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年的元宇宙,1999年的網際網路

2021年的元宇宙,1999年的網際網路

元宇宙的實作仍需一個漫長的過程。

全文5249字,閱讀約需11分鐘

來源 | 億歐網

文|林澤玲

編輯|顧彥

題圖|Pixabay

“實際上,他在一個由電腦生成的世界裡:電腦将這片天地描繪在他的目鏡上,将聲音送入他的耳機中。用行話講,這個虛構的空間叫做‘超元域’。”

這是科幻小說《雪崩》裡,一段關于元宇宙的描述。

在過去幾個月裡,“元宇宙”這一概念在全球範圍引發廣泛讨論,從資本圈到科技圈、學術圈再到政府層面,各界人士都對元宇宙表現出熱切關注。

元宇宙所指向的全新世界将帶來的商機與颠覆,被業界類比為1999年網際網路所帶來的改變以及2013年移動網際網路浪潮帶來的沖擊,人們對個中可能性充滿期待。

如果說前幾年的區塊鍊熱潮帶着密碼極客們颠覆中心化體系的願景,元宇宙則更高一層,關乎人類突破自身局限尋求另一種生存狀态的探索。

眼下,國内外科技巨頭和資本都在跑步入場,這一場可能關乎全人類命運前景的行業變革正在發酵。

2021年的元宇宙,1999年的網際網路

什麼是元宇宙?

“元宇宙”(Metaverse,也譯作“超元域”)一詞起源于美國作家尼爾·斯蒂芬森在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說《雪崩》。在小說裡,元宇宙是一個平行于實體世界的虛拟空間,人們借助耳機、眼鏡等裝置,通過一個終端就可以進入其中,進行社交、娛樂甚至價值交換。

2018年上映的電影《頭号玩家》,被認為是關于元宇宙的一個很好的影視呈現,裡面的人物隻要一戴上VR(Virtual Reality,虛拟現實)頭盔,穿上傳感裝置,踩在運動裝置上,就可以完全沉浸在虛拟空間裡。

這類書籍和影視作品裡描述的元宇宙,是一個平行于現實世界的具有自運作能力的虛拟生态系統,有自己的一套生産、生活運作規則;人們可以通過相關裝置随時随地進入元宇宙;同時,在這個虛拟空間裡,人們不再需要遵循實體世界規律,可以随意更換形象、飛翔或快速移動等。

關于元宇宙的定義和形态,社會各界讨論頗多,但尚無定論。随着時代的發展以及AI、5G、AR、VR、區塊鍊等技術水準提升,人們所了解的元宇宙也相比最初的版本也有了一定的拓展。

比如“元宇宙第一股”Roblox在其招股書中則賦予了“元宇宙”8個基本特征——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遲、多元化、随地、經濟系統和文明。

按照這8個基本特征來看,元宇宙是一個讓參與者實作創造、娛樂、社交和價值交換,可随時随地登陸或者撤離,具有獨立經濟系統和高度完美沉浸體驗的平行虛拟空間。

而近期在元宇宙領域表現高調的馬克·紮克伯格則認為,元宇宙是移動網際網路的更新版,是融合了虛拟現實技術,用專屬的硬體裝置打造的一個具有超強沉浸感的社交平台。

風險投資家馬修·鮑爾在去年初一篇關于元宇宙的文章裡,也提出元宇宙幾個關鍵特征:“元宇宙是一個持久、同步和實時的宇宙”;必須跨越實體世界和虛拟世界;包含一個完全成熟的經濟體;可提供“前所未有的互操作性”。

在國内,馬化騰早在2020年底就提出了與元宇宙相類似的“全真網際網路”概念,指出元宇宙能幫助使用者“由實入虛”,“實作更真實的體驗”。

盡管表述各異,但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幾個元宇宙的基礎共性:

首先,元宇宙是一個平行于現實世界的虛拟空間,具有永續性,并與現實世界實時同步;

其次,使用者可以通過相關裝置随時随地進入元宇宙,系統的低延遲性和高度沉浸感,可以讓使用者在其中有無限接近于真實的體驗;

第三,元宇宙具有獨立的經濟系統和運作規則,人們可以在其中擁有屬于自己的虛拟身份,并進行文化創造、社交娛樂、價值交換等活動;

最後,元宇宙跨越了實體世界和虛拟世界,可以實作兩個世界的無縫互動。

但差別于《雪崩》裡的“Metaverse”或是《頭号玩家》中的“綠洲”,這樣一個理想型的元宇宙,不再僅僅是藏在互動裝置背後的世界,而是可以實作實體世界與虛拟世界的交融互動。

2021年的元宇宙,1999年的網際網路

元宇宙爆火的背後

2021年3月遊戲平台Roblox的上市,被認為是引爆這一場元宇宙熱潮的直接因素。這隻“元宇宙第一股”在3月10日上市當天股價暴漲54%,市值超400億美元,同比上漲10倍以上。

暴漲的股價,高企的市值,帶動資本和企業加快布局元宇宙。

2021年4月,全球知名的遊戲開發商Epic Games完成10億美元融資,創下元宇宙賽道最高融資紀錄;5月,微軟董事長兼CEO薩提亞·納德拉官宣了企業元宇宙解決方案;7月底,FacebookCEO馬克·紮克伯格表示希望在未來用5年左右的時間,将Facebook打造為一家“元宇宙公司”。

在國内,網際網路大廠們也在争相布局元宇宙。

騰訊早在2019年就參與到Roblox的融資中,之後拿下其中國版遊戲《羅布樂思》的獨家代理權,這款遊戲已于2021年7月13日正式上線。8月底,位元組跳動斥巨資收購國内VR硬體廠商Pico(小鳥看看)的消息則進一步引發了國内對元宇宙的關注熱潮。

國内一級市場,代表性的資本也紛紛入局元宇宙,如紅杉資本投資了F2P社交遊戲平台Rec Room,五源資本投資了社交領域的綠洲VR、做遊戲引擎的Bolygon等。

在業内人士看來,移動網際網路經過十餘年時間的發展,在增長方面已現疲态,市場需要新的概念新的事物來激活流動性。

元宇宙作為有長期價值的一個新生概念,其背後是線上經濟、虛拟經濟需求的增長以及元宇宙支撐技術的發展,無論是資本還是企業,都不願錯過這波熱潮。

從需求端來看,在全球數字化更新轉型浪潮之下,對生産、生活的效率和體驗提升的需求在增長,推動數字化産業的發展。同時,疫情使得人們的工作生活場景被迫從線下轉移到線上,進一步放大了相關需求,讓大家對于未來元宇宙的雛形有了更多的思考、讨論和關注,帶動了線上經濟、虛拟經濟的發展。

而在供給端,搭建元宇宙所需要的不同層面的技術日益成熟,AI、區塊鍊、5G以及AR、VR等技術在近幾年取得的發展,使得基礎設施和技術裝置等問題逐漸解決。技術的發展與應有規模化普及,也被視為元宇宙得以往前推進的關鍵。

“從技術層面看,元宇宙世界的實作,需要解決三個關鍵問題:其一是如何進入元宇宙,其二是進入一個怎樣的元宇宙,其三是如何維系元宇宙的自運作。”青桐資本元宇宙賽道投資總監王家琪向億歐EqualOcean介紹道。

要解決這幾個問題,需要5G、VR、AR等技術提供互動性、沉浸感;需要AI等為相應場景提供技術支援;需要以區塊鍊為載體搭建數字化資産可信交易經濟系統。

這其中,最為關鍵的一環在于如何進入元宇宙,因而AR、VR等互動技術和硬體裝置也成為了衆多企業集中發力的點。

早在2014年Facebook就收購了VR裝置團隊Oculus,不過之後幾年裡一直沒有太大起色,據估計,2020年Facebook的VR頭盔僅賣出550萬套。價格高企和尚不完善的技術,讓這類型互動産品始終沒能普及。紮克伯格也表示,Facebook目前的總體目标是擴大VR頭盔采用率。

在國内,今年8月底,VR硬體公司Pico發内部全員信宣布已被位元組跳動收購,市場傳聞此次收購金額可能達到數十億元人民币。位元組跳動此舉也被認為是其布局元宇宙業務的關鍵。

互動裝置之外,區塊鍊技術的發展也被視為元宇宙發展的一個重要推動因素。在各方關于元宇宙的描述中,獨立的經濟系統、身份認證系統,在元宇宙世界裡非常關鍵,而實作這兩個功能,區塊鍊技術将發揮主要的作用。

“無論是電影《頭号玩家》還是《失控玩家》,都提到了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當元宇宙實作,誰來管理、控制元宇宙的問題。而區塊鍊技術的出現則至少從概念層面,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蔡玮看來,基于區塊鍊技術實作的數字資産的确權,将是元宇宙這樣一個數字化世界得以實作價值流轉、得以實作平等、民主、自治運轉的關鍵。

而NFT被認為是未來元宇宙世界的關鍵基礎設施之一,借助NFT可以實作對象元宇宙裡每個人獨特的身份辨別、數字形象、數字資産的所有權的保護。

“元宇宙熱潮的背後,是相關技術特别是VR、AR等感覺互動技術,發展到了一個規模化應用的臨界點。”在UINO優锘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陳傲寒看來,每一場革命性的變革,都離不開技術的規模化普及應用。

陳傲寒指出,相關技術水準提升與對應産品價格的下降,将是元宇宙虛拟世界實作的關鍵,眼下資本的湧入,無疑将使這一程序加快。

2021年的元宇宙,1999年的網際網路

泡沫之下的元宇宙商機

“一級市場創投圈有個笑話,很多VR、AR、人工智能項目,在去年還是原來的名字,今年都變成了Metaverse元宇宙。”

在業界看來,眼下這場元宇宙熱潮存在投機成分不言而喻,各種挂着元宇宙名目圈錢的現象随處可見。但行業和市場仍堅信,元宇宙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以及将帶來廣闊的商機。

“站在今天看元宇宙的價值,就如同1999年去思考網際網路将帶的價值。”星瀚資本創始合夥人楊歌向億歐EqualOcean指出。在他看來,盡管元宇宙還處于發展早期,但其發展無疑将帶來巨大的社會變化,推動整個消費形态日常生活進一步更新,帶來巨大的市場關聯效應。

以遊戲、社交為代表的産品應用,以AR、VR為代表的硬體和以晶片、雲計算、區塊鍊為代表的技術,都有較大的市場機會。

最直接受到帶動的,就是遊戲和VR、AR市場。

元宇宙不止于遊戲,卻始于遊戲。目前,遊戲是最接近元宇宙世界的形态,也是人們最能直接感受到元宇宙世界的載體。在海外市場,Roblox之後,遊戲類項目相關的投融資激增。而在國内,以騰訊為代表的大廠和資本方,也積極布局其遊戲項目。

9月以來,A股市場元宇宙概念遊戲公司更是聞風而動。中青寶、湯姆貓、寶通科技、順網科技、*ST艾格、恺英網絡、ST三五、盛天網絡等8家上市公司漲幅超10%。中青寶以147%的漲幅居首位。

2021年的元宇宙,1999年的網際網路

不過,9月17日之後,遊戲闆塊這股熱潮似乎有所回落。資料顯示,截至10月17日,上述企業中除了ST三五和盛天網絡之外,其餘8家企業股價均出現下跌。其中,中青寶、湯姆貓和寶通科技分别下跌29.55%、22.05%和22.22%。

在業内人士看來,目前的元宇宙概念遊戲與理想中的元宇宙形态還有不小的差距,無論是畫面呈現、遊戲玩法設計還是在經濟系統設定等方面都需要進一步提升。

與此同時,目前遊戲産品也是國内政策方面的敏感點。因而對于技術實力和資金實力尚有欠缺的創業企業而言,要想在元宇宙概念的遊戲項目上成功,并非易事。

而在元宇宙概念出圈之前,市場對VR、AR的布局就已經開始,全球範圍内關于VR、AR的投融資一直在進行。由于元宇宙的實作需要依托高性能的互動裝置,因而VR、AR等技術和相關硬體裝置也被視作虛拟世界的入口而再次受到高度關注。

億歐智庫《2021中國VR/AR産業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從産業發展程序來看,技術發展驅動市場滲透率加速提高,VR/AR産業正跨越低谷迎來複蘇,2021年将成為“産業二次騰飛起點”。

《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VR/AR産業資本熱度回歸,下半年産業融資并購規模逆勢增長,全年融資并購金額和數量分别同比增長15%和11%。

2021年的元宇宙,1999年的網際網路
2021年的元宇宙,1999年的網際網路

具體來看,相關企業所開展的業務主要是AR、VR技術、内容、應用和遊戲等。除了位元組跳動等巨頭企業外,包括GGV紀源資本、基石資本、高成資本、五嶽資本等也在該賽道展開了布局。

不過,VR、AR這一類互動技術雖然已經發展多年,目前尚不能完全滿足元宇宙所要求的沉浸式體驗等需求。無論是Roblox還是《第二人生》等元宇宙概念遊戲,在使用者體驗方面尚顯粗糙。

業内觀點普遍認為,元宇宙帶來的機遇不光屬于頭部企業和大廠,具有技術實力的中小型企業也将有更多機會與大廠們同台競技。

在楊歌看來,元宇宙還是一個非常初期的階段,未來推動元宇宙的實作有兩個關鍵:一方面是看市場的從業人員轉型的速度和大廠的配合,以及和政策的結合;另一方面就是大廠和中小企業合作,誰能夠率先推出引爆社群文化的應用,誰就能取得市場優勢。

2021年的元宇宙,1999年的網際網路

寫在最後

對于平行世界、虛拟時空的暢想與向往,還出現在《雪崩》之外的很多其他作品中,比如電影《黑客帝國》等,都反映着人們對另一個虛拟世界的想象。

AI、邊緣計算、區塊鍊等技術的發展,讓人們看到了元宇宙成為現實的可能性,也支撐了人們對元宇宙的大膽暢想以及對元宇宙未來的信心。

不過盡管市場打得火熱,元宇宙的實作仍需一個漫長的過程。

正如中信證券所指出,元宇宙作為對網際網路未來發展的願景被提出,但實作元宇宙落地仍需要數字基建、終端裝置、内容、虛拟貨币等多方面的持續發展和突破。

在元宇宙奇點來臨之際,億歐智庫正在撰寫元宇宙洞察報告,計劃于12月釋出。報告将解構搭建元宇宙的技術現狀、未來發展趨勢,分析關鍵應用場景,敬請期待。

如需進一步了解,歡迎聯系報告作者車佳偉,郵箱[email protected],微信15857290217。

參考資料:

《雪崩》,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郭澤譯

《“從遊戲到元宇宙”系列報告1:Epic Games,邁向元宇宙的遊戲獨角獸》,中信證券,許英博,陳俊雲

《元宇宙:始于遊戲,不止于遊戲》,中信建投證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