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Gartner魔力象限:雲資料庫下半場,誰的後勁足?華為雲GaussDB:這個“新人”不簡單雲資料庫下半場看什麼華為雲GaussDB後勁十足

“耳目一新、暗藏變局”--這是筆者看到最新Gartner 2020全球雲資料庫魔力象限報告的第一感覺。

之是以說“有新”,是因為像華為雲這樣的新勢力成功入圍,Gartner本次報告中充分肯定了新勢力們的表現;而“藏變”則是雲資料庫時代全面開啟之際,不僅在技術與産品層面帶來新氣象,更随着市場新勢力與市場資深玩家彼此之間的競争不斷深入,市場格局必然會産生新變化。

正如Gartner預測,到2021年,雲資料庫在整個資料庫市場中占比将首次突破50%;到2022年,将會有75%的資料庫部署或遷移到雲平台。不管你願不願意相信,一個屬于雲資料庫的時代正全面到來。

如今,随着雲資料市場黃金期到來,以及資深玩家和頗具實力的新玩家齊聚一堂,雲資料庫的下半場也正式開啟。那麼,在雲資料庫的下半場,産品與技術層面會呈現出哪些重要趨勢?為什麼新勢力會給市場格局帶來潛在變化?而像華為雲這樣的新勢力為什麼又值得重點關注?

華為雲GaussDB:這個“新人”不簡單

資料庫作為三大基礎軟體之一,在商業資料庫時代,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市場格局極為固定。但随着雲計算技術不斷走向成熟,以及雲計算所帶來的使用模式與理念不斷深入人心,雲資料庫近年來迅速崛起,給整個資料庫市場帶來了巨大的颠覆。

此次華為雲憑借GaussDB系列資料庫産品入選Gartner魔力象限,也意味着華為雲在雲資料庫領域獲得了市場與使用者的廣泛認可。

先來看看Gartner對于華為雲GaussDB資料庫的評價:

  • 金融、電信、政企市場優勢:報告提到,“華為雲資料庫業務在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市場實作規模化部署,其中超過一半的客戶來自公共管理、電信、金融保險等行業。”
  • 雲産品組合和生态的廣度:報告指出,“華為雲專注于提供全面的混合堆棧,建構了全面、穩健的産品組合,能夠滿足跨雲和本地環境的全方位資料管理用例,其許多産品與雲基礎架構緊密內建,以提供增強的性能和可靠性。”
  • 行業實力:報告評價稱,“華為在全球電信和網絡行業有很強的影響力,很多為管理華為全球行業業務而建構的資料管理能力,面向政企行業普遍可用。”

正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華為雲這個“新人”可不簡單,從Gartner對于華為雲的評價可以看出,華為雲資料庫在行業深度、産品力等方面都極富競争力。事實上,這要歸功于華為在過去十多年對于資料庫一如既往的投入與重視。

Gartner魔力象限:雲資料庫下半場,誰的後勁足?華為雲GaussDB:這個“新人”不簡單雲資料庫下半場看什麼華為雲GaussDB後勁十足

早在2001年,華為便開始了資料庫的探索之旅,前十年聚焦在内部自用以及電信行業上;進入到2011年,華為開始與大型金融使用者進行産品聯合創新,持續深耕行業需求和産品深度打磨;而到了2019和2020年,華為雲資料庫又迅速完成了自身資料庫戰略的調整,力出一孔,聚焦雲資料庫這個主航道。

事實上,華為雲GaussDB更像是一位低調多年、潛心研究的“新人”,在商業資料庫時代不顯山不露水,深耕行業需求和産品打磨;而全面進入到雲資料庫時代時,華為雲又迅速實作了戰略調整,成為市場中不可小觑的“新人”。

雲資料庫下半場看什麼

雲資料庫如今迅速崛起,要歸功于雲計算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其使用模式和理念逐漸被越來越多使用者所認同與采用。雲資料庫真正将資料庫從過去依賴專業和經驗的專業領域變成了簡單易用的服務,大幅簡化了過去複雜的使用流程,讓資料庫更加快速、靈活、高效地比對業務需求。

與過去幾年相比,當下的雲資料庫無論是在産品與技術,還是業務場景類型上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麼進入到雲資料庫下半場,雲服務商們都會從哪些方面進行比拼?

首先,雲資料庫會加速取代傳統商業資料庫的模式,其市場範圍和使用者群體将持續增長,這就決定了未來的雲資料庫服務需要在遷移、使用等關鍵環節更加貼近使用者實際需求。

比如在傳統商業資料庫遷移,是一項複雜的工程,使得很大一批使用者想用雲資料庫卻不敢用雲資料庫。為此,華為雲提供一站式傳統商業資料庫上雲解決方案,通過異構資料庫對象遷移和應用遷移工具UGO來提供資料庫源庫畫像,綜合相容性、性能、對象複雜度、使用場景等,智能推薦不同選型下的規格及成本;資料遷移/同步工具DRS實作對象過濾、文法轉換、對象校正和驗證上線循環驗證,最終幫助使用者實作從主流商業資料庫到雲資料庫的平滑遷移,讓資料庫輕松“搬家”。

其次,随着使用者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更新的不斷推進,新型應用正在大量出現,使用者業務邊界不斷延伸,資料類型也走向豐富,驅動着雲資料庫産品走向多元化和細分化。這需要雲服務商能夠在雲資料庫産品的廣度和深度上不斷拓展,以滿足使用者對于資料庫的差異化需求。

在雲資料庫産品的廣度與深度上,華為雲GaussDB無疑是優秀代表。華為雲GaussDB系列資料庫擁有完善的資料庫産品矩陣,包括關系型資料庫GaussDB(for MySQL)、GaussDB(for PostgreSQL)、GaussDB(openGauss),以及非關系型資料庫GaussDB NoSQL系列,可滿足企業各種嚴苛的場景需求。

Gartner魔力象限:雲資料庫下半場,誰的後勁足?華為雲GaussDB:這個“新人”不簡單雲資料庫下半場看什麼華為雲GaussDB後勁十足

最後,雲資料庫作為雲服務商一項重要的雲服務,在多場景、AI技術等因素的驅動下,其今後競争一定是雲平台綜合能力的比拼,涉及到底層晶片、硬體、微服務、資料庫、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

以華為雲GaussDB(for MySQL)為例,其可實作百萬級QPS高吞吐、128TB海量分布式智能存儲的優異表現,就是要歸功于采用計算與存儲分離架構,融合了傳統資料庫、雲計算與新硬體技術等多方面技術。

華為雲GaussDB後勁十足

如今,雲資料庫市場廣闊的市場空間吸引了一批競争者參與,也讓市場競争進入到一個微妙期,不僅在産品、技術層面考驗着雲服務商們的創新能力,更是對雲服務商“長跑”能力的一種比拼。

在筆者看來,以華為雲在資料庫領域積累、投入和戰略布局,華為雲已經做好在雲資料庫市場做一個長跑者的準備。

華為雲首先在資料庫專家人才方面擁有深厚的實力。資料庫作為軟體産業皇冠上的明珠,是典型的專家密集型産業,需要軟硬體全棧協同來提升産品與服務的競争力。目前,華為雲已經建立起包括中國、俄羅斯、加拿大、德國、以色列、印度等全球七大研究所的完善資料庫研發體系,擁有超過1000多人的專家與研發團隊,涵蓋了算法、OLTP、資料庫核心、資料庫工具、安全、新媒體等多個領域。

除此之外,華為雲可以依托在企業級存儲、RDMA高速網絡等方面積累數十年的強大實力和多年市場第一的嚴苛考驗,能持續在軟硬體層面進行協同,持續提升資料庫方面的産品力。

其次,在雲資料庫時代,開源開放将會是資料庫産品的核心主旋律。對此,華為雲GaussDB堅定地走了一條開放生态的路線。華為雲資料庫業務總裁蘇光牛曾直言:開放生态的核心是核心開源,我們一方面積極擁抱開源生态,統一架構,避免客戶從原先傳統封閉資料庫生态,再走向另一個新的封閉生态;另一方面我們開源自主生态openGauss,加速生态培養和人才培養,積極創新,打造繁榮與安全的生态。

Gartner魔力象限:雲資料庫下半場,誰的後勁足?華為雲GaussDB:這個“新人”不簡單雲資料庫下半場看什麼華為雲GaussDB後勁十足

華為雲資料庫業務總裁蘇光牛

據悉,華為雲GaussDB基于融合開放理念,廣泛相容資料庫開源生态和華為自主生态openGauss,并于今年6月正式開源openGauss社群版。openGauss作為華為雲GaussDB資料庫與内部配套的公共核心,将保持長期演進,同時減少低效重複造輪子,通過資料庫發行夥伴快速形成應用生态體系,幫助資料庫服務商複用産業長期積累的DBA人才,快速形成作戰能力。

目前,華為雲已經初步布局完成了從資料庫發行商、資料庫服務商、雲資料庫ISV、高校人才培養的openGauss完善生态體系,并且通過教育訓練認證、雲端實驗室、技術社群、開發者大賽、金種子計劃等一系列舉措不斷培育生态,讓openGauss形成生态閉環。

第三,華為雲GaussDB重視行業場景的實踐與覆寫。目前,華為雲GaussDB已經在金融、政府、電信、能源、交通、物流、電商等行業場景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500+大客戶中規模商用,是目前金融、政務等行業使用者核心資料上雲的信賴之選。

以某國有銀行為例,其采用華為自研産品TaiShan伺服器與GaussDB資料庫,完成了信用卡核心系統全子產品化的系統改造,成為業内首個國産化核心賬務系統。測試結果表明,在并發使用者數逐漸增加下,GaussDB資料庫服務處理能力逐漸增長,交易成功率、響應速度均有大幅提升。改造後的信用卡系統運作穩定、性能卓越、資料庫可靠性高達99.99%,使用者體驗優于傳統支撐方案。

總體來看,雲資料庫市場猶如一場馬拉松長跑,目前市場競争剛剛進行到一半,未來的市場将會是戰略布局、研發投入、産品力、生态力的綜合競争。毫無疑問,華為雲是一個韌勁十足的長跑選手,已經做好充足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