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useradd:建立使用者(必須root權限才能操作)
1、使用useradd建立使用者時,Linux在背景進行的操作步驟:
- 建立使用者開始(useradd UserName)
- 在 /etc/passwd 檔案中添加使用者資訊
- 如果在建立的時候使用passwd指令建立了密碼,則密碼會被加密儲存在 /etc/shadow 中,否則在該檔案裡面相對應的使用者的密碼會是空的
- 為建立的新使用者建立家目錄,預設為 /home/新使用者的名稱
- 将 /etc/skel 中的 .bash 開頭的檔案複制到 /home/新使用者的名稱 裡面
- 建立與使用者名相同的組(預設情況下是這樣,使用者可以選擇自定義指定),該使用者預設就屬于了這個組(如果是自定義指定,那就屬于指定的組)
- 剛剛建立的組資訊将儲存在 /etc/group 配置檔案裡面
- 建立使用者完成
2、格式:useradd [-選項] [使用者名稱]
3、常用選項:
- useradd 使用者名稱:不帶選項所建立出來的使用者,該使用者的家目錄、UID、GID、組等都會是系統預設設定,用法:useradd 使用者名稱
《Linux運維學習日記》第十篇:Linux運維常用的165個指令之:使用者管理指令(useradd、userdel、passwd、usermod) - -p:在建立使用者的時候并給該使用者設定密碼(可以先不設定,後面使用passwd指令來設定密碼),用法:useradd -p 密碼 使用者名稱
《Linux運維學習日記》第十篇:Linux運維常用的165個指令之:使用者管理指令(useradd、userdel、passwd、usermod) - -b:指定新使用者的家目錄,用法:useradd -b 指定的目錄 使用者名稱
《Linux運維學習日記》第十篇:Linux運維常用的165個指令之:使用者管理指令(useradd、userdel、passwd、usermod) - -d:新使用者的主目錄(也就是使用者登入時的啟動目錄),用法:useradd -d 指定的目錄 使用者名稱
《Linux運維學習日記》第十篇:Linux運維常用的165個指令之:使用者管理指令(useradd、userdel、passwd、usermod) - -D:顯示或修改useradd的預設配置,如果要修改可以直接使用指令: vim /etc/default/useradd 用法:useradd -D
《Linux運維學習日記》第十篇:Linux運維常用的165個指令之:使用者管理指令(useradd、userdel、passwd、usermod) 《Linux運維學習日記》第十篇:Linux運維常用的165個指令之:使用者管理指令(useradd、userdel、passwd、usermod) - -e:指定新使用者的有效時間(不指定為永不過期),用法:useradd -e YYYY-MM-DD 使用者名稱
《Linux運維學習日記》第十篇:Linux運維常用的165個指令之:使用者管理指令(useradd、userdel、passwd、usermod) - -u:指定新使用者的預設UID,用法:useradd -u UID号 使用者名
《Linux運維學習日記》第十篇:Linux運維常用的165個指令之:使用者管理指令(useradd、userdel、passwd、usermod) - -g:指定新使用者的組,用法:useradd -g 使用者名稱 指定的組(這個必須是已經建立了的組才可以指定,不存在的組是指定不成功的)
《Linux運維學習日記》第十篇:Linux運維常用的165個指令之:使用者管理指令(useradd、userdel、passwd、usermod) 《Linux運維學習日記》第十篇:Linux運維常用的165個指令之:使用者管理指令(useradd、userdel、passwd、usermod) - -G:指定一個或多個擴充使用者組,用法:useradd -G 附加組1,附加組2...(可以同時指定多個組,中間使用,隔開) 使用者名稱
《Linux運維學習日記》第十篇:Linux運維常用的165個指令之:使用者管理指令(useradd、userdel、passwd、usermod) - -N:不建立與使用者同名的基本使用者組
《Linux運維學習日記》第十篇:Linux運維常用的165個指令之:使用者管理指令(useradd、userdel、passwd、usermod) - -s:指定使用者登入後所使用的shell,預設值為/bin/bash(一般不建議修改,若有需求也可以自己指定,這裡我就不指定了,反正用法跟上面一樣)
二、userdel:删除使用者和使用者的家目錄(必須root權限才能執行)
1、如果直接使用:userdel 使用者名 ,則隻删除使用者群組的相關資訊,而不會删除家目錄裡面的檔案目錄
2、帶選項的使用:
- -r:删除該使用者的所有資訊,包括家目錄裡面的檔案目錄,用法:userdel -r 使用者名
《Linux運維學習日記》第十篇:Linux運維常用的165個指令之:使用者管理指令(useradd、userdel、passwd、usermod) - -f:強制删除,即使該使用者是登入狀态也能直接删除掉,用法:userdel -f 使用者名
《Linux運維學習日記》第十篇:Linux運維常用的165個指令之:使用者管理指令(useradd、userdel、passwd、usermod)
三、passwd:給使用者設定密碼
1、普通使用者隻能使用passwd指令修改自己的密碼,而root管理者使用者則有權限修改所有使用者的密碼
2、文法:passwd [-選項] 使用者名稱
3、常用選項:
- 無選項:直接修改指定使用者密碼,用法:passwd UserName
《Linux運維學習日記》第十篇:Linux運維常用的165個指令之:使用者管理指令(useradd、userdel、passwd、usermod) - -l:鎖定使用者,禁止其登入系統。用法:passwd -l UserName
《Linux運維學習日記》第十篇:Linux運維常用的165個指令之:使用者管理指令(useradd、userdel、passwd、usermod) - -u:解除鎖定,允許其登入系統,用法:passwd -u UserName
《Linux運維學習日記》第十篇:Linux運維常用的165個指令之:使用者管理指令(useradd、userdel、passwd、usermod) - -d:使該使用者可以使用空密碼登入系統,用法:passwd -d UserName
《Linux運維學習日記》第十篇:Linux運維常用的165個指令之:使用者管理指令(useradd、userdel、passwd、usermod) - -e:強制使用者在下次登入系統時修改密碼,用法:passwd -d UserName
《Linux運維學習日記》第十篇:Linux運維常用的165個指令之:使用者管理指令(useradd、userdel、passwd、usermod) - -S:顯示使用者的密碼是否被鎖定,以及密碼所采用的加密算法名稱
《Linux運維學習日記》第十篇:Linux運維常用的165個指令之:使用者管理指令(useradd、userdel、passwd、usermod) - --stdin:允許通過标準輸入修改使用者密碼,用法:echo "NewPasswd" | passwd --stdin UserName
《Linux運維學習日記》第十篇:Linux運維常用的165個指令之:使用者管理指令(useradd、userdel、passwd、usermod)
四、usermod: 修改使用者賬号的屬性(必須root權限才能操作)
1、文法:usermod [-選項] UserName
2、常用選項:
- -c:填寫使用者賬戶的備注資訊
- -d -m:選項 -d 與選項 -m 連用,可重新指定使用者的家目錄并自動把舊資料轉移過去
- -e:賬戶的到期時間,格式為:YYYY-MM-DD
- -g:變更所屬使用者組
- -G:變更擴充使用者組
- -L:鎖定使用者禁止其登入系統
- -U:解鎖使用者,允許其登入系統
- -s:變更 預設終端
- -u:修改使用者的UID
3、使用案例:這個跟使用passwd指令類似,就不一個一個的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