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寬:淺析ISO對倫理主張的定義和原則

金融科技已經成為金融業的支撐,故做好對金融科技倫理的治理是提升金融業治理水準的重要方面。倫理的情況很複雜,由于其既可涉及單一問題,又可涵蓋一系列主題,故倫理主張的範圍差異很大。在地理覆寫範圍和識别類型方面,也管道多樣、各有不同。尤其是在使用的術語定義不充分或不一緻,以及在聲明的範圍、符合的基礎或驗證方法不清楚的情況下,比比皆是的倫理主張可能導緻市場的混亂。

為避免對市場的負面影響(如貿易壁壘或不公平競争),倫理主張精準且不會産生誤導是最基本的要求。倫理主張的評價須清晰、透明且有檔案記錄,以便消費者、潛在消費者、使用者等能夠确信這些主張的可靠性。為此,ISO釋出了ISO/TS 17033:2019《倫理主張和支援資訊原則和要求》(Ethical claims and supporting information—Principles and requirements),旨在促進有關産品、流程、服務或組織的倫理方面準确、可信和可驗證資訊的交流。

李寬:淺析ISO對倫理主張的定義和原則

全國金融标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 金融科技與金融資料專家組 聯合召集人 李寬

倫理主張和解釋性陳述的概念

确定倫理如何表述是倫理治理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為此,在ISO/TS 17033:2019中,明确了六個相關的概念。

首先要明确的概念是倫理主張(ethical claim),這是對倫理的正式表述,其定義為“聲明産品、過程、服務或組織的一個或多個倫理方面的陳述、符号或圖形”,并進一步解釋說,一是倫理主張能夠以陳述、符号或圖形的形式出現在産品或包裝标簽上、産品文獻中、技術公告中、廣告或宣傳材料中。二是倫理主張可以由各類個人或組織宣布,包括生産者、制造商、進口商、分銷商、零售商以及特定群體。三是倫理方面可以包括廣泛的社會、經濟争議和可持續性問題,例如本地采購、公平貿易、人道對待動物等。

從上述定義可以看出倫理主張的定義肯定會非常嚴謹。ISO/TS 17033:2019随後出了“解釋性陳述”的術語,其定義為“為使産品的使用者或潛在使用者能夠正确了解倫理主張而需要或給出的解釋”。具體如何進行解釋,則需要看倫理主張的閱讀對象,有可能需要采用文字解釋文字,也可能是采用文字解釋符号或圖形,甚至有可能采用多媒體和編輯為故事、短劇、獨幕喜劇等方式來解釋倫理主張。

第三個明确的概念是生命周期。盡管這個概念目前在廣泛使用,但“産品系統的連續和互相關聯的階段,從原材料的擷取或自然資源的産生到最終的處置”的定義明确了可能涉及的所有過程,且“并非所有的倫理主張都與整個生命周期有關”的注釋,說明了倫理主張可能存在着階段的适用性。

第四個概念是比較倫理主張,即“關于某一産品、過程、服務或組織相對于另一産品、過程、服務或組織的倫理主張,或一種産品、過程、服務或組織不同時期倫理主張的優勢或等價性”。從定義可以看出,首先倫理是可以比較的,孰優孰劣是能夠厘清的,是以,表述不清或怎樣解釋都行的倫理主張是不恰當的。二是可以橫向比,即兩個不同的産品、過程、服務或組織的倫理主張進行比較,也可以是縱向的,即某一産品、過程、服務或組織自己不同時期倫理主張的比較。

第五個概念和第六個概念分别是支援資料和支援資訊,其中支援資料定義為“證明倫理主張的可驗證的技術資訊”,而支援資訊定義為“支援倫理主張的可用材料”。由此可見,支援資訊的内涵更加精煉,而支援資料是支援資訊的一種。

從ISO/TS 17033:2019給出的六個定義可以看出:一是應通過倫理主張進行聲明,要精準無歧義。二是應通過解釋性陳述面對不同的閱聽人進行說明,使大家能夠正确了解。三是倫理主張是針對特定曆史階段的,超出該階段後,倫理主張可能也允許改變。四是倫理主張應該是可以比較的,不能比較的倫理主張盡管聽起來高大上,但有可能不能發揮維護公平正義和保護消費者權益的作用。五是倫理主張是否能夠通過支援資料和支援資訊展現,是确認倫理主張的重要方面。

倫理主張的原則

1.倫理主張一般原則

什麼是原則,在不同的文獻中往往有着不同的展現。為了避免可能産生的混淆,在ISO/TS 17033:2019中首先對倫理主張的原則進行了澄清。

第一,原則是規定要求至基礎,但是原則并不是要求,而是在出現未曾預料的情況時做出決策的指導。

第二,倫理主張宣稱了一個組織在社會、經濟争議或可持續性問題(如本地采購、公平貿易、人道對待動物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第三,倫理主張等同于政策和行動,其使一個組織能夠表現出對生态完整、社會和經濟正義及民主、非暴力與和平等方面的關注。

第四,倫理主張傳達的是一個組織達到了既定的良好實踐,并不斷努力改進這些實踐。

(1)可靠。倫理主張的可靠是指倫理主張精準、可驗證、直接相關且不會誤導。

對此,ISO/TS 17033:2019給出的邏輯依據是,信任是倫理主張被潛在使用者認可的先決條件,說明真相是獲得利益相關方信任的基礎。是以,倫理主張是以确鑿的證據為基礎的,以便有關各方可以确信,他們基于倫理主張的行動有助于共同利益。

從金融科技倫理的視角看,一是要避免内容過于寬泛,例如符合“確定隐私”就不如“在沒有您的明确授權之前,您提供的個人相關資料僅僅用于XXX業務”說得直白,而且易于驗證、與該業務直接相關。

(2)透明。倫理主張的透明是指相關流程、方法以及用于支援倫理主張的任何準則和假設的資訊是公開的,并且易于擷取。對此,ISO/TS 17033:2019給出了兩點理由,一是及時和相關的資訊可讓相關方證明有關的倫理主張,并作出明智的決定。二是資訊提供者考慮提供及時且與産品或銷售點相關資訊以及進一步資訊(例如在公司網站上)的最佳方式,以供消費者或其他相官方對倫理主張進行進一步研究。

透明的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面向客戶和内部從業人員提供産品服務說明書和産品服務手冊。ISO 21586:2020《金融服務參考資料銀行産品服務(BPoS)描述規範》就是給出了一個面向客戶描述銀行産品服務的模闆,而ISO/TR 6083:2022《銀行産品服務手冊描述指南》則是在ISO 21586:2020标準内容基礎上,描述了銀行内部人員需知曉的BPoS内容,以便為銀行客戶提供完整、一緻和準确的服務,以支援銀行的倫理主張。

(3)相關。倫理主張的相關是指倫理主張考慮到相關方面,反映出最佳的科學認知、創新和良好實踐的适用規則,并在必要時根據當地情況進行調整。倫理主張的發展要考慮到産品生命周期或組織供應鍊的相關方面。

對此,ISO/TS 17033:2019給出的理由是,倫理主張的範圍指出了關鍵方面,這些方面對各自産品、服務、過程或組織的倫理績效至關重要。通過調整倫理主張以反映創新、最佳實踐和條件差異來保持相關性。這也使各相關方對倫理主張的持續相關性有信心。

對金融科技倫理治理來說,可以認為最佳的科學認知涉及相關科技發展的最終狀況。創新涉及在利用最新科技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這種發展可能是科技本身的,也可能涉及治理和管理。良好實踐的适用規則涉及如何将上述的科學認知和創新應用到實踐中。将這三個方面一并進行考慮,是確定倫理主張相關性的重要方面。

2.相關方的參與

倫理主張的相關方參與是指倫理主張基于相關利益方(包括開發中國家的利益方)參與制定的标準。

這是ISO站在全球高度提出的原則,其理由是,倫理主張涉及合作的方法,可以提高所有相關方的接受度和可信度。這種行為可以提升支援倫理主張的基礎證據的品質。

對于國内金融科技倫理治理來說,這一原則展現在制定倫理主張的廣泛參與,目前無論是制定科技倫理的公約還是科技倫理的标準,均展現了這一點。

倫理主張的公平是指倫理主張是在厘清和客觀地考慮了跨年齡段、跨區域和跨社會群體之間的影響,并考慮了經濟、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後,制定和釋出的。

ISO/TS 17033:2019對這一原則給出的理由是,倫理涉及諸多方面,對一個結果的追求可能會對其他結果産生影響。支援倫理主張的資訊是基于生命周期的觀點和平衡的行為,以確定在提高良好表現一個方面的同時,兼顧了潛在的負面或意外後果。

(欄目編輯 :馬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