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燕雲台》《芈月傳》作者蔣勝男是如何寫曆史故事的?

作者:人民政協網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文化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本期開始,華夏周末開設“文化強國”系列訪談,邀請文藝界代表人士,暢談文化強國中的責任、使命與擔當。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網絡文學作家蔣勝男近年來将曆史資源進行文學演繹,在新時代以新的文學方式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她創作的《燕雲台》《芈月傳》等文學作品被改編成熱播電視劇,不但在國内為觀衆所熟知,在海外也産生了廣泛影響。本期專訪蔣勝男,請她講述自己的網絡文學創作經曆,并從這段經曆中管窺中國網絡文學的發展脈絡。

《燕雲台》《芈月傳》作者蔣勝男是如何寫曆史故事的?

△蔣勝男(右三)與其他中國作家參加南美文學周活動。

曆史不應“偷懶式”解讀 而應“全景式”叙述

在蔣勝男看來,過去我們寫曆史小說的眼光多是“對内”的,所謂“對内”,是着眼于内部權力鬥争,皇位争奪、貪官與清官的鬥争、改革和保守的鬥争等,更多的是解決内部沖突。“但是今天,我們看曆史,要一隻眼睛向内,一隻眼睛向外。我們現在講‘人類命運共同體’,對待曆史也應該是這樣去看。”蔣勝男說。

寫曆史故事不是簡單地寫誰是誰非、誰赢誰輸,這種非此即彼的判斷,是“偷懶式”的判斷。

蔣勝男寫曆史故事,試圖從每一個曆史主體去解釋他們當時在曆史命運的十字路口,為什麼會作出這樣的抉擇以及抉擇的合理性。蔣勝男稱之為“全景圖”式的曆史寫作。她選擇寫《宋遼夏》系列,就是因為可以站在宋遼夏三個政權的不同角度上來審視、解讀這段曆史。

“在我看來,中華文明五千多年曆史,我們正視曆史人物當時經曆的艱難險阻。在大的十字路口面前,大家都是摸着石頭過河,其珍貴之處就在于他們為後人做了示範。”蔣勝男說。

“今天的讀者與過去的讀者已然大不相同,大家的知識結構更加豐富,視野更為廣闊,我們的曆史觀、對曆史的叙述方式也要與時俱進。”蔣勝男說。在《芈月傳》的創作中有秦的視角,也有六國的視角。當時各國都在變革,許多重要曆史人物應運而生,他們的思想也不是獨立存在、非此即彼的,而是在碰撞、交彙、融合中形成的,這是我們這個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産。

在蔣勝男看來,從秦一統天下,到漢朝初期至中期,先後用到了法家、道家、儒家等不同的思想,諸子百家的思想在各個時代都閃爍着耀眼的光芒,思想争鳴,思想融合,這也是中國文化能夠源遠流長的原因。

《燕雲台》《芈月傳》作者蔣勝男是如何寫曆史故事的?

△《芈月傳》劇照。

曆史寫作要下笨功夫

《芈月傳》的創作經曆了一個艱難的過程。與以往一樣,蔣勝男在寫作中再次遇到瓶頸。但這一次給她帶來的還有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壓力。蔣勝男曾在創作以西夏曆史為内容的《鐵血胭脂》時,寫到一半“卡住了”。她的健康情況開始下降,嚴重的失眠、脫發,甚至患了帶狀疱疹。這個瓶頸的産生,蔣勝男深知是因為自己的曆史文學積累還不夠。有些曆史抉擇的原因,她無法找到答案,更無法還原曆史人物内心極緻的沖突沖突。比如元昊做了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為什麼會弑母、殺妻、殺子,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人倫慘劇?這種感情的代入過于強烈,給蔣勝男的身心帶來了傷害,她隻好暫停寫作。

但是蔣勝男答應讀者,一定會繼續寫完。于是蔣勝男用兩年時間來閱讀學習曆史。她試圖去重建立構自己的曆史知識,去了解一個時代建立的制度根基在哪裡?它的思想來源在哪裡?這樣的學習讓蔣勝男的曆史認知和思維方式有了整體提升。

兩年後,她重整旗鼓,對這段時間曆史閱讀的心得進行整理,将其定名為《曆史的模樣》系列,第一部就是《夏商周》。後來寫到了春秋戰國,寫到了管仲、齊桓公,周天子時代、群雄時代,又寫到伍子胥和申包胥,這兩個最好的朋友,為什麼會作出完全不一樣的抉擇,于是有了後來的《芈月傳》,芈月要滅楚,黃歇要救楚,其實就有着伍子胥和申包胥的影子。

寫好曆史作品,前期要做很多工作。蔣勝男認為寫曆史一定要深入曆史遺存當中去了解曆史,這帶給你的是與“紙上談兵”完全不同的感受。在《燕雲台》寫到八九萬字時,蔣勝男感到越寫越不對勁兒,她就去了遼夏金博物館和遺址。放眼所望,全是土城,荒無人煙,一大片漫無邊際的草原上,隻有蔣勝男和與她一同前往的幾個人。夜晚在蒙古包裡,能對話的隻有頭頂的蒼穹。那種“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淚下”的感覺湧上心頭,她明白了《燕雲台》的問題在哪裡。因為那時的她還沒有從《芈月傳》詩經楚辭構成的語境中走出來,而《燕雲台》寫的是草原的故事,但是《芈月傳》的文氣依然在。

在遼夏金遺址,蔣勝男看到了皇帝出行的馬車原來大如宮殿,帳篷也不是她想象中的是一座座連通起來的樣子,而是有點像被大屏風一樣的隔闆隔開了。深入到曆史的現實中去,讓蔣勝男推翻了自己的寫作,全部重來。

《燕雲台》《芈月傳》作者蔣勝男是如何寫曆史故事的?

△電視劇《燕雲台》在越南播出。

充分利用好網絡文學的海外傳播價值

當記者問到蔣勝男的文學作品在海外産生的影響時,她給記者發來一張表格,這是網友發給她的,上面列舉了2022年至2023年,根據她創作的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燕雲台》在海外的播出情況。2月8日登陸越南有線電視,3月30日登陸日本東京都會電視,4月18日登陸加拿大電視……像日本這樣的毗鄰國家,兩年時間該劇就被播放了8次,并且是不完全統計。

蔣勝男認為,中國曆史劇承載着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其影響是厚重深遠的。

《燕雲台》《芈月傳》作者蔣勝男是如何寫曆史故事的?

△電視劇《芈月傳》在日本播出。

網絡文學在大陸對外文化交流中起到了“彎道超車”的作用。《2021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網絡文學實作了産業模式的輸出,不僅中國作者創作了大量的作品輸出海外。還有20多萬名外國作者開始使用母語在中國網絡文學海外網站創作小說,海外原創小說上線近40萬部。網絡文學與影視、動漫、遊戲等領域開展有機合作,實作IP打造關聯化和産業化,不少IP劇集在海外流媒體上線并取得良好收益。

《燕雲台》《芈月傳》作者蔣勝男是如何寫曆史故事的?

△小說《芈月傳》泰文版。

在蔣勝男看來,過去在文化出海的過程中,我們曾經受到海外各種規則的制約。“其實,越是精英文化越是容易形成文化壁壘和障礙。網絡文學的優勢就在于它的傳播管道暢通。新一代網絡文學創作者,包括最頂流的作家在内,很少是完全閉門專業創作的,他們的組成人員中有勞工、農民、外賣騎手等,他們書寫的是最質樸的人民喜聞樂見的故事,表達的是與世界人民共通的老百姓的情感。現在很多海外文學的讀者自發翻譯我們的這些作品,這樣的文化傳播方式在我們文化出海的過程中應被重視。”蔣勝男說。

“網際網路文化是一種全新的文化,不能再用舊的文學規則來評判網絡文學。文學出海,我們要打破過去認為的一定要先把精英文化傳輸出去的理念,這個思路很容易遭遇抵制。不同文化之間存在着隔閡,在已經打開的一扇文化互通的大門面前,不要着急給網絡文學套上枷鎖。我們看到,印度對外傳播的是它的歌舞文化,日本對外傳播的是卡通文化,美國對外傳播的是它的工業大片……文化傳輸,最先做的應該是引起對方的興趣。”蔣勝男還打了一個比喻,“我們不需要把一個打扮特别好看的小姑娘展示在對方面前任由評判。”而是要讓文化首先成為一股無處不在的洪流。曆史的選擇,是大浪淘沙。我們要有這個自信,優秀的文學作品會留存下來。

來源:《 人民政協報 》(2023年06月17日第05版)記者:楊雪版面編輯:謝穎 楊雪 張麗 郭海瑾新媒體編輯:黃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