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凱奇圓夢,蝙蝠俠搶鏡,《閃電俠》為何選擇和解主題?|揭秘

作者:Beiqing.com
凱奇圓夢,蝙蝠俠搶鏡,《閃電俠》為何選擇和解主題?|揭秘

《閃電俠》海報。

DC超級英雄電影《閃電俠》于6月16日在全國院線上映,講述閃電俠為了拯救至親的時空穿越,卻引發難以預料的後果,宇宙浩劫接踵而來,困在過去時空中的“新手英雄”閃電俠決心與蝙蝠俠、超女強強聯手化解危機。影片因為跨越時空的精彩叙事設定和一個演員分飾兩個性格不同的角色的精準演繹而獲得不少好評,有觀衆稱“劇情飽滿有趣、人設反差拉滿、情感治愈催淚、動作場面震撼”,更有觀衆認為“無數隐藏式彩蛋給足驚喜”。

電影《閃電俠》依托2011年的DC漫畫《閃點》改編,這也成為DC宇宙布局在近年的重大動作之一,而這部電影正是講述閃電俠穿越時空造成時間線變更的故事,也可以看作是“閃點”使整個DC宇宙重新開機,開啟了DC漫畫的一個全新階段,意味着從前的舊的故事、人物關系可以暫時不去思考,然後直接講述全新的故事。至此,《閃電俠》成為DC電影宇宙後續的重要節點,但它能否擔起“振興DC宇宙”還要看全球的最終票房表現,但至少它開啟了華納、DC重振旗下IP的新篇章。

埃茲拉·米勒繼《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正義聯盟》後再次飾演閃電俠巴裡·艾倫,而導演則是因執導《小醜回魂》系列而成名的安迪·穆斯切蒂。他們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透露,在創作上如何通過情感核心推動一系列冒險;而“量子理論”又是如何令一人分飾兩個角色這一挑戰變得“過瘾”。同時,我們又特意奉上“老而彌堅”的蝙蝠俠和尼古拉斯·凱奇“夢幻”版超人現身的幕後花絮彩蛋。

【主題】

過去已然無法改變,學會和當下和解

在《閃電俠》中,巴裡用自己的超能力重返過去,想要改變曆史、拯救自己的家人,然而他的所作所為,也在無意間改變了未來。在這個新的未來裡,大反派佐德将軍回歸,并威脅要毀滅世界。巴裡孤立無援,除非他能勸動一位德高望重且已隐居的蝙蝠俠重出江湖,并拯救被囚禁的氪星超人(盡管這位并不是我們所熟悉的超人)。最終,為了拯救這個世界,并回到他熟知的未來,巴裡唯一的希望就是為命運而極速狂奔。

《閃電俠》在創作之初就旗幟鮮明地表示要創新,這部電影不再是一眼望到底的同質化超級英雄電影,要讓故事每一個階段都有新鮮感,讓觀衆認為故事究竟會怎麼發展。閃電俠作為并沒有特别大知名度的超級英雄,在正義聯盟團隊裡,他算是最接地氣的。他是一位普通的打勞工,會為上班遲到苦惱,平時苦活累活都是他幹,他有自己的遺憾和私欲,也有在選擇面前的糾結和疲憊。對于從小背負親情傷痕的巴裡來說,母親的意外離去成為他難以釋懷的執念。為了彌補這份遺憾,他不顧一切回到過去試圖改變曆史,這份對親情的強烈渴望非常能引發共情。令巴裡沒想到的是,由于自己的這一行為,毀天滅地的浩劫再度降臨地球,當他最終發現有些宿命無論如何也不能改變時,那份愧疚、自責與無力感分外讓人心疼。

凱奇圓夢,蝙蝠俠搶鏡,《閃電俠》為何選擇和解主題?|揭秘

《閃電俠》劇照。母親輕撫巴裡臉頰。

“對我來說,最吸引我的是這個龐大動作冒險叙事中包含的純粹情感核心,将母子親情設定為整個故事的情感線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就沒有辦法在此之上建構任何故事,這正是我在電影中所尋找的、所欣賞的,也是我想要實作的。在電影中,閃電俠一直在探究他作為超級英雄的存在意義,而情感核心則推動他衍生出一場空前冒險。”導演穆斯切蒂說:“這部電影有許多主題,但對我來說其中最核心的一個主題就是,無論我們如何努力地嘗試(即使巴裡付出了遠遠超出人類能力的努力),我們也無法改變過去。否則,我們會引發蝴蝶效應,未來就會和我們離開時大不一樣。是以,最終我們還是要學會和當下和解。”

【表演】

閃電“雙”俠一相逢,好戲自然來

影片中,為了拯救母親回到過去的閃電俠巴裡,遇到了另一個時空的自己,從性格到經曆都截然不同的兩個“自己”一相逢,好戲自然來。因為一個是生性腼腆社恐的成年超級英雄“大閃”,另一個是活潑歡脫的話痨少年“小閃”,尤其當後者也獲得超能力,社恐的前者便不得不适應帶徒弟的“師父”身份,該怎麼和超能力和解,如何和另一個“自己”相處,都成為一個新鮮且搞笑的賣點。而在這部超級英雄電影中,埃茲拉·米勒不僅僅要完成好拯救世界英雄的這個本職,還要分别诠釋兩個時空中不同性格設定的巴裡,這是十分具有挑戰的。在穆斯切蒂看來,埃茲拉·米勒是一位天賦出衆的演員:“當你在片場看埃茲拉一人分飾兩角時,感覺他似乎遊刃有餘。”

凱奇圓夢,蝙蝠俠搶鏡,《閃電俠》為何選擇和解主題?|揭秘

《閃電俠》劇照。“大閃”“小閃”和女超人并肩作戰。

米勒表示,自己非常喜歡巴裡的一點,在于他的性格跟正義聯盟團隊中的其他超級英雄迥然不同:“我一直特别喜歡他身上的脆弱和缺乏自信的一面,這跟我們通常在超級英雄身上見到的自信滿滿截然不同。閃電俠最有魅力的一點,是他理論上隻有一種超能力——速度,但速度與他的智慧相結合,就能夠将自己的潛力發揮到極緻。巴裡·艾倫突破了光速的實體限制,讓許多不可能的事情成為可能。也正是憑借他的能力,我們得以體驗和了解DC的多重宇宙。從根本上說,多重宇宙是當代量子理論所衍生出的想法,很多人推測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就是這樣的——不同的平行宇宙确實存在,而我們隻是恰好存在于目前這個宇宙。”談到一人分飾兩角有什麼難點,米勒說重點在于了解角色:“不同的人生經曆造就了他們不同的性格,世界觀不一樣,處理問題的方式也不同,一個更老練的巴裡,經曆過心碎痛苦,一個享受着特權,過着輕松愉快的單純生活,他們的性格發展都有非常周密有趣的劇情鋪墊,于是讓我有了很大的空間去探索挖掘這兩個角色,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和所有主創處于一種互相鏡像,互相照應的狀态,進而不斷編排,互相成就‘各自’的表演,我非常感謝這次令人過足戲瘾的創作。”

【花絮】

最老蝙蝠俠和最憂郁版超人很“搶戲”

對于在DC超級英雄影片序列中起到承前啟後作用的《閃電俠》來說,在劇情創新吸引新影迷的同時,又要照顧懷舊的老影迷,時不時用“老”英雄現身來營造出溫故而知新的親切感。比如除了隻知道“一條道跑到底”的閃電俠埃茲拉·米勒和“鈔能力”護體的蝙蝠俠本·阿弗萊克之外,我們還可以看到蓋爾·加朵飾演的神奇女俠拿着真言套索套出蝙蝠俠和閃電俠的尴尬心聲後的會心一笑;或者是在兩個閃電俠穿過的無數多元宇宙期間,還可以看到很多新老角色像走馬燈般在各自宇宙中一晃而過,比如羅伯特·帕丁森版的《新蝙蝠俠》(2022年),琳達·卡特出演的劇集版《神奇女俠》(1975年),克裡斯托弗·裡夫版的《超人》(1978年)等。而最讓影迷心神一蕩,莫過于由邁克爾·基頓與本·阿弗萊克飾演的兩代蝙蝠俠在不同宇宙中出現,熟悉的戰衣、經典的台詞瞬間喚醒影迷記憶,可見蝙蝠俠的強大魅力。

凱奇圓夢,蝙蝠俠搶鏡,《閃電俠》為何選擇和解主題?|揭秘
凱奇圓夢,蝙蝠俠搶鏡,《閃電俠》為何選擇和解主題?|揭秘

《閃電俠》劇照。71歲的邁克爾·基頓再度飾演蝙蝠俠。

這是已經71歲的邁克爾·基頓繼1989年《蝙蝠俠》、1992年《蝙蝠俠歸來》之後,時隔30多年再次身穿蝙蝠俠經典戰衣亮相,老爺子在片中戲份頗重,先後幫助閃電俠在危機中重塑宇宙秩序的大決心,也暗示或鼓勵他實作拯救母親的個人願望。基頓之是以回歸,穆斯切蒂把答案歸結于基頓的好奇心:“他是這個世界上最酷的男人,對于再次扮演蝙蝠俠這件事,他其實一直感到十分好奇。事實上,最開始我以為他絕對不會接受這個提議和拍攝計劃。而當他點頭同意時,我們所有人都很興奮。随後,我們和基頓共同踏上了這次創作之旅。”在基頓心裡,《閃電俠》對他的最大吸引力就是他要诠釋一位人們從來沒有見過的蝙蝠俠,和自己人打交道時脾氣古怪、面冷心熱,對敵時睚眦必報,哪怕搭上性命。基頓說,他30多年前身披蝙蝠俠戰袍的時候,他的兒子還是個小孩,而現在他的兒子已成長為一名出色的作曲家,當再穿上蝙蝠俠戰袍時,他已經成為爺爺了。恭喜基頓老爺子暫時成為影視作品中飾演蝙蝠俠的年齡最大者。也有影迷将基頓這次極具魅力的“搶戲”式表演譽為“他甚至用額頭的皺紋和淩厲的眼神,就奪走了鏡頭焦距”。

凱奇圓夢,蝙蝠俠搶鏡,《閃電俠》為何選擇和解主題?|揭秘

尼古拉斯·凱奇曾經的超人定妝照。

但最令影迷驚呼、驚豔的花絮莫過于59歲的尼古拉斯·凱奇終于實作了他做了25年的超人之夢,在片中以一身紅藍緊身衣的超人裝扮客串出鏡。話說凱奇在憑借《離開拉斯維加斯》中酗酒編劇的角色獲得1996年第6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之前,他就曾表示“飾演超人是我畢生的夢想” 。好萊塢也曾令他距離這個夢想一步之遙,1998年,曾經執導過《蝙蝠俠》《蝙蝠俠歸來》的導演蒂姆·波頓受邀為凱奇量身定制了《超人再生》的劇本,興奮不已的凱奇也為此試過妝,甚至連定妝照都已經拍好了,但後來項目遭遇阻礙、夭折,成為了一個流傳已久的傳說。定妝照中的凱奇版超人,眼神憂郁或者說迷離,似乎還沒有從拉斯維加斯的“宿醉”中恢複清醒。可惜這次凱奇飾演的超人出鏡時間很短也沒有台詞,導演穆斯切蒂卻表示,“他是客串,他很入戲。”

推薦到全國百老彙院線觀看影片《閃電俠》。

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編輯 黃嘉齡

校對 翟永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