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曆史上的10大太監

作者:瘋狂曆史書

下面來說說特征比較突出的一個群體——太監,作為古代宮廷中的重要一員,其曆史可以說是非常悠久,幾乎是與可考的曆史朝代同時誕生,如果您要是以為這是中國的專利,那就錯了,這一職業在古埃及、古羅馬、古巴比倫等很多國家都存在,畢竟哪個國家的統治者都不想被戴上綠帽子。曆史悠久再加上人員衆多,難免會出現一些流芳百世或者是遺臭萬年的人物,這裡以知名度來評選一下大陸曆史上的10大太監。

第十名 東漢權宦張讓 遺臭萬年指數 ★

中國曆史上的10大太監

張讓

張讓之是以上榜,實在要感謝羅貫中先生,《三國演義》中開篇就是十常侍作亂,而張讓就是十常侍之首。在職時以搜刮暴斂、驕縱貪婪見稱,靈帝極為寵信,常謂“張常侍是我父”。中平六年(189年),何進謀誅宦官,事洩,他和其餘幾個常侍設計伏殺何進。袁紹、袁術等人聞何進被殺,入宮殺盡宦官,張讓走投無路,投水自盡。真是一部書成就了一個名宦,出名的目的總算是達到了。

第九名 出将入相童貫 遺臭萬年指數 ★★

中國曆史上的10大太監

童貫

能做到出将入相的人照理說也應該是個風雲人物,偏偏這位童貫卻是個例外。童貫20幾歲淨身入宮,是以他身材高大,身體硬朗,陽剛十足,并不像一位被閹割的太監。因他與蔡京等奸佞之徒狼狽勾結,被稱為“六賊”,童貫執掌兵權長達二十年之久,權傾朝野,顯赫一時。他帶兵攻遼,耗費頗巨,卻僅贖回空城,反以此為功。他的一生充滿罪惡,對内搜刮民脂民膏,殘酷鎮壓農民起義;對外淩弱媚強,殺戮弱小部族,俯首強族,喪權辱國;對上阿谀奉承,極力争取皇上的寵信;對下驕橫自恣,不可一世。當時人稱蔡京為公相,稱童貫為媪相。

第八名 末代總管李蓮英 遺臭萬年指數 ★★★

中國曆史上的10大太監

李蓮英

第一個稱慈禧為“老佛爺”,并讓這個稱号影響清代半個世紀的就是李蓮英。他曆經鹹豐、同治、光緒以及宣統四朝,深得慈禧太後器重,甚至打破“太監品級以四品為限”的皇家祖制,被封為正二品總管太監,統領全宮所有宦官。李蓮英在曆史上似乎沒留下什麼十惡不赦的劣迹,但其作為慈禧太後的寵宦,使其與慈禧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第七名 揮刀自宮魏忠賢 遺臭萬年指數 ★★★★

中國曆史上的10大太監

魏忠賢

這位人稱“九千歲”的明代第一大太監魏忠賢,當年入宮前還是自己操刀自宮的。事實證明揮刀自宮的不一定都是想學葵花寶典的,還可能是想當太監。他的一生也可是說是“勵志”的典型,為了出人頭地,入宮從基層幹起,不斷攀附,終于達到太監的頂峰,明熹宗時期,出任司禮秉筆太監,極受寵信,被稱為“九千九百歲”,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緻人們“隻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由于天啟皇帝不理朝政,朝政皆由魏忠賢把控,可謂是曆史上權力最大的太監。當然,如果路線錯了,走的越遠就會走的越偏。朱由檢繼位後,懲治閹黨,拟定魏忠賢十大罪狀,要以律法辦,最後魏忠賢得知後自缢而死。

第六名 指鹿為馬趙高 遺臭萬年指數 ★★★★★

中國曆史上的10大太監

趙高劇照

作為中國曆史上最著名的反面典型,趙高還是有點才華的,他精通律令,擅長書法,深受秦始皇器重,并且讓他做了“胡亥”的老師。秦始皇死後,趙高發動沙丘政變,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僞造诏書,逼秦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胡亥為帝。此後獨攬大權,結黨營私,加重徭役,實施苛政,又設計害死李斯,自己為秦朝丞相,“指鹿為馬”的成語典故就出于他。後又迫秦二世自殺,另立子嬰為秦王。不久被子嬰設計殺掉,被誅夷三族。可以說,秦朝滅亡如此之快,與趙高的貢獻是分不開的。

第五名 宦官皇帝曹騰 流芳百世指數 ★

中國曆史上的10大太監

曹騰

曹騰,本為東漢宦官。在宮廷三十餘年,奉事四帝,從未犯錯。為人和善,并且經常向朝廷推薦賢才。在曆史上,曹騰的名聲遠不算顯赫,但他可是地位最高的太監,就因為有個好孫子,曹騰身為宦官本人無後,随收養了曹嵩,而曹嵩的兒子便是大名鼎鼎的魏武帝曹操。曹丕建立魏國後,追封曹騰為 “高皇帝” ,曹騰是以也成為曆史上唯一一個被尊為皇帝的太監。

第四名 出泥不染懷恩 流芳百世指數 ★★

中國曆史上的10大太監

懷恩劇照

在各種奸惡太監層出不窮的明代,還有一位性情耿直、知書達理、清正廉潔宦官,他就是懷恩。懷恩本姓戴,因族人犯罪而受到牽連,很小就做了宦官,賜名懷恩,明憲宗時被提升為司禮監掌印太監。明孝宗朱佑樘幼年時期因萬貴妃迫害幾度危難,懷恩不惜冒着生命危險居中調護,使其得以保全。弘治元年(1488年),為了表彰懷恩的功德,明孝宗特批為他建造顯忠祠供後世紀念。

第三名 千古賢宦高力士 流芳百世指數 ★★★

中國曆史上的10大太監

高力士

高力士幼年入宮,由高延福收為養子,遂改名高力士,得到武則天的賞識。唐玄宗統治期間,其地位達到頂點。由于曾助玄宗平定韋皇後和太平公主之亂,故深得玄宗寵信,累官至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封齊國公。高力士能文能武,一生忠心耿耿,和唐玄宗不離不棄,又在龍門石窟為唐玄宗造像,被譽為“千古賢宦第一人”。762年三月,得知李隆基駕崩,吐血而死。追贈揚州大都督,陪葬于泰陵。

第二名 造紙鼻祖蔡倫 流芳百世指數 ★★★★

中國曆史上的10大太監

蔡倫

提到中華文明就不能不提四大發明,而四大發明者中竟然還有一位是宦官出身,他就是造紙術的發明者蔡倫。蔡倫,東漢明帝永平末年入宮,後因有功于太後被升為中常侍,蔡倫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他根據以前人們的造紙經驗,總結造紙技術,改進了造紙術,終于制成了“蔡侯紙”,并得到漢和帝下令推廣。蔡倫的造紙術對人類世界文明文化的傳播和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

第一名 航海先驅鄭和 流芳百世指數 ★★★★★

中國曆史上的10大太監

鄭和

号稱世界三大航海家的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比他晚了100餘年,西方艦隊在他的艦隊面前就像是小漁船,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大洲,他的名字響徹寰宇,他就是世界航海第一人——鄭和。鄭和,明朝太監,航海家、外交家,明成祖朱棣賜姓鄭,世稱“三寶太監”。鄭和年輕時入宮侍候燕王朱棣,他深通謀略、知兵習戰。後因在靖難之役中有功,被升任為内官監太監。1405年至1430年,鄭和作為正使太監七下西洋,1433年在途中于卒于古裡國(今印度境内)。鄭和下西洋,是15世紀初期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對中外經濟、文化交往起到了積極作用。鄭和本人,也在這一曆史事件中展現出其外交才能、軍事謀略以及精神品質,并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和紀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