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台桌面電腦

原文: MultipleDesktops    寫作            Bliki 索引

一兩年前,我工作生涯的一個重要方面發生了變化,那之前我一直隻在一台電腦上工作(更确切地說是隻用一塊硬碟),所有工作檔案都儲存在我的筆記本硬碟裡。如果我要用另外一台桌面電腦,就通過檔案共享操縱那些檔案。

自從去年我買了PowerBook事情就變了,現在我經常轉戰于三台機器:Mac PowerBook、Windows筆記本、Ubuntu桌面。

這就意味着我得保持多台機器上的東西都是最新的——至少我的工作檔案都要保持最新。有了多台桌面電腦,我主要的email服務從POP轉到了IMAP,這給我帶來巨大的便利——盡管它有時“打打隔”,但我敢說IMAP在我的多台機器上跑得很好(我用Thunderbird做用戶端)。

我大部分工作檔案都被Subversion管理起來了,每當切換機器時我就送出(commit)工作目錄,再到新機器上更新(update)。一切都同步得好好的,還全面享受了版本管理服務。

不過,也有一些東西同步起來沒我想要的那麼友善。位址簿就很難直接同步,Thunderbird總固執地把它們放到一個特定的地方, Subversion檢查不到。更倒黴的是位址簿是二進制檔案,難以合并(merge),這很煩人,但Thunderbird用文本檔案來處理 email,這一點兒挺招人喜歡的,當IMAP打嗝時我也不難處理。另外,與PDA同步也很難纏,最後我還是找到個不賴的辦法把所有聯系人和日程表資訊在三台機器上都同步好了。再者就是news聚合工具,它們之間可以通過OPML共享feeds(至少理論上如此),但不能記錄下哪些我讀過了哪些還沒讀。

檔案盡量采用文本格式,這樣做好處很多。我所有 寫作都是用XML,要同步寫的東西隻需要一個文本編輯器。但圖表就成問題了,我還沒找到一個在所有平台上都能用的東西,不過,搭起多台桌面的一個好處是所有專用于一個系統的軟體我也能用了。

緻用抓蝦(及其他緩存聚合輸出的Feed閱讀工具)訂閱的朋友:上篇“更廣泛的版本管理”做了些細微修改,可能更通順些了。       

                                                                                                                            ——譯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