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ISCO認證體系簡介

網絡模型

一,網絡簡介

1,網絡的定義

2,網絡拓撲圖圖示簡介

3,網絡模型簡介

A) 網絡模型的作用

把網絡的任務分層,便于學習詩集協定規範,降低複雜性,

B) 分類:

網絡設計模型(此模型為CISCO公司設計大型網絡時的設計思想,其可以提供多種應用解決方案)

網絡通信模型(OSI/RM模型,TCP/IP協定棧)

二,網絡設計模型詳解

1,接入層

提供使用者接口,把終端裝置接入網絡,提供本地服務.接入表現方式有:交換機/集線器/AP等

2,分布層

接入層的彙聚點.提供路由控制/媒體轉換/安全/遠端接入通路

3,核心層

資料快速轉發(一般不進行路由選擇/通路清單控制/包過濾)

三,OSI/RM模型詳解

1,OSI/RM模型的優/缺點

見PPT

2,各層次功能講解

OSI模型分為2個大的功能層次,細分為7個小的功能層次.

大的功能層次:

面向應用的上層(主要決定資料的産生).其包括: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

面向端到端的資料流層(主要決定資料如何在網絡中傳輸).其包括:傳輸層,網絡層,資料鍊路層,實體層

七個功能層次分别為:

應用層 使用者接口

表示層 資料的表現形式、特定功能的實作如-加密

會話層 對應用會話的管理、同步

傳輸層 可靠與不可靠的傳輸、傳輸前的錯誤檢測、流控

網絡層 提供邏輯位址、選路

資料鍊路層 成幀、用MAC位址通路媒介、錯誤檢測與修正

實體層 裝置之間的比特流的傳輸、實體接口、電氣特性等

3,層間通信

計算機内的通信:為緊鄰的上下層之間的通信.資料在不同的層内稱呼也有特别的定義(PDU,協定資料單元):

傳輸層: 段(segment)

網絡層: 包(packet)

資料鍊路層: 幀(frame)

實體層: 位(bit)

發送資料時,資料流向是從上至下傳輸,也稱為資料的封裝

接入資料時,資料流向是從下至上傳輸,也稱為資料的解封裝

計算機間的通信:為計算機間對等層之間的通信.

計算機之間的通信詳解(封裝與解封裝)

四,實體層功能

定義:媒體類型,連接配接器類型,信号類型.

協定:Ethernet, 802.3 , EIA/TIA-232 , V.35

工作在實體層的裝置為:傳輸媒體,HUB(集線器)

1,傳輸媒體分類:

無線媒體: 微波,紅外線,藍牙,衛星等

有線媒體: 光纖,雙絞線,同軸電纜(有線電視線纜),電話線,串型線等.

A) 光纖:(傳輸距離為幾百米到幾十公裡,帶寬有100M,1000M,10G)

單模光纖:傳輸單一模式的光纖.頻帶寬,傳輸距離遠(1G的帶寬>5000M)

多模光纖:傳輸多種模式的光纖.傳輸距離相對較近(10~100M的帶寬<2000M,1G的帶寬<550M)

B) 雙絞線:(傳輸距離為100米以内,帶寬有10M,100M,1000M)

根據抗幹擾能力分為:STP(屏蔽雙絞線),UTP(非屏蔽雙絞線)

根據制線的順序分為:

直通線(順序線):異種裝置的連接配接

交叉線:同種裝置的連接配接

反轉線:終端裝置控制的連接配接

工作在網絡層及以上的裝置為一種裝置,如:路由器,PC,

工作在資料鍊路層及以下的裝置為一種裝置,如:交換機(二層),集線器

例:路由器與PC相連使用交叉線,交換機與PC相連使用直通線

制線的順序有兩個标準:
  T568A: 綠白,綠,橙白,藍,藍白,橙,棕白,棕
  T568B: 橙白,橙,綠白,藍,藍白,綠,棕白,棕      

C) 同軸電纜:(帶寬有10M)

粗同軸電纜:傳輸距離約500M

細同軸電纜:傳輸距離約200M(185m)

D) 串型線:(廣域網連接配接線纜)

DCE:資料通信裝置,需要提供時鐘頻率

DTE:資料終端裝置

線纜表示方式:

10base2:10M細同軸電纜(傳輸距離約200M)

10base5:10M粗同軸電纜(傳輸距離約500M)

10baseT:10M雙絞線

100baseTX:100M雙絞線

100baseFX:100M光纖

其中:10/100/1000表示帶寬,base表示基帶傳輸(數字信号),2/5/T/F分别表示媒體類型:細纜/粗纜/雙絞線/光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