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觀察:村超、中超井水别犯河水,一夜爆紅誘惑太多,或成沒靈魂的“假古鎮”?

作者:上觀新聞

村BA和村超最近都很火,有比較就有傷害。反襯出來的,就是男籃和男足國字号進不了國際級賽事決賽圈的尴尬。于是有了一句“中超不如村超”,這個話既中肯,又業餘。

觀察:村超、中超井水别犯河水,一夜爆紅誘惑太多,或成沒靈魂的“假古鎮”?

這說法的中肯在于:作為生意衡量,中超産出和投入失衡,挺失敗的;作為競技衡量,中超的收入水準和競技能力失衡,也挺失敗的。換作通俗的話來說:中超虧錢,村超虧得還少呢,村民大夥兒集資就夠了;中超球員普遍停不好球,村超球員大不了也停球兩米外,但不會兩手一攤做無奈狀——都是鄉裡鄉親觀戰,臉還是要的。

這說法的業餘在于,其實村超夠不上競技層級,這種火爆的自娛自樂群衆體育,更可以劃歸旅遊項目概念,和貴州的苗家迎賓攔門酒可以劃歸一類。

觀察:村超、中超井水别犯河水,一夜爆紅誘惑太多,或成沒靈魂的“假古鎮”?

為什麼村超在貴州而不在上海出現?因地制宜吧,大城市自娛自樂的娛樂選擇更多。同層級的比較就是:貴州村落的年輕人們在球場上揮汗享受比賽,看得看台上的大姑娘大媽們笑得前仰後合;上海的年輕人們以線上搶票、朋友圈秀票、線下驗票的形式參與上海電影節的福利——形式不同,大家都很快樂,分别展現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美麗宜居和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的幸福感。

有群衆基礎、非利益導向,這是村超的一個内在特性。

講真,我不希望足球管理方或者任何職業足球界的人去關注村超或參與村超——因為你們可以去想想,1994年前的全國足球甲級聯賽是不是也有這倆特性——因為都是地方隊是以“有群衆基礎”,因為沒有職業化是以“非利益導向”。自己通過三十年的職業化卻搞得禮樂崩壞的競技足球,最好反思過往即可,而不要再把注意力伸向村超——即使是從旅遊的角度來說。

觀察:村超、中超井水别犯河水,一夜爆紅誘惑太多,或成沒靈魂的“假古鎮”?

也是近十年的旅遊經驗史告訴我們,一旦一個“秘境”成為了網紅打卡點,那麼多半也會變了味道。即使在沒有“網紅”概念的上個世紀,多少座城市曾經把一條林蔭舊街改造出一條“古街”,招商進南來北往的口音賣着義烏小商品市場批發的旅遊周邊;又有多少古鎮,搬空了原住民遷入商家,卻從來不認為自己已經丢掉了古鎮的靈魂。

村超有沒有可能成為那樣的“古街”“古鎮”?現在太紅,誘惑太多,不知道,但希望不會。村超并不是狹義概念上中國足球的星星之火,但至少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希望能夠“不忘初心”,始終“自娛自樂”便好。

特約作者簡介:

耳東每,前滬上足球記者,曾長期報道上海足球、中國國家隊,曾為《南方體育》《三聯生活周刊》等媒體撰寫專欄。後入門營銷圈,熟谙市場營銷、公關,善于通過營銷角度觀察解析足球産業。

欄目主編:陳華 文字編輯:陳華 題圖來源:新華社

文内插圖:新華社      

來源:作者:特約作者 耳東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