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印度霸淩中國企業,遲早出大事:盾構機或該謹慎出口了

作者:王新喜

文/王新喜

近期,印度的一系列騷操作引發了業内的廣泛關注與熱議。在扣押了小米555.1億盧比(約48億元人民币)資金之後,要求小米OV所有中國手機廠商的首席執行官、首席營運官、首席财務官和首席技術官等關鍵職位,應由印度籍人士擔任。

這個離了大譜的要求讓那句“印度賺錢印度花,一分别想帶回家”已經不足以概括印度的行為了,高管全換,業務全包,銷售全替,等于企業一下子被印度接管了,這個做法幾乎已經是突破底線,是生吞活剝的乞丐式搶劫了。

目前這個事情在中國台灣也引發了讨論與關注,中國台灣知名時事評論員謝寒冰指出,這個事情其實就是印度霸淩中國企業,印度這麼做,其實是無視國際法與商業基本原則,未來遲早會出大事。

印度霸淩中國企業,遲早出大事:盾構機或該謹慎出口了

尤為重要的一點是,印度這個制度隻針對中國手機廠商,而沒有把三星包括在内,這其實是一種歧視性的制度設定。

在今天,印度成為外企墳場,已經是一種廣泛的認知了,2022年7月印度以逃稅為由罰OPPO 5.5億美元;2022年8月,印度指控vivo避稅18.9億人民币。除了小米OV之外,包括沃達豐、沃爾瑪、諾基亞、三星、IBM、亞馬遜、谷歌、微軟都跨國巨頭遭遇過印度的巨額罰款,沃爾瑪在2021年被印度以違反外國投資法為由,罰了13.5億美元。沃爾瑪二話不說,直接撤了。

印度政府的資料顯示,在過去七八年,超過2000家跨國公司暫停其在印度的業務,全印度一共也才5068家注冊跨國公司。暴打海外資本這點,印度幾乎針對所有外企,但近年來對中國企業的針對性要更強。一波接一波,三星在印度發展就穩定的多,目前也沒有要求要三星CEO等高管必須是印度人!

從小米等廠商的角度來看,是非常痛苦的,小米在印度有7座工廠,為印度貢獻了2萬多就業崗位,現在印度的新條件,約等于空手套白狼,中國手機廠商如果不答應,接下來會面臨什麼?是以,這些企業現在非常頭疼,因為印度要想從你的企業身上揪出問題,易如反掌,法律的解釋權在他們那裡,而且不同邦的法律也可以過幾年變一次。

印度霸淩中國企業,遲早出大事:盾構機或該謹慎出口了

在過去,不少人認為印度制造将成為中國制造的最大威脅,但現在看來,按照印度目前的做法來看,幾乎是在自掘墳墓。

印度成外企墳場,利于中國吸引外資

如果印度能夠營造一個良好的營商環境,在目前衆多跨國企業追求更低建廠成本的時間點,尤其是中國也将有大量企業基于節省成本、搶占印度人口紅利的訴求,跑去印度建廠,再過個3~5年,慢慢就會把印度制造的各領域的供應鍊體系慢慢搭建起來。

但現在,國内企業撤不撤很難說,因為在印度重資産布局已經形成,沉沒成本太高,但至少,不會下重注了。印度這種把外資騙進來養肥了殺的模式,在海外也已經廣為熟知了。

而那些已經撤走的外資,短時間内可能已經不太可能再殺回印度市場,而即便在将來有一天再回到印度市場,可能也會有政策的布局,不會重資産布局,是以印度想要在其本土引入大量外資幫助其打造制造業的全産業鍊體系,形成一個制衡中國的制造業大國,可能會越來越難。

在手機行業,壓力來到了蘋果這邊,近年來,蘋果不斷加大了對印度制造的投資,2025财年蘋果或在印度生産近20%iPhone。那麼在未來的幾年,蘋果在印度生産iPhone,包括産品的品控問題、營商環境的問題,可能也會讓蘋果反思重資産布局印度市場的可行性。

印度霸淩中國企業,遲早出大事:盾構機或該謹慎出口了

印度會不會對蘋果下手?也許會,也許不會,蘋果的背後是大量的供應鍊廠商,包括富士康這樣的代工巨頭,對于印度制造業競争力的打造重要性不言而喻,印度也有可能會拎得清輕重。

從某種程度上說,印度當下的國際聲譽與營商環境,正在對印度制造造成極大的損害,從長遠來看,是利好中國的,因為在一個存量市場裡,印度市場的環境對國際廠商來說就像是一場賭博,當印度已經讓海外資本感到絕望的時候,那麼中國可能是為數不多的樂土。

印度竭澤而漁的行為,也在打破一些人的幻想,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印度也在照亮中國,也不用擔心印度踩着中國的肩膀做強印度制造業,這未必是壞事!

尤其是從馬斯克到比爾蓋茨等一個個通路中國的行程來看,中國市場的自由、開放性、法制性土壤被印度市場襯托的更加有吸引力。

印度霸淩中國企業,遲早出大事:盾構機或該謹慎出口了

中企對印度的生意模式要變了,盾構機或該暫停出口

但從另一個方向來看,印度針對中國企業的特殊打壓,中國對印度的生意模式要變了。大量外資撤離印度,目前來看,還沒有給中國企業足夠的警示。對于中國企業來說,印度市場,完全放棄或許很難,但是重工業、重資産布局尤其是關鍵技術、研發重心落地印度更不可取。

從小米來看,在印度建立了三個制造工廠,還在印度設立了研發中心,并聘請了當地的員工和管理層。這種投入是巨大的,且對核心技術毫無保留,幫助印度完善了手機産業鍊,解決了很多的就業問題。但即便如此,還在不斷遭遇印度莫須有的打壓,沉沒成本太高,隻能任由收割。

當然,在手機行業之外,很多國内企業過去曾對印度的基建等相關産業支援也非常多,包括印度缺電,早在2008年,上海電氣跑去印度,給印度建造了6台660mw的電站,價值13.1億美金。

印度霸淩中國企業,遲早出大事:盾構機或該謹慎出口了

結果到現在錢還沒有收到,反而被對方起訴到印度高等法院要求賠償21.4億人民币。這個電廠的老闆現在世界第三富翁,身價1300億美元的安巴尼。

印度霸淩中國企業,遲早出大事:盾構機或該謹慎出口了

其次是,涉及到國之大器的關鍵的技術産品出口,包括盾構機、光伏産品等也一直在面向印度出口與項目落地。

從光伏産品來看,2022年,中國恩菲“憑借在矽基材料領域積累的200餘項專利技術和雄厚實力成功簽署印度蒙德拉太陽能多晶矽項目合同”。在國内企業的幫扶下,原本依靠進口中國光伏元件的印度,現在已經變成了出口國,資料暴增。

據Mercom引用商務部資料顯示,印度在2023年第一季度出口了價值4.79億美元的光伏電池和光伏元件,較去年同期增長6293%,季度環比增長29%。成功填補了美國歐洲限制中國光伏産品後的空白,實作無縫銜接。

其次是盾構機,盾構機是基礎設施建設的重大裝備,被稱為“世界工程機械之王”,承擔着穿山越嶺、過江跨海的重任,除少數發達國家之外,隻有大陸掌握了該項技術。

印度霸淩中國企業,遲早出大事:盾構機或該謹慎出口了

截至目前,中國盾構機占據全球2/3市場,世界最大矩形盾構、全球首台斜井雙模式TBM、全球首台永磁電機驅動盾構機等技術都來自大陸。印度當年從中國買回8台盾構機,為了拆解偷學核心技術,大陸工程師前往售後組裝時,卻遭到印方拒絕,印度工程師拿起說明書“拜讀”兩個月也沒能參悟運作原理。雖然印度造不出來,但是印度如今用來在藏南挖通了隧道!

印度霸淩中國企業,遲早出大事:盾構機或該謹慎出口了

過去在印度班加羅爾地鐵建設項目上,來自鐵建重工的“地下蛟龍”——四台盾構機也在集體出動,今年由鐵建重工盾構機參與了印度班加羅爾地鐵項目二期。那麼結合印度的種種操作,印度對于盾構機産業也一直以來寄希望于實作自主突破,國内盾構機産業或許應該從國産手機被印度霸淩的遭遇中,對相關的核心産業技術要有所保留。

從目前來看,面對印度的無理打壓與不正當競争以及資産搶奪行為,國内幾乎沒有應對手段。如果印度意識到對中國的違約成本很低,未來會有更多的中國企業在印度市場無法保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那麼其實在衆多的産業上,作為國之重器的産品包括盾構機、光伏産品涉及到國内部分關鍵核心技術的産品上,或應該謹慎或者暫停出口印度,這既是一種戰略威懾,也為國内的反制以及在制造業核心技術環境的競争中,保留自己的核心砝碼,國内的戰略雖然一直堅持對外貿易開放,但考慮到印度市場的特殊性,或許生意模式要變了。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