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南農業大學創新創業創業創新

創業創新

         應屆生應該創業嗎?

我認為應屆生創業成功的幾率是很小的。

         無論創業課堂上如何分析、解讀、鼓勵、講道理,都不能改變一個事實:成功創業由兩個因素組成:硬實力和運氣。硬實力包括知識、經驗、社會資源等,運氣也要分成兩種:主觀的和客觀的運氣。下面我來說一下我的想法。

         硬實力包括知識、經驗、社會資源。僅從本人專業方面的創業來說,知識可以轉化為對應的IT專業知識、商業運作的知識,經驗是實際創業中公司到底如何運作、公司内部怎麼運作、外部又如何應對,社會資源則是人脈、客戶等。那麼回到我一開始的問題:應屆生應該創業嗎?我覺得不應該。讓我從我在上面列舉的方面來一一分析。

         應屆生創業的實際情況是:20歲左右,剛讀完大學或者研究所學生,要在社會中創自己的業。那麼這個應屆生有什麼實力呢?撇除中國應試教育,一個應屆生從高中開始學習專業知識,到大學畢業一共學了七年,這其中到底有多少真正有用的專業知識呢?七年一邊學習學校知識一邊練習的IT經驗在社會中什麼都不是,一個不讀高中去讀技校出來的人比這個強多了。商業運作的知識呢?這估計得從實習開始算。算上不能雇用童工這條,這個應屆生最多有三年實習。一個幹了三年底層工作的大學生就能當一個好老闆嗎?我不覺得。至于經驗,其實我剛剛已經提及,滿打滿算接觸IT七年的年輕人真沒什麼經驗是拿得出手的啊。再論及社會資源吧。一個應屆生最多的社會資源來自于上一輩以及同學。先說同學吧。說實話,在我這種假設中能有幾個大學同學給你打一下工,至于公司内外部運作這些估計是沒人能幫上忙的了。同樣,社會上的資源是需要人們用時間來積累的,在不脫離學校的情況下,一個應屆生能夠得到的社會資源實在不多,根本無法支撐起完整的公司。

         再說另一個決定性因素:運氣,這是許多人成功的原因。

         我所指的客觀性運氣,是以這個應屆生為主體來比較的。首先:家境。比爾蓋茨是個好例子。比爾蓋茨的母親是IBM的副總。在比爾蓋茨年輕時,正是IBM主宰計算機界的時候。年輕的他能夠接觸到先進的知識,然後家族有足夠資本讓他施展拳腳。在這裡,我并不是否認比爾蓋茨的實力,相反正是他本身的實力才能打造出一個Windows帝國。我想說的是,比爾蓋茨本身是幸運的。再有:社會浪潮。馬雲是白手起家,一開始,除了一些專業人員,根本沒有人知道淘寶。淘寶的崛起是在“非典”之後。是的,“非典”以及“宅”等潮流造就了淘寶。這就是社會潮流推動淘寶向上走。淘寶本身也是社會潮流:暴增的物流造就快遞,假貨造就高品質的京東,又或者是混亂的物流造就有優質服務的順豐等等。

         而主觀運氣,則是由創業者本人來決定的。是的,運氣、機會真的留給有準備的人。為何這麼說呢?本人的見解是:自身的努力、眼力可以讓機會來臨,同時辨識出到底是機遇還是陷阱。在這裡我想舉一下本人家裡的一個例子。我的父親是一個保守的人而母親是思維比較活躍的人。母親偶爾聽說老家的政府想整合當地幼稚園,取締非法營運的幼稚園并且扶持有營運執照的幼稚園,是以她不顧父親反對接手了一家有執照的幼稚園,想着在以後的整合中,在政府的資金扶持下打造一個理想的創收點。如今,幾年過去了,那個傳說的整合一直沒有到來,但我們家依靠自身的努力把幼稚園打點完好,依舊完成了初始的想法。這是我們家的“運氣”,而且是依靠努力将其轉化的。

         大學生創業有着很大的風險,可以說要求是相當高的,我希望應屆生們不要被美好的理想沖垮了現實的危險,使自己落入危險的境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