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要随便安裝軟體!高校學生手機集體中毒,自動播放黃色音頻

作者:小石科普

前段時間,全國多所高校上演了一場類似的惡搞事件。其中一名學生小峰在主教樓上了一節高數課,臨近飯點,距離下課還有十分鐘,小峰顯然對正在上的高數課有些心不在焉。坐在一旁的室友也把玩起了手機,桌面上的企鵝圖示上方多出了兩個紅點。打開後是好友傳來一份apk格式的檔案,檔案名為《送給最好的TA》,以及一句話“千萬别打開”。

不要随便安裝軟體!高校學生手機集體中毒,自動播放黃色音頻

小峰室友沒多加思考,點開檔案,手機随即開始外放一段不雅音頻。室友一時手足無措,試圖将音量調小并關閉APP,但聲音卻愈發增大,無濟于事。同一間教室的同學也都紛紛轉頭看向室友,發出笑聲,老師也停下了講課的進度。

整個音頻外放過程持續了近20秒,小峰幫助室友将手機關機後,課堂才暫時恢複了秩序。課後老師将小峰室友留下,他向老師解釋為手機病毒後,風波才暫時告一段落。

但這件事情不止在小峰的課堂上發生了,在學校主教樓裡的數個教室中也多次重演,甚至在全國十餘所高校的課堂上也上演了類似的場景,截至目前,已證明的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15所高校都發生了這一事件。

事發當時,學生們收到“送給最好的TA”這樣一個檔案,其中包含着惡意的安裝檔案。一旦被打開,手機會自動安裝該應用并開始播放不雅音頻,同時無法使用傳回鍵等功能。這種惡意軟體的傳播方式并不新鮮,而且在過去也曾有過類似的事件。

不要随便安裝軟體!高校學生手機集體中毒,自動播放黃色音頻

當然這隻是一次惡搞事件,釋出者是一位在校大學生也發文說明了自己的惡搞行為,但是代碼還是被一些貪玩的大學生拿去做修改,引發了更大的傳播,試想一下,如果這個“科技病毒”被有心之人修改,傳播時竊取銀行卡号,支付密碼或是個人資訊電話号碼這些個人隐私,後果有多嚴重。

我們如今的科技發展是超高速的,帶來的也不隻是便捷和快速,也同時帶來了一些不可預知的危害。就像上面播放惡搞音頻的就是科技病毒其中之一。科技病毒主要是惡意軟體或有毒程式,能在計算機系統或網絡中自我作用,且能通過資料傳輸和網絡媒介迅速的擴散,給使用者和社會帶來損失。

科技病毒伴随着技術的快速發展,成為了網絡安全領域的一大威脅。科技病毒的危害非常大,可以導緻資料丢失、系統癱瘓、私人資訊洩露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個人的計算機系統,也可能會波及到整個網絡體系和國家的安全問題。尤其在今天“網際網路+”的大趨勢下,各行各業、各個年齡階段的人們都離不開網際網路,科技病毒的威脅也越來越嚴重。

不要随便安裝軟體!高校學生手機集體中毒,自動播放黃色音頻

近年來,随着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和手機支付的廣泛應用,更多的人開始在移動端使用網際網路。而與此同時,移動病毒也逐漸崛起。随着智能手機和平闆電腦的廣泛應用,移動病毒的規模和數量也逐年增長。惡意軟體有多種形式,包括短信欺詐、竊取個人資訊、廣告推銷、盜竊銀行賬号等,并且不斷進化,新的科技病毒會更加危險。

當然,科技病毒也不是無孔不入的,隻要我們做好下列的防範工作還是可以大大降低它的風險:

1. 不要随意打開陌生的檔案或連結,尤其是來自未知來源的檔案和連結。

2.不要随意安裝未經驗證的應用程式,應該從官方管道下載下傳應用程式,并根據需求仔細審查應用程式的權限請求。

3.不要随意掃描位置的二維碼,不要将自己的微信、支付寶付款碼截圖給他人。

4. 經常進行系統和應用程式的更新,及時補足漏洞,及時更換密碼,運用防毒軟體和網絡安全工具,避免病毒入侵,提高系統防範水準。

5. 增強安全意識,不要輕易洩漏個人資訊,加強資訊保護,特别注意網際網路上的個人隐私和公共資訊,謹防進行網絡詐騙和網絡危險。

不要随便安裝軟體!高校學生手機集體中毒,自動播放黃色音頻

在資訊時代,科技對我們的生活有着無法替代的作用,但同時也有風險和挑戰。我們需要認真對待網絡安全問題,增強安全意識,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規避風險和危險。隻有每個人都保持警覺,才能建構一個更加穩定、安全、可靠的網際網路環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