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派報告"金剛千裡瑪山 - 戰争初期的北韓人民軍航空隊(1)
"少數派報告"金剛赤利馬山 - 戰争開始時的北韓人民軍航空隊(2)
"少數派報告"金剛赤利馬山 - 戰争開始時的北韓人民軍航空隊(3)
"少數派報告"金剛赤利馬山-戰争初期的北韓人民軍航空隊(4)

盡管美軍轟炸了機場,但北韓人民軍航空隊第56航空隊沒有受到影響,并很快恢複了攻擊,于6月30日再次從首爾附近的第11野戰機場飛越漢江,為人民軍執行近距離支援和空中掩護等任務。美國空軍的F-80C還為漢江沿岸的南韓軍隊提供空中掩護。當天,美軍編隊兩次與雅克-9相遇,其中包括一場空戰,其中第8中隊第36中隊的F-80迅速咬傷了雅克,查爾斯·沃斯特和約翰·托馬斯各得分。
伍斯特利用噴射機的速度優勢,迅速擊落了對手,北韓飛行員跳出了駕駛艙,但他的降落傘沒有打開。直到伍斯特的第一張唱片之後,托馬斯才注意到敵機,他的長機器在收音機裡對他喊道:"敵機在六點鐘。托馬斯擺脫了敵機,并試圖向相反的方向咬住對方。令美國飛行員驚訝的是,北韓飛行員并不急于爬升,而是準備急轉彎進行機動。但托馬斯擊落了敵機。這一次,北韓飛行員很幸運,他的降落傘打開了。為了證明自己的成功,托馬斯反複浏覽并用相機槍拍照。在随後的報道中,兩名美國飛行員都提到了對手的高昂士氣和戰鬥技能,美國飛行員一緻認為,被擊落的兩名北韓飛行員都應該是舊日本軍隊的飛行員。如前所述,在戰争開始時,大韓空軍中确實有一些來自舊日軍的人。然而,這個小小的勝利對改善地面作戰局勢幾乎沒有什麼作用,美軍當晚被迫從斯沃奇機場撤退,然後炸毀了受損的B-26B和F-82G。
據北韓記錄,當天中午,在漢江附近巡航的人民軍戰鬥機編隊在地面上發現一片大火,正在渡河的人民軍部隊和橋梁遭到空襲。金雞宇随後通過無線電告知:向左45度,距外5000米,高4000米,發現敵機編隊。在接近敵機後,北韓飛行員發現它們的形狀很奇怪,以前從未見過。李文軒和李東奎同時喊道:
"21、敵機是一架噴射機。
在金雞玉的眼中,飛機就像一條在海浪中飛馳的白鲨,黑色的進氣口,機翼末端挂着一個水泡形的副坦克,像一個銀色的十字架。金雞宇立即下令将四台機器分成兩個陣型。但敵機爬升速度驚人,拉扯白尾迅速上升到1萬米左右。金基瑜看到附近有照明彈飛來,他指令機組人員跟着他,猛地推開操縱杆俯沖,他知道F-80比雅克-9快得多,決定利用起伏的地形擺脫敵機的追擊,他繞到首爾仁王山以西,甩開敵機,沿着漢江傳回。金基玉發現,F-80正在地面上追擊友軍,而B-26也出現向漢江大橋投下炸彈,可以看到炸彈發炎的水柱。
金雞宇帶領李東奎向B-26逼近,讓他突然感到機身一陣震動,駕駛艙玻璃被刺破了一個洞,風呼嘯而入,金雞宇隻能帶來風鏡。他在收音機裡問李東奎,才知道對方的情況更糟,尾巴被砍了一半。金基宇發現了一架從後背上咬下來的F-80,落在了李東奎着陸器的背面。金雞宇踩在方向舵急轉彎上,幹擾敵機掩護李東奎的行動,最後人民軍的雅克-9帶着傷回到了機場,對于他們來說,與噴射機的第一次交鋒并不是一次愉快的經曆。
斯科特·米勒(Scott Miller)和約翰·沙利文(John Sullivan)是空軍第8旅的榮民,後來成為曆史學家,他們記錄了6月30日的一場戰鬥,其中美軍突襲了蘇爾源附近的一個火車編隊站,殺死了兩名飛行員,約翰·托馬斯中尉被埃德溫·約翰遜中尉的F-80C(序列号49-603)擊落,飛機的機翼坦克和翼尖被撕裂, 機翼上有三四個彈孔,駕駛艙蓋,尾巴,水準尾巴都脫落了,約翰遜降落傘約13,000英尺,在跳傘時頭部撞在尾巴上。約翰遜在斯瓦哈拉附近降落後被空運到日本接受治療。
美軍的記錄沒有提到與北韓戰鬥機的戰鬥,但約翰遜隻是挂斷了電線,他的固定電話除了彈孔外還多處受傷,他跳傘約4000米,所有迹象都與懸挂電線不符。相反,新人駕駛的戰鬥機在近距離造成的損害是相似的。還有一點就是這一天人民軍剛剛渡過漢江,為什麼美軍空襲在斯瓦哈拉火車站附近。此外,五角大樓發言人7月1日表示,美軍在過去24小時内在南韓損失了兩架F-80和一架B-26,B-26(序列号44-34277)被記錄為被地面火力擊中。
值得注意的是,第36中隊的F-80正在與Jacques-9在坂原上空進行空戰,北韓人民軍的地面部隊沒有擊中這裡,很難想象這裡有任何地面火力可以擊落ADS飛機,也許承認現代戰鬥機在與活塞戰鬥機的空戰中被擊落。除了與F-80作戰外,北韓還聲稱在6月30日擊落了兩架B-26轟炸機,其中一架可能被美軍記錄為被地面火力擊落。
北韓戰争爆發後的幾天空戰,由于美軍尚未向南韓部署空軍,從南韓上空的日本基地F-80太短,F-82的數量太少,航母機隻能在海岸附近作業,是以美軍一直無法攔截人民空軍的空襲和破壞。南韓軍隊和機場。在6月短短六天的空戰中,美軍承認因各種原因損失了12架飛機,其中包括三架運輸機,五架B-26,三架F-82和一架F-80。結合美國軍方的記錄和北韓戰争報告,美國軍方在此期間至少損失了17架飛機,其中包括八架在空中被擊落的飛機(四架B-26,兩架C-54,一架F-82和一架F-80)和五架地面飛機(三架C-54,一架F-82和一架C-47)。此外,南韓軍隊摧毀了大約30架飛機。6月30日,一架F-80和一架B-26也嚴重受損,很可能是在空戰中,此外還有兩架飛機(F-82G和B-26各一架)。另一方面,根據美國飛行員的報告,21架人民軍飛機在空中被擊落,25架在地面上被摧毀。
經過短短一周的戰鬥,南韓軍隊損失了高達50%的無法彌補的損失(死亡,被俘和失蹤),在漢江以南撤離的54,000名士兵中,隻有三分之一仍然擁有輕武器。随着漢江大橋被炸毀,幾乎所有的重武器都留在了漢江北岸。南韓軍隊的下一個防禦節點是天安,但南韓軍隊顯然無法到達北韓人民軍的攻勢,現在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美國作戰部隊的參與上。杜魯門最終準許了美軍參戰。7月1日,遠東空軍第374聯隊的C-54和C-4開始将美國陸軍第24師的先遣部隊,包括該師和第21團的2營空運到釜山。在其中一個營的基礎上,一個營級戰鬥隊,史密斯特遣部隊,很快被派往泗水以南約六英裡的吳山與人民軍作戰。美國軍方在獲得運輸能力許可的情況下,将第24師團的後繼部隊通過海上帶到釜山,其次是第25師團和騎兵第1師團。為了讓地面部隊有信心面對北韓的攻勢,美國發起了可能是自北韓戰争以來最大的作戰行動,并發表了強有力的政治聲明。
1950 年 7 月 2 日,遠東空軍第 19 轟炸機中隊的 10 架 B-29 轟炸機轟炸了北韓東海岸興南附近的蓮浦機場。美國機組人員發現16架飛機停在機場,但他們投下的500磅炸彈爆炸,沒有對另一側造成任何損害。為了加強遠東紅軍的轟炸機實力,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向日本部署了第22和第92轟炸機中隊,并指派第15空軍司令官擔任新成立的遠東空軍轟炸機司令部司令。
7月3日上午,第24師史密斯特遣部隊司令史密斯中校首次目睹了"盟軍"的激烈空火。四名澳洲空軍"野馬"對京畿道的平澤火車站進行了空襲。最初出現在戰場上的澳洲空軍努力工作,六次低空通過,向地面車輛發射火箭彈和機槍,并逃離士兵。最終,他們炸毀了九輛裝滿彈藥的汽車,導緻一場爆炸,将火車站和平澤市的近一半夷為平澤,并燒毀了一半的爆炸。盡管取得了成功,但遺憾的是,澳洲人打錯了目标 - 此時平澤仍然在南韓軍隊手中。
下午,F-51再次出現在斯瓦原上空,向機場跑道和新加坡元郊區的南韓軍隊開火。南韓人失去了耐心,反擊擊落了一架飛機。這名跳傘飛行員被美國顧問和南韓軍隊"俘虜"。飛行員在得知他和他的戰友們在今天的空襲中都很友好時,表現出驚訝和失望的表情。南韓陸軍的一名軍官後來回憶說,他在7月3日被五次友軍空襲擊中。傍晚,美軍第8航空器再次趕來,進一步加劇了戰場上的混亂。南韓軍方報告說,四架F-80對泗水機場、火車站和水原-吳山高速公路的撤離進行了空襲。一個儲罐被擊中并起火,30輛卡車被摧毀,200多名南韓士兵被殺。北韓軍隊不得不要求美國空軍把重點放在漢江大橋上,畢竟人民軍正在向南穿過漢江。
7月3日,蘇聯塔斯社援引北韓人民軍發表的一份聲明說:"7月3日,北韓人民軍繼續對首爾和水原之間的敵軍進行空襲,并對原機場進行空襲,在空戰中擊落了一架敵機"。美國軍方記錄了第8中隊第80中隊指揮官Amos A. A. A. Sluder少校的F-80(序列号49-711)被擊落并被擊斃的那一天。根據美國的戰争報告,斯盧德少校以一種不尋常的方式被擊落 - 他在Pangyo-ri附近的KPA車隊的空襲中被一輛坦克擊落,盡管也有記錄顯示他被KPA飛機擊落。他可能是人民軍聲稱的結果,成為第一位在北韓戰争期間被擊落的美國進階軍官。
阿莫斯少校 阿莫斯 L. 斯魯德
7月初,英國海軍的HMS Triumph航空母艦抵達北韓半島西海岸,與USS Fudge Valley一起執行任務。3日,英美艦載機首次聯合下水,值得一提的是,航母的主要目标是北韓人民軍機場,而戰略轟炸機則從空襲敵方機場的任務中解放出來,為崩潰的南韓軍隊和漢江沿岸防線提供空中支援。
7月3日,16架F4U和12架AD-4飛機從富士谷号航空母艦起飛,在8架F9F的護送下,襲擊了平壤附近的一個空軍基地,摧毀了機場跑道和油庫。美國軍事編隊報告說,他們摧毀了至少15到20架飛機,并在空中擊落了兩架,第51航空母艦中隊(W. Brown)中尉的W. Brown和Leonard M. Lt. Leonard H. Plog聲稱在一場空戰中擊落了兩架Jacques-9。此外,該中隊的另外兩名飛行員在地面上摧毀了一架雅克-9。随後的空中偵察證明,機場的機庫、油庫和跑道遭到嚴重破壞。同一天,VF53中隊的F4U(序列号96809)在起飛時掉入水中,飛行員威廉·J·威廉·E·布朗幸免于難,但三個月後,他在1950年9月25日的戰鬥中喪生。同日,英國海軍"勝利"号航母12架"海上噴火"号和9架"螢火蟲"号空襲海州機場,雖然防空火力微不足道,但英國軍艦飛機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雖然美國、英國和澳洲的空襲并不暴力,但人民軍的進攻勢頭依然不可阻擋,同日,北韓陸軍坦克沖入仁川港。
第二天,也就是7月4日,美國海軍艦艇全力以赴,但這次他們也嘗到了北韓軍方的防空火力,富士谷号航空母艦損失了三架艦載轟炸機(序列号122909、123804和123814)和一架搜救直升機(序列号122725),兩架來自VA55中隊,一架來自VC11中隊。 除了一個之外,所有人都被救出。同一天,唐·R·斯蒂芬斯被重型火炮擊落,盡管他很快繼續執行任務,但幾周後的7月22日被擊落。在對北韓鐵路線進行了數天的空襲之後,凱旋号和富士河谷号離開了戰區休息。
凱旋号航空母艦
在這一天,南韓軍隊再次面臨關鍵時刻,北韓坦克接近水原,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空中支援。麥克阿瑟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控制機場,因為他計劃将美國地面部隊空運到西原以增援南韓人。第5航空隊又組織了幾次罷工,包括澳洲的第77中隊和第51臨時中隊。但由于空地接觸不暢,地面戰場情況不明朗,南韓士兵害怕的是F-51,而不是北韓的T-34,後者經常被誤炸。也是在這一天,南韓人終于等了自己的空軍,南韓空軍的F-51空襲人民軍坦克部隊,在雅克-9号的護航下攔截,在攻擊過程中,南韓空軍的"王牌"飛行員李根浩上校被擊落并擊斃。
李根軒(日文名青木根)1919年1月17日:青山原平安南多平原縣青山,1933年畢業于平壤進階普通學校。1935年,李進入日本陸軍少年軍第二階段,1937年2月畢業。1938年8月,他加入了新成立的陸軍飛行第64軍,在中國戰場和諾曼漢作戰。1941年太平洋戰争爆發後,李被調到第77團第2中隊,1941年12月在緬甸作戰時被擊落後被英軍俘虜。雖然李是南韓人,但他在戰俘營中是不誠實的,1944 年 3 月,他帶領日本戰俘對抗英國衛兵,并在 1945 年 8 月複員期間組織了 pOW 騷亂。
1946 年 6 月,李光耀回到南韓,加入南韓軍隊,與同樣來自日本陸軍的金正賢一起,共同建設南韓空軍。1950年6月25日戰争爆發後,李率領一支緊急救援隊從美國接收了10架F-51D。7月2日,李不顧美軍的反對,率領隻訓練了幾天的F-51前往大邱。抵達大邱後,李根璇立即要求罷工,但被金振烈拒絕,要求他再訓練一天。7月3日,由于戰争的危急情況,金振烈下令發動進攻,7月4日,李根璇再次率領隊伍發動進攻,在空襲中,人民軍坦克部隊被地面火力擊中,他的固定機屍體無骨爆炸。得知這一消息的金正恩哀歎道:"他在太平洋戰争中幸存下來,在戰争的第二次打擊中喪生......"
"青年人民軍與美國地面部隊的第一次對抗,給侵略者帶來了緻命的打擊,使美國侵略者意識到北韓人民軍在争取祖國自由和獨立的鬥争中是多麼強大。......
在此期間,人民軍飛行隊飛越斯瓦希哈拉及其南部地區,勇敢地與敵機進行空戰,擊落并擊傷敵B-29轟炸機等飛機,并攻擊敵地面部隊的重要陣地,掩護我司地面部隊的戰鬥。
北韓人民公正祖國解放戰争史
盡管美國、英國和澳洲飛行員的空襲力度越來越大,但人民軍第56聯隊對空軍的打擊和強空軍第57聯隊的打擊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7月5日淩晨,美國空軍前方聯絡小組和第507防空營在銷毀武器和其他物資後匆忙撤出斯瓦奇,因為有傳言稱北韓坦克已經突破了他們的防線。7月6日,四架雅克-9空襲襲擊了烏山的交通樞紐,同一天,史密斯特遣隊被人民軍坦克擊敗。随着人民軍向南推進,美國陸軍第24師第21和第34團的後繼部隊試圖在長南站穩腳跟,而第5航空隊在大田中部的大邱開設了一個前沿機場和前方指揮所。它隻有一條3,800英尺長的非硬跑道,是日本軍隊卑微設施的遺産。它成為第51戰鬥機中隊的基地,後來成為南韓空軍第1戰鬥機中隊的基地,也是澳洲皇家空軍第77中隊的中轉基地,該中隊的26架F-51D駐紮在日本岩手機場。是以,在1950年6月30日至7月10日之間,由迪恩·赫斯少校率領的北韓空軍中隊是唯一一支在接到地面部隊的電話後幾分鐘内飛到戰場,然後在空中停留兩三個小時的空軍。直到7月15日,該中隊的任務是攔截北韓空軍的飛機。但由于飛行員與地面制導部隊之間不可逾越的語言障礙,誤擊幾乎司空見慣,而南韓飛行員的飛行和戰術水準瓶頸,隻能由美國飛行員上司,在空中南韓飛行員沒有自由開火的權利,必須服從美國人的指揮。
1950年7月初,美國空軍司令部開始意識到,在北韓的空戰并不是他們所期望的"獵殺火雞"。僅在7月3日至4日的兩天内就損失了六架飛機和一架直升機,而失蹤的不是新來者,包括兩名沙地指揮官。戰争雖然隻有兩周,但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到7月6日,人民軍完成了祖國解放戰争的第二階段。7月7日,美國操縱聯合國安理會通過非法決議,允許入侵美國和其他國家使用聯合國旗幟,組織聯合國軍司令部。這标志着美國人全面介入北韓戰争,也意味着人民軍航空隊将迎來更加艱難的戰鬥。
(未完成,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