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Polly基金:從股票到基金,我的12年投資路初識投資,是存折裡壓歲錢的利息盈盈虧虧的投資路,重要的是不斷成長堅持穩健收益,較低回撤的政策源源不斷的動力,來自理想的生活狀态送給股市萌新們的三句話

2009年,他拿了3萬元的壓力錢進入市場,經曆了12年的投資起起伏伏,他意識到了市場的變化,也知道自己的小。投資讓他明白了"世界上一切都是機率",他需要更有能力面對一個不确定的世界。

在生活中,他追求極簡主義,是Fire(财務獨立提前退休)運動的堅定支援者。在他的學習中,他來自IT和生物醫學背景,每天學習金融,受益于Strong的投資組合管理,Richard和Reynolds的主動投資組合管理,開始量化投資路徑,更喜歡被低估的高股息資産;經過幾輪投資,他開發了"重點投資基金,專注于資産配置"。"具有量化手段的投資風格。

他認為,理性的金融模型可以避免一些坑,并堅信隻有用情感的市場洞察力和人的洞察力才能做好投資。今天随秀兄弟走進了@Polly基金投資的故事。

Polly基金:從股票到基金,我的12年投資路初識投資,是存折裡壓歲錢的利息盈盈虧虧的投資路,重要的是不斷成長堅持穩健收益,較低回撤的政策源源不斷的動力,來自理想的生活狀态送給股市萌新們的三句話

<H1級"pgc-h-right-arrow"資料軌道"-5">初始投資,是存折中舊錢的利息</h1>

投資意識是在閱讀期間形成的。最早知道投資是上國小的,家裡有幾個父母的工作書,内容與銀行、股票市場、期貨有關,讀書不算閑置時讀書。在我大四的時候,我給父母準備了一張存折,我把錢和考試獎勵都放了進去,我擔心我能得到多少興趣,滾雪球的道路開始了。

存折中對養老錢的興趣給了我一些啟發,國中每次考試前和學生下注,如果排名低于一定值,學生給我幾十塊錢,考試砸碎就能得到心理上的安慰;現在看來,當時有一種對沖風險感,最早的"衍生品"交易。

然後,在2007年的牛市中,長老們走進市場,到處談論股票和基金,他們開始關注金融市場。"十年的黃金牛市"、"死不賣"記憶猶新,從那個時代的人們,不會輕易相信"跟蹤"牛這種事情永遠。看到泡沫變成泡沫,也看到市場變化莫名其妙,我打算做好知識儲備,然後打開投資之路,市場複蘇在2009年之前我正式開戶。

從2009年到2021年,12春、夏、秋、冬與投資,我感覺最深的"不可知"。經過幾輪牛熊,知道自己的小,慢慢感覺到的不僅僅是股價,"世上萬物皆有可能"。人們可能知道某些事件的機率,但大多數結果是不可知和不可控的。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選擇"一個機率有利的軌道(例如基金),"努力"稍微影響成功的可能性(定量篩選具有高超額回報的基金),"堅持"将盡可能多的有利機率轉化為成功的結果(長期持有),如果結果不令人滿意,"接受"(配置風力控制而不會造成嚴重傷害)。

金融市場是社會的量化版本,這些真理同樣适用于其他領域。

<H1級"pgc-h-right-arrow"資料跟蹤"11">盈虧投資路徑,持續增長很重要</h1>

我主要投資于投資組合管理,實作穩健的回報,回撤較低(不超過15%),持有個股,股票不重倉位。投資組合的日常性質是:這種漲跌互利落,很少有特别突出的牛市,而且很少踐踏悲劇時期。但多年來仍有許多投資案例值得分享。

裝滿了意外的第一桶黃金

2009年,我帶着他們3萬年前的錢進入市場,謹慎、越來越多,看着券商調研報買了一堆股票,到年中市場大幅回調,漂浮得幾乎吐得幹幹淨淨,感覺自己太菜了,這條路不明朗。從網際網路搜尋基金論壇開始,從舉辦基金會等教師的文章中學習封閉式基金的基本原則,大緻了解封閉式基金的收入來源:淨值增長、貼現收斂、貼現紅利,其中淨值增長是最重要的。結合書中,他知道銳利比率同時考慮了風險和回報,他使用相同的資料來計算夏普比率,選擇了一些看漲的基金。當時的興化有點像現在的整體趨勢,曆任主帥可謂星光熠熠。2009年夏天市場從3400點大幅回落到2600多點,隻是這個時候進入,不明白什麼估值,PE、PB,大概看K線格局做了W觸底買入,也是幸運的。很快淨資産上升,折扣收斂輕按兩下,利潤超過10%。

第一桶黃金的幾率其實很強,簡單運用曆史業績和風險選擇基金,用曆史資料推斷未來,忽略了業績歸因和均值回報,也為後期投資埋下了隐患。這些問題得到解決已經很多年了。

昂貴的學費崩潰

2016年下半年惠立B的高買盤。當時是一隻杠杆債券基金,當時,看惠立B的曆史收益率非常高,曆史風險比股票基金低,成本效益高。了解橋水的全天候配置也是非常學術性的,關鍵的一點是,債券需要被杠杆化以放大風險,使其接近股票水準(風險平價)。出于這些原因買入惠立B,卻完全忘了看國債收益率或債券淨價指數。經過半年追趕債券低迷的市場,惠立B一路走下坡路,終于突破心理防禦,精準切肉處于最低點,該股基金的全年收益完全虧損。

通過這件事,我體會到:教材僵化、理論、模式僵化,缺乏實踐經驗和高層次的指導,很容易交學費。還是要結合理論實踐,在實踐中學習。此外,固定收益型基金也存在很大的風險,長期收益往往低于股票型基金。後來,通過2018年的低迷的市場,股票資金的份額明顯增加,跌幅越大,買入越多,為後續投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要接受教訓,發展債券基金的時機模型,盡量避免低水準誤差。這裡提醒大家,購買固定收益加朋友,在享受收益的同時,一定要預見到潛在的風險,這不是一個收支平衡的财務管理。

一個成功的箱底網格

在2020年疫情期間增加了投資。疫情期間,很多人對市場非常悲觀,市場崩盤的第一天,有幾隻在市基金下跌或幾乎停牌,相對估值大幅貼現。當時果斷出20%的倉位買入興權趨勢、景順鼎益、廣發小盤股等基金。美國股市緊随其後,國内市場第二次下跌。根據PB指數結合風力控制模型确定底栅,買入資金的同時,利用備用資金在期權市場賣出看跌期權,在高波動期賺取大量期權費,也達到了自動網格底複制的目的。買BAM,BPY分批,BPY在2021年成功私有化,從虧損50%到利潤超過60%。

這次成功的投資經曆教會了我三個要點:

1、資金多樣化很重要,債券基金和現金在關鍵時刻為廉價買入提供了機會;

2.風險控制很重要,抄底還需要在估值名額的指導下分批進行,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超過風險承受能力限度,要做好風險預算,事後不要切肉;

3.情緒控制很重要,上升時要注意風險名額,在最黑暗的時候堅持片刻。量化很重要,是克服情緒、不确定性和困惑的最佳方法。

現在回想一下,基金投資之路的開端,是一年投資沒有大虧損和小利潤的關鍵一步。承認他過去(現在)嚴重缺乏對個股和行業的了解,也不熟悉商業模式。用一些二手的、支離破碎的新聞買一隻股票,像飛蛾火一樣,能用完的回調一直是一種祝福。購買基金就是站在巨頭的肩膀上,通過評估投資組合來評估基金,選擇表現良好的基金建設投資組合來降低波動性,這是相對容易的。

我也特别感謝雪球。雪球是最好的投資筆記本,充滿了過去的成功和失敗,非常有利于對成長的反思。模拟組合功能是剖析自身問題、探索投資政策的強大工具。

<h1級"pgc-h-arrow-right"資料跟蹤""24">堅持穩健收益和較低回撤的政策</h1>

經過多年的市場摸索,我開始發展自己的投資理念:專注于資産配置,強調風險管理,使用量化手段。

資産配置是影響長期回報的最大因素。我的原則是:正(高股權資産投資比率,不低于50%),平衡(行業均衡:投資平衡式主動基金和基礎廣泛的指數;大資産多樣化:同時投資A股基金,美國股票基金,債券基金;政策多樣化:同時投資主動基金,新指數基金,可轉換/可轉換基金)。

風險管理是生存的法寶。原則是:知己(通過長期經驗,知道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如最大回撤15%),并互相了解(了解資産的風險特征,如股票基金最高回撤30%)。在知己的基礎上,确定配置設定的各種資産的比例。在我的例子中,粗略估計是,股票基金可以配置設定50%。

除了上述風險控制的絕對收益率水準外,另一點不容忽視的是"主動風險",即基金經理投資股票與基準滬深300指數相差多少。我更喜歡基金經理這個不那麼專注的行業。過度集中在某些"軌道"和"Monin"上可能會導緻短期的良好結果,但在風格改變之後,很容易隻賺指數而不賺錢。

要達到上述兩點,依靠粗略估計和定性分析是可行和有用的。基金的定期報告提供了充分的資料。定量模型更及時、更可靠。例如,您可以使用CAPM模型來計算基金的超額回報(alpha),即排除其餘市場的起伏,以更好地判斷基金經理的能力。基金風格可以使用Fama-French三因素以及剝離後的超額回報來量化。随着基金風格的不同,超額回報更加穩定。使用資産或因子協方差矩陣可以更好地估計風險、确定資産配置設定等。量化資料源,主要是多寬網絡和選擇,堅果網絡。定性分析可以在雪球老師的分析中看到。晨星擁有基金經理的留存率和公司整體業績的資料。

Polly基金:從股票到基金,我的12年投資路初識投資,是存折裡壓歲錢的利息盈盈虧虧的投資路,重要的是不斷成長堅持穩健收益,較低回撤的政策源源不斷的動力,來自理想的生活狀态送給股市萌新們的三句話

以下是我對财務模型的看法。量化财務模型是一個很好的資訊處理器,可以從一個好的投資角度轉化為實際收益。不宜将量化投資、财務模型神化,如果隻是模型而缺乏洞察力,垃圾資訊進入模型,隻能得到無用的結果;模型無法對未來做出準确的預測,但它們可以引導正确的方向并避免不必要的損失。51%的預測勝率也可能導緻超額回報。

除了用量化名額進行篩選外,通過"好公司- 好經理 - 好基金"對主動基金進行定性分析也很重要。這就像去看醫生就像去大醫院找專家一樣:

基金公司良好的特點是基金業績良好,團隊素質穩定,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無明顯醜聞),可以部分抵消基金經理變動的影響,減少"代理問題"損害人民利益;

一個好的經理人的特點:風格更穩定,管理業績在中等以上,低迷的市場阻力。然後選擇由經理管理的旗艦基金。通常是更早設定并且性能更好的那個。

<h1級"pgc-h-right-arrow"資料軌迹","33"從理想生活狀态>恒功率</h1>

我是FIRE(财務獨立提前退休)運動的堅定支援者,這是一種專注于财務獨立和提前退休的生活方式,更強調心理健康而不是物質滿意度。FIRE活動支援者聚集在一個社群,自己動手DIY而不是買房出租,交流投資理念,提出了"25倍原則",即每年節省25倍的生活成本,每年從投資組合中節省4%實作"提前退休"的目标。我自建的蒙特卡洛模拟表明,如果餘額/工資收入高于50%,年投資回報率高于9%,則有希望實作這一目标。這就是投資對我的意義。

他是山中的一塊石頭,他可以攻擊玉石。中國的聖賢們早就留下了教訓。"安靜要瘦身,節儉要培養美德","一口粥一頓飯,邊想邊想;我希望我和更多的人能夠擺脫消費主義的陷阱,回到一個高漲的生活環境,獲得更多的自由現金流和空閑時間,擁有更多的個人成長、家庭和社會責任資源。

Polly基金:從股票到基金,我的12年投資路初識投資,是存折裡壓歲錢的利息盈盈虧虧的投資路,重要的是不斷成長堅持穩健收益,較低回撤的政策源源不斷的動力,來自理想的生活狀态送給股市萌新們的三句話

在這方面,我也不斷完善個人的具體措施:

1、積極控制不必要的消費,适度留存健康、家庭、個人成長的支出,盡快積累金融資産;

2.減少時間浪費,積累人力資本。積極學習高門檻的系統知識,尤其是專業的投資知識;

3.發揚創作者DIY的精神,自己做事,成為多面的生活,在提高生活品質的同時,減少服務消耗;

4、保護身體健康,保持早睡早起的習慣,采取有據可查的衛生措施;

5.要實作盡可能高的長期回報水準,有控制的回撤,方法已經說過:積極的資産配置和投資的多樣化可以實作這一目标。

老一輩人覺得,在國有企業、機構的工作非常穩定,工資比投資更"可靠",更"做生意"。他們的觀點值得學習。認真工作是資本積累的重要手段之一,當做加法的錢少于乘法時才有效。此外,産生穩定現金流的工作類似于固體資産,為額外頭寸提供彈藥,也可以用作資産配置的一部分。

但是,把你的幸福放在"穩定"的工資上是極其危險的。遠離工作場所危機,還有疫情期間減薪的教訓,更不用說工作和家庭,健康難以平衡。投資需要去中心化,生活能力和收入來源需要去中心化,才能有效抵禦風險,保護健康,照顧家庭,在社會競争中多籌碼,少焦慮。

此外,投資持續了這麼久,也因為及時的回報和興趣:

所謂回報,一方面,投資讓錢嘗到甜食,會投入更多的精力,投資這麼多年,最幸福的時刻就是投資收益和工資收益的分叉。另一方面,投資幫助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人們在現實社會中的成敗很難衡量,做對錯都得不到及時的回報,是以醒悟過來已經太晚了。而金融市場是量化的現實社會,貪婪、恐懼、愚蠢都能得到有效、及時的回報,市場女王的鞭子從不憐憫。投資時間長,心情更穩定,更敬畏世界的不确定性,面對成功更謙虛,面對失敗更開放。

所謂興趣,有數以億計的真人在網上做投資遊戲,也為了了解世界,尋真的樂趣。獲得真正的知識并獲得經濟回報絕對是生活中的樂趣。

< h1級"pgc-h-右箭頭資料跟蹤"""41">股市萌芽的三句話</h1>

對于剛剛開始投資的新人來說,線性思維的危險尤其需要解決,簡單地相信曆史高回報代表未來的高回報。新移民通常依靠簡單的收益率資料或清單來選擇基金。其實,應該多做業績分解、歸因,找出過去好的表現,是源于Beta(随着市場上漲船高)、風格(押注闆塊大小、價值增長)、是行業(選擇好軌道)還是一隻股票(選股阿爾法),還是發揮新的、交易能力。股市估值不可能無限上漲,債券價格不會升天,個别行業離不開整體環境無限擴大市值。如果基金主要依靠這些賺錢,很有可能回歸均值,未來的回報會更差,就要保持警惕。

我相信,金融理論和模型可以幫助我們避免一些陷阱,并充當有效的資訊處理器。但對行業和人性的洞察力是阿爾法的源泉,它為金融模型提供了有效的投入。缺乏洞察力,僅僅依靠模型和統計資料,結果并不比算命先生好。

《孫子三重》中的"知己,百戰不敗"其實很适合投資:

知己:他們的優勢和劣勢,他們可以承擔多少風險,他們打算在哪個方向工作或積極偏離市場共識,以及他們打算委托給市場或專業機構的方向。

互相認識:對人性的認知,對金融市場的認知,對投資标的的認知,對國情和世界的認知。

未來的投資之路還很遙遠,想送自己也送去看這篇文章投資者三句話:

沒有财力:節儉的原始積累

少做這一切:盡早進入市場,學習更多高門檻的專業知識

兩者兼而有之:做時間和風險的朋友,賺取長期穩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