4 資料模型1.5 資料庫系統的結構

如果你對其他資料庫系統知識感興趣,請考慮閱讀我的專欄:

資料庫系統【專欄】

須知

本文僅作學習筆記使用,僅在CSDN網站釋出,如果在其他網站發現,均為侵權行為,請舉報。作者:小王在努力。

參考資料:《資料庫系統概論》-王珊 薩師煊 著

資料庫系統概論-緒論

  • 須知
  • 1.1 四個基本概念
  • 1.2 資料管理的發展
  • 1.3 資料庫系統特點
  • 1.4 資料模型
    •  滿足
    •  兩類資料模型
    •  資料模型的組成元素
  • 1.5 資料庫系統的結構
    •  資料庫系統的三級模式結構
    •  資料庫系統的二級映像功能和資料獨立性

1.1 四個基本概念

  資料:描述事物的符号記錄

  資料庫:存儲資料的倉庫

  資料庫管理系統:位于作業系統和使用者之間的一個管理資料的軟體

  資料庫系統:包括資料庫、資料庫管理系統、應用程式和資料庫管理者

1.2 資料管理的發展

  資料管理是指對資料進行分類、組織、編碼、存儲、檢索和維護

  人工管理階段

  檔案系統階段

  資料庫系統階段

1.3 資料庫系統特點

  資料結構化

  資料共享性強、備援度低易擴充

  資料獨立性:實體獨立性 和 邏輯獨立性

  資料由資料庫管理系統進行統一管理和控制

1.4 資料模型

資料模型是對現實世界資料特征的抽象,本質就是一種模型。

 滿足

    1.真實地模拟世界

    2.容易被人了解

    3.容易被電腦了解

 兩類資料模型

   兩類資料模型之間的關系:類似于建築物設計的時候和施工的時候的圖紙。一個簡易容易了解;另一個準确,難于了解。

    概念模型

     是資料庫設計人員和使用者之間交流用的。

     友善、直覺地表達出語義。

     表示方法:實體-聯系方法(E-R模型)

    邏輯模型

     層次模型:有向樹

     網狀模型:有向圖

     關系模型:二維表

      注意:

      1.是集合操作

      2.每一個分量都是一個不可分的資料項(也就是不能出現表中表的情況)

 資料模型的組成元素

    資料結構:資料庫組成對象以及對象之間的聯系

    資料操作:對 對象 的型和值執行的操作集合

    資料的完整性限制條件:保證資料的完整、有效和相容

1.5 資料庫系統的結構

  模式:是全體資料的邏輯結構和特征,指的是型,不涉及到值。

 資料庫系統的三級模式結構

  外模式

    1.局部資料的邏輯結構和特征

    2.是模式的子集

    3.與具體應用程式有關

  模式

    1.全部資料的邏輯機構金額特征

    2.與具體應用程式無關,與實體存儲無關

    3.有且隻有一個

  内模式

    和實體存儲有關

 資料庫系統的二級映像功能和資料獨立性

  出現需要改動的情況時,采用修改映像的方式,來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外模式/模式映像

   模式改變的時候,修改外模式/模式映像,可以使得外模式保持不變。保證了資料與程式的邏輯獨立性。

  模式/内模式映像

   内模式改變的時候,修改模式/内模式映像,可以使得模式保持不變,進而使得應用程式不變。保證了資料與程式的實體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