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覺醒的中醫》(一)
1、中醫治療什麼?
在中醫大學的教學中,第一年我們是要學習《中醫基礎理論》。這是一本講述什麼是中醫,什麼是陰陽,什麼五行,什麼是髒腑等等中醫常識的書。學中醫的都要一開始弄懂這本書,因為往後四年的各種考核,各種臨床科目都會牽涉到其中的知識。隻是,有多少人明白書中所學的東西?也許更多的人,隻是知道,書上是這樣寫的,考試的時候這樣答就可以滿分了。确實,在中國的教育體制下,這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但學醫治病,隻知文字描述,不知道理真假,也許學了五年中醫,也跳不出這幾本内容滞後的教科書。
筆者并非胡言亂語,曾經好幾位在臨床一線的前輩跟我分享:中醫大學乃至于更高學位的教學課本,看似天下無敵,實則治病無力。如果想懂得治病,除了背,更多的是要通。如果我們把《中醫基礎理論》一字不漏地背出來,但不懂,不通,隻知道“陰陽”是互相關聯又互相對立的一對事物屬性,那問他再進一步,他也可能很流利地背書罷了。至于什麼是中醫,就背《中醫基礎理論》,什麼是中藥,就背《中藥學》,什麼是方劑,就背《方劑學》,什麼是治病,就背《中醫内科學》。書背完了,然後呢?查書去,照樣開方,随證加減。
如果中醫真的那麼簡單,何必求學五年?如果中醫真的那麼簡單,為什麼那麼多前輩苦惱中醫治病無力?筆者剛學方劑學的時候,第一個方就是張仲景《傷寒論》裡的經典太陽病篇方劑——麻黃湯。治療太陽傷寒,表現為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那時候的我就記住了麻黃湯是治療風寒感冒的,是以有一次自己淋雨後感冒發燒,确實是一劑麻黃湯下去,出了一身汗,然後就退熱了。但之後我遇到其他發熱的,用麻黃湯卻沒效。明明也是受寒,明明也是發熱惡寒無汗,為什麼不行呢?而且那時候也搞不懂什麼是太陽傷寒與太陽中風,自然也搞不懂什麼是麻黃湯與桂枝湯。更不用說現在普遍的中醫教材都是,風寒感冒就麻黃湯,風熱感冒就銀翹散,其實不知禍害多少學子。
說白了,就是我們還沒搞明白什麼是中醫,不像西醫那樣,直直白白地告訴你,這裡的解剖結構發生病變,是以要這樣用藥或手術,進而治療病竈而康複。中醫雖然也有病因病機,但都是抽象模糊的概念,諸如傷寒、中風、上火等等。我們找不到氣虛虛成怎樣,也搞不懂胃寒寒為何物,隻知道書上這樣寫的,我們就這樣說,難怪我們越學中醫越模糊。
有一本書對于這個問題有一個創新的認識,我是非常推薦大家去看看的。李衛東先生著的《生命終極之門-《黃帝内經》謎局大揭秘》,從上古神話、曆史等方面的推敲,得出一個與筆者不謀而合的結論——人類不僅隻有實體解剖生命系統,還有另外一套生命系統,建立在精神能量基礎上。而在西方很多靈性回溯、前世催眠等書籍中,都提到人類有靈魂,有能量醫學等方面的知識。本書并非辯論唯心唯物等哲學觀點,而是探讨中醫的深層次意義。對能量的認識,是近代萌芽的一種思想。随着熱力學、光學、量子力學等實體學分支的誕生,人類漸漸對能量有一個新的認知。這個世界不僅僅隻有物質,還有能量,以及其他我們還沒了解的東西。正如一棵植物能茁壯成長,除了需要自身的種子、根莖葉等等物質基礎之外,還需要太陽的光能、土壤的化學能,以及種子自身隐藏着遺傳物質裡的生物能。可以說,沒有能量,生物就僅僅是一團肉。沒有能量,人也不過是行屍走肉。受到以往的機械唯物主義或現代的一些哲學教育影響,我們現在有一部分人變得太過唯物了。很多事情都說要求講科學,講唯物,但對于什麼是科學,什麼是物質卻含糊認知,于是忽視了能量層次的意義,以及其他更高深未明的層次。試想,沒有熱能,我們這堆人肉可以熬過寒冬嗎?沒有生物能,我們的精子卵子能有機結合嗎?如果生命真的是簡簡單單地解剖結構,死亡隻是簡單地器官衰亡,那我們生命中各種神奇事迹,例如瀕死體驗、靈魂出竅、夢境、心靈感應等等現象,我們怎麼解釋?
能量是多種多樣的,正如物質是千變萬化一樣。能量之間可以互相作用,正如我們現在的科技中,電能可以轉化為機械能,光能又可以轉化為電能一樣。同時,很多對于能量的認識,我們還處于朦胧階段,例如生物能。我們的第二套生命系統,是以能量為基礎的,但又不脫離我們現在認識的實體肉體。它們是互相關聯,又可以互相獨立。這套能量生命系統,其實自古以來我們的祖先都發現到,并作出描述,例如藏象、靈魂、真我、靈性等等。經絡系統,其實是一套能量灌輸系統,作用于我們另一套系統中的各個分區。我們的五髒六腑,除了在實體肉體有器官的存在之外,在能量層次,我們也有對應的能量區域。而這幾點在後面的文章,我會繼續跟大家一起探讨。
換句話說,中醫治療什麼?中醫治療的是我們第二套能量生命系統,是治療我們的藏象,治療我們的靈魂的一門醫學,是從能量控制應用的角度來應用的一門技術。有别于西醫的解剖醫學,我們可以了解為,西醫是治療肉體的,中醫是治療靈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