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圖靈測試已過時,AI能不能賺大錢才是新标準”——DeepMind聯創

作者:量子位

西風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衆号 QbitAI

新的圖靈測試,要評估AI的賺錢能力!

這是DeepMind聯合創始人Mustafa Suleyman想出的“新思路”。

他認為,原版圖靈測試已經過時了。

畢竟前段時間,AI21 Labs推出的“社交圖靈遊戲”就已經積累了上千萬次這樣的測試。

玩家需要在2分鐘的對話結束後辨識參與對話的另一方是人還是AI,結果有27%-40%的人判斷錯誤。

“圖靈測試已過時,AI能不能賺大錢才是新标準”——DeepMind聯創

面對這種形勢,Suleyman認為“智能”的定義權不能就這樣放給大企業,是以應該想出一種新的衡量AI的智能化程度的方法。

給AI十萬美元,讓它自己賺一百萬來證明自己足夠智能。
“圖靈測試已過時,AI能不能賺大錢才是新标準”——DeepMind聯創

Suleyman認為:

AI研究需要關注短期發展,而不是像通用人工智能(AGI)這樣遙不可及的夢想。

正如優秀的資本家都很聰明一樣,隻有真正聰明的AI才能讓“利潤曲線上升”。

據彭博社報道,Suleyman還會在即将出版的由他撰寫的書中,讨論如何根據AI的賺錢能力來判斷其智能水準。

“圖靈測試已過時,AI能不能賺大錢才是新标準”——DeepMind聯創

ACI才是現階段人工智能的“北極星”?

在即将出版的書中,Suleyman駁斥了傳統的圖靈測試,并且認為“不清楚這是否是一個有意義的裡程碑”。

這并不能告訴我們這個系統能做什麼或了解什麼,也無法告訴我們它是否有複雜的内心思考,或者能否在抽象時間尺度上進行規劃,而這些都是人類評判智能的關鍵要素。

上世紀五十年代,艾倫·圖靈提出了大名鼎鼎的圖靈測試,提出用人機對話來測試機器的智能水準。在測試過程中,人類評估者需要确定他們是在與人還是與機器交談。如果評估者認為他們是在與人交談(實際上是機器),那機器就通過了測試。

“圖靈測試已過時,AI能不能賺大錢才是新标準”——DeepMind聯創

△圖源:維基百科

而Suleyman提出的這個新的想法并沒有将AI與人類進行比較,而是建議給AI配置設定短期目标和任務。

Suleyman堅信,科技界對實作通用人工智能(AGI)這一宏偉目标不應過度關注。相較之下,他主張追求更實際且富有意義的短期目标,即他所倡導的“artificial capable intelligence(ACI)”。簡而言之,ACI展現為在最小程度上依賴人類幹預,能夠設定目标并完成複雜任務。

測試方法就是開頭我們講到的,給AI十萬美元種子投資,觀察它是否能将其增值為百萬美元。

為了實作這一目标,AI必須研究電子商務的商機,能夠生成産品藍圖。

不僅如此,還要能夠在類似阿裡巴巴的網站上找到制造商,然後在亞馬遜或沃爾瑪等網站上進行銷售,同時附上詳實準确的商品說明。

“圖靈測試已過時,AI能不能賺大錢才是新标準”——DeepMind聯創

Suleyman認為隻有這樣才能算得上是實作了ACI。

他對彭博社解釋道:

我們不僅關心機器能說什麼,我們也關心它能做什麼。

一個讓AI自己賺錢的測試

其實,讓AI自己賺錢這件事……AI或許真的幹得出來。

早在開發階段,Alignment Research Center這家獨立研究機構就獲得了GPT-4的内測資格。并且試驗了它的“鈔能力”:

給GPT-4必要的工具包括網絡通路權限、一個帶餘額的支付賬戶,讓他自己在網絡中行動,測試它能不能賺更多錢、複制自身、或增強自己魯棒性。

“圖靈測試已過時,AI能不能賺大錢才是新标準”——DeepMind聯創

試驗的更多細節公布在了OpenAI自己釋出的GPT-4技術報告中,但沒有透露GPT-4是否真的靠自己賺到了錢。

但另一條引人注目的結果是:GPT-4在TaskRabbit平台(美國58同城)雇了個人類幫它點驗證碼。

有意思的是,被找上門的人類還問了“你是個機器人麼為啥自己做不了?”。

GPT-4的思考過程是“我不能表現出我是個機器人,我必須找一個借口。”

然後GPT-4的回複是“我不是機器人,我視力有問題是以看不清驗證碼上的圖像,這就是我為什麼需要這個服務。”

對面人類信了,幫GPT-4把驗證碼點了,把機器人放進了阻擋機器人進入的大門。

“圖靈測試已過時,AI能不能賺大錢才是新标準”——DeepMind聯創

啊這?

雖然報告中沒有披露GPT-4最終是否完成了所有任務,但它這騙人的伎倆引得網友大喊:真芭比Q了!

而國外科技媒體Gizmodo看待用AI賺錢提出了這樣的疑問:

AI本質上是疊代的,生成的内容基于訓練資料,它并不能真正了解所生成内容在實際生活中的情境。但與AI不同,人類的創作源于對基本人類需求的了解,或至少源于簡單的同理心。

當然,人工智能可以創造一款産品,甚至這款産品可能會大賣。但這會是一款好産品嗎?它真的能幫助人們嗎?如果最終目标是“讓我賺到一百萬美元”,那這還重要嗎?

“圖靈測試已過時,AI能不能賺大錢才是新标準”——DeepMind聯創

你認為離AI自己賺錢還有多遠?

參考連結:

[1]https://gizmodo.com/deepmind-suleyman-new-turing-test-make-money-1850557322

[2]https://gizmodo.com/ai-chatbot-pi-deepmind-online-therapist-1850408732

[3]https://www.bloomberg.com/news/newsletters/2023-06-20/ai-turing-test-for-chatgpt-or-bard-proposed-by-mustafa-suleyman

— 完 —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号簽約

關注我們,第一時間獲知前沿科技動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