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董紅豔 李貝貝 北京報道
近年來,全國多個城市釋出城市更新相關政策,成立城市更新小組。立邦中國也迅速入局,據立邦官網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初,立邦中國已完成或正在參與的舊房改造項目已達近2000個。
6月19日,在第21屆中國城博會系列會議“城市更新産業協同發展大會暨中國幸福家園大會”上,立邦中國TUB事業群總裁李漢明公開分享了立邦中國在城市更新領域的經驗和思考,總結了城市更新的“三大痛點”,提出“一站式”城市更新改造方案。
城市更新“三大痛點”
李漢明從老舊小區健康診斷專業性、施工複雜性、多機關協同性三個方面,對城市更新的需求進行了詳盡的解析。
記者注意到,目前,大多數在建的改造項目并不需要專業的檢測診斷需求,往往邊施工邊檢測。“但是老建築問題檢測診斷機制急需建構”。李漢明認為,舊改項目由于年代久遠,建築圖紙缺失,無法深入了解建築品質缺陷與安全隐患。而很多老舊建築在房齡、老化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異,需采取針對性更新方案。同時,外圍護系統常見病害難判,而樓層較高,檢測裝置單一,想要出具合理的修複方案,需要進行“專業把脈”。
城市更新施工實施往往具備非常大的複雜性,地域、建築類型、建築部位以及各種細分場景不同,南北地區和東西部改造側重内容均存在差異。對此,李漢明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要“量體裁衣”,拿出具有普适性的模式和經驗、适配地域性的解決方案。是以,老舊建築外牆裝飾、外保溫、外牆幕牆開裂、空鼓、脫落、滲漏、熱工缺陷等,危害人民生命财産安全,困擾居民正常生活,影響城市建築健康風貌,需要基層處理修繕;改舊小區往往在老城區,多比較擁擠,防火與施工裝置保管等問題常見,需要注重環境和設施防護。
李漢明提到,城市更新還應該注重多機關協同,需統籌增效。具體而言,材料采購品類繁多複雜且部分材料和設施需求量小,需要一站打包式采購;傳統模式的舊改中,設計與施工機關為兩家機關,過程中存在脫節現象,需要保障及時有效地處理施工時所發生的問題,進而避免工程品質風險;老舊小區改造不僅涉及市政配套、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改造提升,還要解決年久失修的建築外觀老化問題,是以改造設計機關應當具備專業色彩設計能力,保證設計方案與色彩環境和諧、色彩應用與材料相比對。
通過對城市更新的需求進行細緻、深入分析後,李漢明得出了城市更建立築診斷難、施工實施内容複雜、多機關協作溝通不暢的三大痛點。三大痛點的解決,要求需要權威機構,用專業的裝置和方法,進行建築診斷進而給予專業的修複方案;減少找不到問題,反複修,多次修的現象;老舊建築需要基層處理修繕,提供比對區域差異的解決方案,環境和設施需要保護,謹防材料采購品類繁多,材料、設計與施工機關脫節,設計與城市色彩環境不和諧。
設立“一站式”改造方案
傳統模式下,城市舊改對應不同的痛點問題,業主會去尋找對應的機關進行咨詢與解決。李漢明指出,舊改業主可能需要對接3家以上不同的公司。而不同公司資訊不互通以及操作模式存在差異,經常導緻客戶與業主需要自行協調處理與各家機關之間資訊脫節問題,而形成大量的溝通與時間成本 。
對此,李漢明提出了宜居更新一站式改造方案。該方案聚焦建築更新工程常見原始建築圖紙缺失、外圍護系統弊病、老舊建築需要基礎處理以及改造過程中設計與施工脫節等問題。以場景思維從設計、解決方案到施工全流程賦能一站式更新服務,以期為城市更新帶來傳承城市文化、現代城市的建築技術創新、文明城市的安全服務并通過一站式改造方案改善城市居住品質。
一站式改造方案包括建築體檢、專業色彩和材料設計、一站式更新改造、全流程數字化品控、工程驗收及售後保障五個子產品。而根據不同的更新場景,李漢明又提出了四大解決方案包,即宜居品質建築健康體檢、宜居和諧城市色·材設計、宜居綠色塗裝改造、宜居舒适翻新傳遞。
具體看來,宜居品質建築健康體檢即聯合國家級權威機構,運用紅外熱成像、3D掃描測繪、人工智能等先進檢測技術,評估診斷建築基層、保溫系統、飾面層存在的缺陷和弊病,并出具專業報告和合理化修複方案,減少反複修,多次修。
宜居和諧城市色·材設計即配合城市更新街區改造、城市色彩規劃、舊工業廠區及單體建築等項目提供内外牆、節能體系、地面色材規劃和深化設計服務。宜居綠色塗裝改造即針對不同部位(基層、外飾面、内部空間)不同建築類型以及全國不同區域翻新各種細分場景需求提供高品質全空間場景化塗裝解決方案。宜居舒适翻新傳遞即應用高效機械化無塵裝置施工,減少對周邊環境和居民生活的影響 對綠化帶、門窗、石材、周邊車輛等區域設定施工保護減少施工現場污染。
據悉,1985年建成的上海巴林小區、2004 年建成的珠海粵海國際花園、1996 年建成的上海凱旋門大廈、1996年建成的上海五礦大廈等多個老舊小區和商業建築,均在“一站式”改造方案下得到了改造、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