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社群團購的邏輯

(1)話說遠點:大時代

我國從2008年之後進入了工業社會中期,以消費品大制造大零售為主幹。

消費品主要分為:

1、一般消費品:如商場常賣的服裝鞋帽與化妝品、如超市便利店常賣的快消品、如專賣店常賣的家裝家居/體育用品/藥品

2、電器消費品:如電腦、智能手機、家電

3、耐用消費品:如汽車和地産

之是以2008年之後中國電子商務崛起,主要得益于國家基礎環境普及:

1、消費者:4G和智能手機普及

2、商品:中國産能溢出

3、物流:造城運動(中國生産人口和消費人口大聚集)、高鐵城市群

4、金融:網際網路金融(微信支付)、網際網路消費信貸

(2)話說遠點:電子商務賣

上述講的消費品,都是工業生産。形成了成熟的産供銷産業鍊。

電子商務本身就有着天然的先進性,對于線下零售是典型的降維攻擊:

1、網際網路:天生是具有網狀、壟斷性

2、直Hold顧客、最短價值鍊:消費者-電子商務零售商-商品制造商

3、最大人效:不用銷售人員和促銷人員,顧客自助挑選自助下單自助支付。而且24x7營業

4、最大坪效:通過資訊流滾動、千人千面、搜尋、實時關聯推薦,可以做到無限坪效

5、持續改善:低成本高效率的實時使用者行為全過程跟蹤,可以持續改進經營

6、背景大規模作業:自動化大型倉儲、智能化倉儲排程、智能化物流排程

線下零售哪一方面都無法吊打電子商務。但就是有人不知道這套邏輯,還以為電子商務隻是出貨管道之一。

(3)話說遠點:中國内需買

我很堅信,中國未來十五年内會成為世界GDP第一的國家。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把美國成熟的東西,咱們自主可控地做一遍,隻有這樣咱們才能做到成本最低。隻有成本最低,咱們才能做到全球規模最大。就如此而已。

而且中國内需也很簡單,還是車子(智能新能源汽車)、房子。

很多人說房子不行了。我個人不認為。中國城市化率才剛剛突破60%。美國城市化率80%。日本最高,93%。

房子消費邏輯也很簡單:

1、村裡的到鎮裡(自然村合并搬遷)

2、鎮裡的到縣裡(縣級市,中國未來至少五年是大力發展縣級市)

3、縣裡的到市裡(改革戶籍制度,争取三四線城市自由落戶,解放外來養老/醫保/住房/教育限制)

是以說,中國現在有4億城市中産,未來十年中國至少會有7億城市中産。這是中國内需消費主力軍。他們每天要吃菜吃飯。

(4)社群團購的本質:中國農業産供銷現代化

中國千古年來在農業方面一直是小農經濟,雖然現在用上了機械化播種、噴藥、收割,但本質來講仍然是小農經濟。農業的産供銷都是小農經濟,你看農田生産、批發市場、早市菜販子,都是螞蟻雄兵小農經濟。

現在電子商務廠商都已經切入生鮮這個品類,就連京東劉強東、國美黃光裕都秘密親自挂帥切入這塊業務。因為這個品類的本質是:中國農業的産供銷現代化。

更是因為這個品類是:高剛海(高頻、剛需、海量)。

電子商務的價值鍊:最終消費者-電子商務零售商-商品制造商。這條鍊,在農業産供銷現代化也同樣适用。

在所有發達國家,農業品都是标品。你看就連在日本,一棵菜一個蕃茄,都被标品化了。擇、清洗、初加工、包裝,全被标品化了。中國的農産品還是土産,也沒有被标品化,需要稱斤。無他,中國人普遍還很窮,标品初加工就需要附加價格和附加價值,中國人受不了。

電子商務廠商改變了這個格局。不标品化,電子商務就沒法進行工業化大規模作業。雖然進行了初加工标品化增加了成本,但由于規模效應,以及最短價值鍊,農産品價格還是很優惠。這在傳統模式下是無法搞定的。

是以,中國電子商務廠商會搞定零售、供應鍊标品化這兩個環節。

至于農業生産現代化,中國近幾年的農村土地流轉改革、現代農業公司大規模科學作業、農民到現代農業公司上班成為農業産業勞工,會解決生産這個環節的問題。

中國農業産供銷現代化,需要3-5年時間完成(需要中國農村土地流轉改革全面完成)。這是中國消費品最後一塊處女地。

至于說誰會赢得最後?我感覺會是新的一家,而不是現在的阿裡、京東等等。我曾經押寶拼多多。

至于形式是不是現在的社群團購模式?是也不是。說是,是肯定是社群團購模式。說不是,肯定不是現在人肉樓長玩法。仍然會産供銷流程走通後,通過平台和智能方式去搞規模化自動化作業。

這事,對中國農民是好事。

(5)對社群賣菜擔憂的解答

近期網上出現了很多反社群團購甚至反智的文章,主要是人民的名義。

淘寶電商:都是騙子

京東電商:不環保,都是垃圾塑膠包裝和紙殼箱子

美團外賣:不安全。有外賣人員進室搶劫和見色起意事件

滴滴打車:老年人不會用,讓老年人打不着車

微信支付買菜:讓老年人不會用

微信健康綠碼:讓老年人不會用

銀行、社保刷臉驗證:讓老年人不會用

目前攻擊社群賣菜,主要也是以保護基層弱勢人群為名義。說你們這些财大氣粗的電子商務公司和風險投資商,咋不把錢投資到和美國進行高科技自主對抗,非要和掙辛苦錢的菜販子争這點蠅頭小利?有本事幹火箭上天去啊。

嗯嗯,其實也已經有一大幫人幹高科技、幹火箭上天了,并不是說沒在幹。而且,幹火箭上天、幹社群賣菜,都在幹,這兩事不沖突。而且這兩事都非常有價值。

一個理由反駁不成就再換一個理由,那就是發展社群賣菜,不僅會讓菜販子失業(就業是每個地方政府最關注的),而且會擠壓當地超市零售業(保護當地經濟也是每個地方政府最關注的),而且會嚴重壓迫本地農民(保護農民收益也是每個地方政府最關注的),而且繳稅都繳到了電子商務公司總部(收本地稅是每個地方政府最關注的)。反駁者找的點都挺好:就業、弱勢群體、老年人、農民、環保、安全、當地經濟發展、當地稅收。

其實吧,社群賣菜,實際上是發展當地經濟、當地就業、當地稅收:

1、商品本地采購:菜這個東西,不像手機可以深圳制造全國銷售。菜需要當地采購,這自然是有益于當地農民的

2、商品本地加工:電子商務賣菜,是需要标準化作業的,不能論斤賣的。是以需要中央初加工工廠進行擇、切、包裝。這自然是有益于當地就業的

3、社群賣菜經營:有人說錢被北上廣深的社群賣菜電子商務公司賺走了,稅也繳到北上廣深稅務局了。這其實有點冤枉。因為社群賣菜是典型的O2O電子商務,需要在當地找商品、當地找中央初加工工廠(甚至電子商務公司親自投資建設中央初加工工廠)、當地建設蔬菜全市倉儲物流基礎設施和團隊、當地營銷和商務合作,這些都會當地落稅。

反駁者們,繼續拿出你們精心想好的理由來反駁吧。

這就是大時代。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

社群團購的邏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