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受“四氣”,才成大器

作者:布衣粗食

我們常常用“受氣包”來形容身邊那些倒黴的人。

曾國藩卻認為:“欲成大器,必先受氣。”

很長一段時間,李鴻章拜曾國藩為師,學習帶兵、讀書、為人等。

有一天,李鴻章投遞了文章,要見曾國藩。仆人說,正在洗腳,請稍等。

沒想到,這一等就是一個多時辰。李鴻章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要闖進去。

當仆人領他進到内屋,曾國藩還在洗腳、看書。接着,慢悠悠地說:“年少氣盛,如何做得大事!”

李鴻章頓悟,把“氣”壓下去了。

曾國藩還未中進士之前,科考失敗了,身上的錢也花光了。回家路上,去找父親的一位朋友借錢,坐在客廳裡等了很久。進屋前衣服被雨水打濕了,進屋後,雨水慢慢往下流,形成了一個“小水潭”的樣子,也沒有随意走動。

他的行為,讓父親的朋友很受感動,一揮手就給了一百兩銀子。

看來,這受氣的學問,必須悟透,别随意“冒氣”。

人受“四氣”,才成大器

01

别人的财氣:學。

身邊的人發财了,你不要認為“走狗屎運而已”,要主動靠近他,和他談一談,如何發家緻富。或者問一問,自己在哪些方面要改正,對方是否需要“學徒”。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教育訓練學校還不是那麼多,一些手藝人,通過自己帶徒弟的方式來傳承手藝。學手藝的人,需要認認真真拜師。

我們村裡的幾位木匠,都談起自己拜師的經曆——有三年那麼久,除了和師傅一起去做事,還得幫師傅家做農活。

有的木匠,還幫師傅洗衣服、做飯、掃地。

學到了師傅的手藝,自己就能挑大梁了,進而走上緻富的路。

當然,在學藝的過程中,一邊沾染财氣,一邊承受怨氣。要是遇到脾氣暴躁的師傅,你得活成“忍氣吞聲”的樣子。

各行各業都有精英,如果他們拉你一把,成功就容易多了。他願意拉你,根本原因是你願意學習,主動低頭。

02

别人的銳氣:躲。

一隻貓,偷偷溜進雞棚裡,想要尋找一隻可以被欺負的小雞。

老母雞沖出來,狠狠地啄貓,吓得貓趕緊走開。

貓以為,雞是鬥不過自己的,但是它不知道“母雞本弱,為母則剛”的道理。

要搶走母雞的孩子,母雞怎麼不拼命保護呢?

同樣,我們看到那些有孩子的母狗、母牛,都會特别“兇狠”。他們的保護欲,形成了一股銳氣。

對于有銳氣的人,我們要躲開。不要針鋒相對。

在曆史上,曹刿論戰,就采用了躲開銳氣的辦法。等齊軍連續擊鼓三次之後,他才讓魯軍擊鼓。

本來處于弱勢的魯軍,反而赢了。

有時候,在别人面前認慫,沒有關系。證明你有了“識時務者為俊傑”的智慧。如果你不會這樣做,和對方糾纏,自己的損失一定會很大,把崛起的機會,全部弄丢。

人受“四氣”,才成大器

03

自己的脾氣:忍。

生氣,就是用各種各樣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别人過了,你看不慣,生氣;自己錯了,窩了一肚子氣;風雨來了,你沒有帶傘,暗自生氣......

俗話說:“氣大傷身。”

生氣對身體有害,還會毀掉自己的前程。

在典故“三顧茅廬”裡,劉備總是對諸葛亮客客氣氣,張飛卻看不慣了,認為大名鼎鼎的劉皇叔,要拜倒在一個白面書生腳下,太不可理喻了。

應該是諸葛亮沒有本事,才躲起來,不見劉備吧。

幸好,劉備讓手下的兩個兄弟,忍住氣,才得到了一位傳奇的人才,有了天下的三分之一。

任何人,氣急敗壞的時候,會做出錯誤的判斷,還會犯下沖動的錯誤。結局是不可估量的。

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諸葛亮“三氣周瑜”,讓周瑜一命嗚呼。與其說諸葛亮聰明,不如說,周瑜聰明反被聰明誤——愚蠢。

你要做成任何一件事,都要心平氣和。這樣的話,頭腦保持清醒,事情的來龍去脈都很清晰。任何一個程式,都不會亂套。

04

生活的底氣:積。

随着年紀的增長,我們越來越意識到,真正的成大器,是有一個像樣的家庭。

所有的生活底氣,都源自家庭。孤苦無依的人,袋子裡有錢,也過不好一生。

可是,如何建立好的家庭呢?相信一句古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很多家庭,一開始就是空空蕩蕩的樣子,房子裡隻有沙發、廚具等,但是過了幾年,空調、鞋櫃等,全部配齊了。家庭也從此顯得殷實了。這就是一個積累财物的過程。

同樣,家庭還要積累“關愛、和氣、煙火氣”等。在積累的過程中,要承受夫妻的沖突,兒女的學習成績不太好,父母的唠叨,發展的困境等。

回到家,你把控自己,然後和顔悅色地說話,加強溝通,家庭就會持續變好。正所謂,夫妻同心,黃土變金。

如果是一家人都積極做善事,那麼厚底氣就更足了。任何一個人做了好事,都可能回不到其他的家人身上。

人受“四氣”,才成大器

05

如果你深度琢磨,就會發現,最好的氣, 是空氣。它無色無味,與世無争,卻滋養萬物,還是免費的。

做人,應該把自己當成“空氣”,不要過分尋找存在感,也不要因為誰招惹你了,就去報複,誰愛着你,就格外依賴。

成大器,誰都想,但是不能承受外界的一切,怎麼行呢?

成功的人生,就像雕琢玉石一樣,反複打磨,雖遍體鱗傷,卻溫潤随和。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