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讓“天府糧倉”裝滿優質糧放心糧

作者:生态雅安

6月13日,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教授馬均又來到眉山市東坡區永豐村,參加以“牢記總書記囑托,建設天府糧倉”為主題的2023年永豐村“黨員開會了”主題黨日活動。

“去年1500畝基地水稻平均畝産超過700公斤,比前一年增加20公斤;從106個水稻新品種中篩選出适合本地種植的優質新品種3個,今年已擴大示範。”在永豐村示範田,馬均說,“今年産量可期。”

2022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永豐村高标準水稻種植基地考察,了解水稻試驗育種和種植推廣情況。馬均向總書記彙報了所采用的水稻新品種和生産新技術。

牢記囑托,馬均和團隊切實把全面服務打造新時代更高水準“天府糧倉”與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結合起來,全力推進水稻生産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在“天府糧倉”建設中彰顯川農人的使命擔當。

入駐科技小院,把田間地頭作為課堂和實驗室

今年4月以來,四川農業大學把深入學習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學生重要回信精神與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全面服務打造新時代更高水準“天府糧倉”緊密結合,創新關鍵技術,提升服務質效。而推進科技小院建設就是服務強農興農的生動實踐。

6月6日,中國農技協四川東坡永豐水稻科技小院挂牌運作,馬均教授團隊正式入駐。在科技小院,建立了臨時黨支部,成立“鄉村振興黨員服務先鋒隊”“科技小院支農助農黨員先鋒隊”,建立“小院+政府+基層協會+農民”推廣模式,着力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在實踐中厚植愛農情懷、學農熱情、強農責任。

科技小院由農房改造建成,分為辦公區、展示區和生活區三部分,具備完善的生活學習和科學實驗功能。“有了這個平台,研究所學生能夠長期駐紮在村上,把田間地頭作為課堂和實驗室。”按照馬均的設想,團隊每年将在此工作5—6個月,解決從實驗室到試驗田再到大田的技術問題,通過試驗新品種、推廣新技術、探索新模式、教育訓練新人才、解決新問題,實作“千斤糧萬元錢”的目标。

就在5月底,川農大與東坡區政府簽署合作協定,雙方将攜手共建“馬均教授水稻內建創新中心”,助力打造更高水準“天府糧倉”示範區。馬均表示,将從突破性水稻新品種篩選、全程機械化精準增效技術、綠色高效生産技術、水稻綠色安全生産技術、智能化農機裝備及其技術更新等方面發力,打造産量更高、品質更優、效能更大、食用安全、環境更美的新基地,讓“天府糧倉”裝滿優質糧、放心糧。

加強科研創新,全力實作品種和技術的突破

3月以來,馬均和團隊每周都要到永豐村跑個兩三趟,從播種、插秧到田間管理,實施全過程的技術服務。“‘最後一公裡’是關鍵,我們想把服務做得更細更到位。”馬均說。

一年來,團隊加強科研創新,全力實作品種和技術的突破,并在生産上推廣應用,推進水稻生産提質增效。他們在永豐村基地先後開展5項關鍵創新技術試驗示範,推動水稻平均畝産增至711公斤;累計推廣綠色生态高效新技術新模式20餘項,推動畝均産值最高增至9000元,糧食産量增長7%。

“新品種不管是産量、品質還是抗性,都比以前的品種有所突破。我們去年在生産上已進行小面積應用,市場表現很不錯。今年我們将開展大面積的市場應用。”馬均表示,首先從品種上看,川農大主持的水稻生物育種重大項目通過多學科多行業聯合攻關,已有不少品種獲四川省“稻香杯”獎勵,品質、産量達農業農村部超級稻标準,投入生産應用。其次從技術上看,團隊大力發展和應用高産優質高效生态安全多目标平衡的核心生産技術。“比如精準調撥技術,去年畝産量差不多850公斤,且用種量可降低30%—40%,為農民大幅度地節約生産成本,下一步還要進一步完善這些技術。”

據四川日報

将主題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

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堅持在學中幹、幹中學,把主題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這是馬均及其團隊告訴我們的道理。

學貴有常,要在做實。開展主題教育,必須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若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或教育一陣風、雨過地皮濕,就起不到主題教育應有的作用。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我省在破難題促發展、拼經濟搞建設、辦實事解民憂等三個方面取得系列成效。然而,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仍然艱巨繁重,一些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沖突和問題還未從根本上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還有待不斷滿足……形勢反複提醒,必須把主題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時刻對标對表,繼續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紮實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巴蜀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主題教育越往後走,時間越緊,任務越重,要保持好的勢頭、不松勁的态勢,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把“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貫穿全過程,聚焦“凝心鑄魂築牢根本、錘煉品格強化忠誠、實幹擔當促進發展、踐行宗旨為民造福、廉潔奉公樹立新風”5項目标任務,持之以恒把學習理論同推動中心工作結合起來,同人民群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結合起來,同本地區本部門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問題結合起來,敢字為先、幹字當頭,勇于擔當、善于作為,紮實抓好各項重點措施落實,在學思踐悟、真信笃行中不斷打開工作新局面,確定治蜀興川各項事業始終沿着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堅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