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大學生艾滋病感染現狀

大約在2008年的這個時候,一款新産品在北京清華大學校園走廊的自動售貨機上推出。同時,在自動售貨機旁邊增加了一個小的"樣品回收箱"。

一盒價格标簽為30元手掌大小的新産品,加上零食、紙巾等小玩意兒,完全不起眼。

但如果你仔細觀察,這些産品上标有醒目的"HIV"字樣。事實上,這些都是高校的HIV抗體試劑,是高校抗擊艾滋病的新舉措之一。首批裝置在北京、雲南、黑龍江、廣西、四川等高等院校投入使用,共30餘台。

使用方法很簡單:購買檢測試劑盒 - 使用專用的尿液收集管 - 匿名将其傳回實驗室進行檢查或将其放在指定的接收端口 - 等待樣品收到并發送到指定的實驗室 - 實驗室測試後在背景注冊結果 - 測試人員使用密碼在電話上獲得測試結果。

據《三條命周刊》記者介紹,海澱疾控中心透露,在安裝的第一個月,海澱區10所高校的自動售貨機售出了37個檢測包,其中14個送去檢查,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但并非每個人都如此幸運。

六個盒子。

我以為他"幹淨"!

小王是一家醫院的臨床實習生,有一個固定的性伴侶,他已經認識他好幾年了。陳偉是碩士,接近畢業,并已考入公務員隊伍。

他們有相似的興趣,互相了解和信任。但由于小王的職業素養和對艾滋病的了解,他還是很警惕,做愛時總是注意保護。

直到那天,兩個人喝酒,興緻勃勃,周圍沒有避孕套......他們擔心堅持使用避孕套會"破壞他們的樂趣",并且由于他們的信任和運氣,他們不會堅持使用避孕套。

六個月後,小王在正常檢測中檢測出HIV陽性。

2. 不僅僅是測試!?

家庭和智慧是他們在社交工具上遇到的同性朋友。兩人都在名校,一個在學實體,一個是學生,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外國大學,他們想通過,是以他們已經在網上交流了很長時間。

過了一會兒,雙方發現自己對彼此的感覺比正常的同性朋友更多。嘉明邁出了第一步,告訴志強他一直很喜歡男生,他被志強感動了。

志強從未對性取向有偏見,但他對被表達為同性男人感到有些驚訝。它們的連接配接不是停止接觸,而是在加熱。他們仍然談論學習,遊戲,未來,以及畢業後一起旅行。

會議揭開了最後的面紗,他們建立了關系。

肛交開始使用避孕套,但因為志強感到不舒服,嘉明建議不要戴避孕套。志強猶豫了一下,希望能堅持下去。

嘉明說:"我六個月前在疾控中心做了艾滋病檢測,檢測結果呈陰性,正常!"此外,第一次,可能很難擁有避孕套。

志強被說服了。

因為加入了"圈子",志強對艾滋病檢測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幾個月後,當他回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健康檢查和檢測時,他發現自己呈艾滋病毒陽性,梅毒呈陽性。他告訴嘉明檢測結果,嘉明立即去查驗,發現結果也是HIV陽性,梅毒陽性!

後來,他們倆從醫生那裡得知,THE TEST隻反映了測試前的條件。性行為應該始終是持續的和受保護的,我們不應該用運氣或測試結果作為使用避孕套的标準。

3. 同志不容易感染嗎?

奕欣,一個恐懼症患者,從小就是個好女孩。她的家人狀況良好,但她一直很獨立。她不需要家人擔心學習,她總是去上好學校。在她身上活出的安靜而聰明,就像一道即将展開的彩虹。

周圍的小姐妹都有自己的男朋友。就好像大學生活不能和沒有自己的小姐妹們交談一樣。

是以,她開始在一些約會社群注冊。我和她談了很多,但要麼我馬上預約,要麼我就不能和她說話。她有嚴肅的溝通态度,似乎沒有合格的人。

但直到一個叫"恩斯特的野獸"的男人走進她的生活,他讀了很多書,有一份正式的體面工作,談了一些地方,易鑫覺得自己很有見地,也很固執。

符合她對男朋友的定義。

這次會面并沒有破壞她對他的印象。外表溫柔、整潔、大方,甚至有點帥氣。是以,他們很快建立了關系。與男友關系認真,易昕幾乎全心全意地對待這個男人。每當他問的時候,他都沒有說"不",包括對方對"更無保留"的性愛的渴望。

易鑫今年年底就要滿20歲了,她想對家人坦誠相待。但自從寒假以來,我就沒有聯系過她的男朋友。經過半個月的痛苦,易欣收到了男友的短信。

他告訴她,事實上,他一直有幾個親密的女朋友。在體檢之初,他發現自己是艾滋病病毒陽性,因為他不想給周圍的人惹麻煩,他已經離開了原來的城市躲藏起來。幾天後,易鑫去疾控中心檢測出艾滋病毒陽性。

我們已經在一起兩年了。

小張和小李是圈内朋友介紹的。在成為同性伴侶之前,他們相識了幾年。正式建立關系後,他們去醫院做艾滋病檢測,一切正常!

結果,他們互相承諾,他們再也不會和任何人發生性關系。是以在他們住在一起的兩年裡,他們沒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還定期去醫院做艾滋病檢測,結果總是沒有問題!

但兩人因争吵而分開。分手幾個月後,兩人見面共進晚餐,然後出現了無避孕套的男性對男性行為。幾個月後,張曉去疾控中心做艾滋病檢測,結果呈陽性。

據小張回憶,和小李分手前,所有的艾滋病檢測都是正常的,半年多沒有和任何人有過性接觸。

後來小張告訴小李關于艾滋病病毒檢測結果,發現小李在六個月的分居期間與三個人發生性關系,從未與其中兩個人使用過避孕套。

5.你一次也抓不到!

蕭何和和周曉在海邊的一次戶外活動中相遇,兩人都非常喜歡對方。

周曉是一個英俊、安靜、不會說話的男孩。他從家鄉來到這個城市學習。他已經工作了很長時間,在他們的城市有自己的家。他們在建立同性關系後很快同居。

他們每年定期接受艾滋病毒檢測,前幾年沒有問題。在2015年的一次測試中,他們還被發現感染了艾滋病毒。

周曉當時并不相信這個結果,因為隻有他和小河有男性關系。在周曉的詢問下,小鶴說,在一次出差中,他遇到了一個意外的同伴,因為他已經習慣了不和周曉一起使用避孕套,也跟這個不偶然的同伴一起使用避孕套。

由于小河的疏忽,他們也感染了艾滋病毒。

6. 飲酒後的疾病

周舟是一所大學的社會學博士。因為對性取向有深刻的了解,有一群"圈子"朋友,他不排除朋友去"同志酒吧"娛樂。

和好朋友一起去酒吧,喝醉了走出酒吧,和朋友小H一起去"開放日"圈子,因為酒精的影響和不安全的性行為。

幾個月後,當周小川在醫院進行體檢時,他被告知血液有問題。醫院的醫生要求他去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血液檢查。後來,小H在煙台疾控中心發現HIV陽性和梅毒陽性。

一組數字。

筆者曾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滋病中心工作過一段時間,聯系過中國十幾個男演員組織和會員,有一次在南方一個小城市經營一家小型VCT診所,為有過行為的男性服務。

以上案例來自我接觸過的患者和機構,名字都是假名,是整理和改編的真實案例。但有時這些資料可能會讓您更加了解問題:

根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釋出的資料,性傳播是艾滋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徑,81.6%的青年學生通過男性和女性感染,情況非常嚴重。

北京:在過去兩年中,北京每年在大學生中增加100多例新的艾滋病毒感染病例,其中同性性行為是主要的傳播途徑。

上海:2015年,青年學生共報告了92例感染病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1.4%。

廣州:自2002年以來,學生被發現感染了艾滋病。截至2013年底,已有117例确診病例,其中90%是同性傳播。

南昌:2011-2015年,男同志者占新生病例的83.61%。

湖南省:2007-2015年共報告病例536例,其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學生以男性為主,占90%以上,男同志者的主要傳播管道占69.6%。

寫在最後。

把"為什麼學院和大學成為受艾滋病打擊最嚴重的"歸結為一個似乎很棒的命題。

性教育的缺乏已經讨論了很長時間,但誰應該提供适當的性教育?在性教育刊物仍然被誤讀的時代(每年點選1300萬例堕胎,但性教育仍然被誤讀),是父母、教育機構還是虛無主義的"社會"必須承擔起這一責任?

另一種思維方式是通過影響學生自己來實作預防的目标。

在新媒體時代,每個人都直接受到機關的影響。能否有更靈活的手段,如行政或市場手段,在社交網站,特别是"同志"産品中,開發更具針對性的艾滋病防治公益廣告,提高高危人群的安全意識?

除非少數人遺傳上不存在,否則所有人都有患艾滋病的高風險。從這個角度來看,每個人都應該有安全的性行為。

對自己和他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