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溫為何始終未能占領河東,李克用在梁晉争霸中是怎樣輸掉的?

作者:秋水浮萍卧江子

天複元年(901年),已經降服河北藩鎮的朱溫開始了他征服天下的大計。他的首個目标就是踏平河中,剪除宿敵李克用最後一個羽翼。

朱溫為何始終未能占領河東,李克用在梁晉争霸中是怎樣輸掉的?

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河中節度使王珂不斷向河東派出使者,向自己的嶽父李克用求救。按照史書上的記載,王珂的使者是“道路相繼”,比後來的十二塊金牌搞得還迫切壯觀。但讓人抓破頭也想不明白的是,這麼多使者派出去了,别說河東的援軍了,連李克用的回信也沒見到。于是邠國夫人也急了,她親自寫了一封求救信,向李克用求救。

這位邠國夫人不是外人,正是王珂的老婆、李克用的愛女。

既然都是自家人,邠國夫人自然也不用客套廢話了,寫的信直奔主題:女兒眼看着就要成為俘虜了,父親大人怎麼能忍心不來援救。

實事求是地講,面對女婿接連不斷到來的使者以及女兒的責問,李克用内心深處應當是極度痛苦的。因為真相不是李克用過于狠心,而是他過于無力。當探知了朱溫此時所擁有的真正實力後,李克用清楚地認識到了一點一一他輸給了那個自己曾經無比鄙視的無賴小人。

這幾年朱溫兩耳不聞其他事,一心一意搞擴張,經過東征西讨加南征北戰,基本上已經控制了廣大的黃河流域,實力出現了跨越式的質的提升,今非昔比。而反觀李克用這邊,看起來雖然也毎年都挺忙,但十多年下來,地盤基本上沒有什麼擴充,好不容易攻下了盧龍鎮,還被劉仁恭搞陰謀奪了去,可以說是白忙一場。

如今實力差距如此巨大,河東自保尚恐力所不及,談何伸出援手拉别家一把。伸手拉別人,隻有被别人一起拉下水,手拉手見龍王這一種可能性。李克用很實事求是地講,面對女婿接連不斷到來的使者以及女兒的責問,李克用内心深處應當是極度痛苦的。

明白這個道理,但他不能夠說破,不然人心散了,這個隊伍就更沒法帶了。可是寶貝女兒那邊不給個回複實在說不過去。于是李克用隻好派人給女兒捎了一句話,一句大實話:“如今賊兵(指宣武軍)阻塞了道路,而敵我雙方實力懸殊,衆寡不敵,要是救你們的話,一定會和你們一樣走向覆亡的命運,是以你可與王郎棄城逃歸朝廷。”

得到了李克用這樣的回複,王珂很是失望,在求助李茂貞失敗後,王珂再也想不到别的辦法了。他隻有按照李克用給自己指出的那條路,棄城逃往長安,尋求朝廷的庇護了。但到了這個時候,王珂突然發現,想要跑路也不是那麼容易實作的。不知是什麼緣故,當時城外的浮橋壞掉了,而由于天氣原因,河流冰凍淤塞了黃河,船隻很難航行。

更要命的是此時王珂手下的士兵已經不太搭理他了,沒辦法,王珂隻能向昔日的宿敵朱溫投降。向來對對手都是趕盡殺絕的朱溫也肯定不會放過他,不久王珂就在華州的驿館被人暗殺。

河中就這樣被朱溫輕而易舉的占領了,按照這個趨勢,宣武軍可以一鼓作氣,一路向北,以摧枯拉朽之勢進兵河東,将李克用跟着滅掉。

說實話,朱溫确實有這個打算,但是一個來自汴州的消息讓他放棄了這個蕩平河東的良機。

朱溫為何始終未能占領河東,李克用在梁晉争霸中是怎樣輸掉的?

這個改變曆史程序并在某種程度上為日後的後梁埋下覆亡的種子的消息,隻有五個字:張夫人病危。

所謂張夫人,就是朱溫的發妻張惠。這位奇女子是朱溫的生平摯愛,而從朱溫得到她病危的消息,不顧一切星夜跑回汴州的表現來看,在朱溫眼中,這個女子比他的天下更為重要,或者說,張惠才是他唯一不願意放棄的界 。

一向高傲的李克用趁機派使者前來探望,并送來了禮物,而且是份厚禮,讓朱溫不少手下都深感大開眼界。拿出這麼多的好東西,李克用隻有一個小小的要求,那就是請求重歸于好。

朱溫微笑着接受了李克用的禮物,同時派出使者跟随李克用的牙将張特回太原向李克用示好,但是确切地講,朱溫正是是以下定了繼續出兵的決心。其中的原因在于李克用的書信。

據說李克用在信中雖然說的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和諧共存,并且睦鄰友好之類的客氣話,但言辭之間的那股子傲慢的勁兒卻一點沒能壓下去,這就讓朱溫十分憤怒了。

怎麼,都混到了主動遣使求和的份兒上,竟然打心眼兒裡還是瞧不起我?打不死你!

三月二十ー日,朱溫親點六路人馬圍攻河東。

由于雙方實力懸殊太大,宣武軍一路凱歌,河東諸縣紛紛望風而降,四月底,六路大軍便在晉陽城下會齊,第一晉陽之戰就此開始。

原本形勢對李克用很不利,正常發展下去,河東軍必敗無疑,但就這個時候,老天爺幫了李克用大忙——晉陽地區竟然下了一場持續十多天的暴雨。

宣武軍的士兵們初到晉陽,本來就有些水土不服的情況,巧的是趕上了這場下了整夜又下整天的持久強降雨,駐軍條件不但迅速惡化了,連吃飯都受到了影響。

要知道,朱溫這一次本來就派了将近十萬人,後來又一路收降了數萬名河東兵,這無疑極大地增加了運糧的負擔。現在恰逢雨季,道路泥濘,運糧所花費的時間就變得更長了。前線的軍糧供應受到這兩大因素的同時影響,難免會變得緊張起來。

而吃不好,也休息不好,人的身體就難免要出問題。軍營中開始出現日漸嚴重的瘧疾加痢疾的疫情,但事實上還不止如此,很多土兵還出現了雙腳腫脹、行走不便的情況,這進一步影響到了汴軍的戰鬥力。

城内很快獲悉了宣武軍大營的這些相關情況,李克用就此認定,是時候進行反擊了。于是他找來了自己最能打的兩個養子李嗣昭、李嗣源,指令他們伺機出城進攻,加快搞垮敵軍。

于是從四月的最後幾天開始,每個晚上宣武軍都會遭到李嗣昭、李嗣源統領的精銳騎兵的夜襲或劫營,不是有士兵被來去如風的沙陀騎兵斬殺或俘虜,就是有營帳遭到強行突破,或被河東軍點火燒掉了。

形勢發展到這個地步,即便是訓練有素的宣武軍也無法忍受,眼看十多萬人被折騰得隻剩下一口氣,全軍馬上就要崩潰掉。得悉前線境況的朱溫趕忙派人傳達了緊急指令:撤軍,撤軍。

五月初,宣武軍各部開始陸續撤回出發地。

朱溫為何始終未能占領河東,李克用在梁晉争霸中是怎樣輸掉的?

當然了,李克用絕對不會放棄這種擊敗敵人的好機會。在确認了宣武軍撤退的情報後,他立即派出周德威、李嗣昭統領五千精銳騎兵前往追擊。

雖然汴軍将領對于李克用的這一招早有意料,怎奈自己手下的士兵們基本已經喪失了作戰能力,是以隻能眼睜睜地看着部隊被沙陀騎兵殺得抱頭鼠竄。

第一次晉陽戰役就此結束,此戰宣武軍一路殺死或招降河東軍兩萬餘人,而最後的那場追擊戰加上傷病減員,保守估計損失在一萬七千左右,是以,兩邊傷亡大抵相當。

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次朱李二人的對決,我覺得最貼切的應該是:河東軍不勝而勝,宣武軍不敗而敗,可以說是平局。

同年十一月,宰相漼胤聯合朱溫強勢鏟除朝中宦官勢力,大太監韓全誨等人為了自保劫持唐昭宗李晔到鳳翔,一場圍繞争奪唐昭宗的大混戰就此展開。

此時的李克用雖然已是勢單力薄,又剛遭遇大敗,但在收到皇帝陛下的勤王诏書後,還是出兵了。

李克用看得出,以朱溫現在的實力隻消滅他一點兵馬、擒一個武将,根本無法引起他的注意,更不用說打亂他的全盤計劃了。有鑒于此,李克用決定增加籌碼,大規模增兵,把動靜搞大。

于是李克用派出了他最信任的大将李嗣昭、周德威分頭攻打慈州、隰州。事實證明這一招果然有效,朱溫聽說河東軍大舉出動,二月初就領兵火速傳回了河中。

皇帝陛下暫時解了圍,但李克用可慘了,雖然李嗣昭、周德威都是有勇有謀的悍将,但在實力過于懸殊之下,任何戰鬥技術和經驗都是蒼白無力的。

天複二年(902年)三月,宣武軍再次大敗河東軍,并追擊至晉陽城下,這便是第二次晉陽之戰。

此時周德威、李嗣昭雖然已經收集殘部回到了城裡,但是城中的兵力依舊不足。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一來李克用将他手上能用的幾萬人都交給了周德威、李嗣昭出去救援,本來就的沒再留什麼預備隊;二來是李克用做夢也沒有想到,汴軍居然能夠如此強悍,直接打到晉陽城下,因而也沒做啥防備。這樣的結果就是在宣武軍猛烈的攻勢下,李克用隻好親自上陣,早晚不休地連軸轉,指揮城上土兵嚴防死守,據說經常連飯都顧不上吃,覺也不去睡。

要知道,這一年的李克用早已經不是二十出頭、精力旺盛的小夥子了,這一年他已經四十六歲了,在當時差不多就是別人口中年過半百的老人了。

朱溫為何始終未能占領河東,李克用在梁晉争霸中是怎樣輸掉的?

汴軍攻城攻得這麼急,說實話連毛頭小夥子都不一定能不眠不休地撐過十天更何況是李克用這種歲數的人。事實上,在城樓之上堅持守城的李克用本人也逐感覺到自己的身體、精神與這座晉陽城一樣就快到達崩潰的臨界點了。于是他決定召開會議,宣布一個重要的決定。

“孤欲棄城,走保雲州,諸将以為如何?”

這個消息一宣布,會場上立刻就引發了一陣喧嘩聲。

“兒子們在此,一定能夠固守城池。請大王您不要做退守雲州的打算,以免動搖人心!”

李嗣昭、李嗣源幾乎馬上就站出來表示堅決反對,倒是李存信比較支援李克用的意見。

李存信提到了李克用所擔心的最糟糕的局面:孤城無援,再遭圍困,那真的就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必死無疑了。

是以李克用有心就按照李存信的意思辦,但是李嗣昭、周德威等大将的反對聲十分激烈,一時間李克用變得猶豫不決,無法定奪。

就在事情陷入僵局時,一個說話從來頂用的人出來了,這個人就是李克用的老婆劉太妃。想當年這個女人妥善地處理了上源驿事件的後續問題,進而以一己之力挽救了李克用和沙陀人,現在這個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她再次承擔起了曆史的重任。

“李存信不過是出身北川的放羊娃罷了,哪裡懂得什麼叫深謀遠慮。您平日裡常笑王行瑜當年懦弱無能,輕易地就棄城逃走了,結果還沒跑出多遠就身首異處,死于無名之輩手下,今天你反倒是想效法他嗎?”

在冷冷地看了李克用一眼後,劉太妃立馬改換成了擔憂的語氣繼續說道:“況且您昔日在達靼暫居時險些被那裡的人暗害,幸虧當時朝廷多事,這才能夠再回來。現在您一隻腳出城,臣妾都猜很可能會立即發生難以預料到的變亂,您真的認為我們可以平安到塞外去嗎?”

随着劉太妃這有理有據的幾句話講完,李克用已經完全不再有棄城跑路的想法了。

做了大半輩子英雄又十分驕傲的李克用怎麼會允許自己以喪家之犬的姿态謝幕離開,是以即便是死,也要死在此地,也要死在對敵沖鋒的路上!就這樣決定了,我哪裡也不去,誓與晉陽共存亡!

朱溫為何始終未能占領河東,李克用在梁晉争霸中是怎樣輸掉的?

為了打垮強敵,李克用再次召開了緊急會議集思廣益。經過對衆将意見的綜合,李克用下達了三項指令:

第一,加快推進在外殘兵收集的工作,以彌補守軍力量的不足:

第二,盡全力向外界請求教援,有一份援助算一份,為長期對敵作戰做好充足準備:

第三,衆将回營後要想方設法激勵所部士氣,并鼓勵大家開動腦筋為破敵建言獻策。

李克用下達了指令,自當天起,整個晉陽都有條不紊地開始了工作。

在李嗣昭等将的努力和調配下,幾天之内,逃散的兵卒又被集結了起來,城防得到了保證。

而在此期間還出現了極為令人感動的一幕,那就是本來剛剛見完哥哥李克用,走在自己任刺史的忻州歸途上的李克甯,聽說汴軍大舉圍城,晉陽可能不保,又帶着衛兵殺了回來,進了城裡。入城後他對詢問他何以去而複返的人說了這麼一句話:

“此城将是我戰死的地方,離開此城,又能往哪裡去!”

晉王親屬的實際行動加上這句話,比任何的宣傳效果都要強上百倍,晉陽城中的人心就此逐新穩定了下來。畢竟像李克甯這樣身份的都回來死戰了,普通人還講什麼。

城内團結一心了,晉陽城便不會輕易被攻破,剩下的就是考驗武将破敵的本領了

李嗣昭、李嗣源不愧是奇襲破敵的良将,一夜之間兩人竟數次統率敢死隊突襲敵軍的大營,斬将拔旗,搞得汴軍一夜數驚,不得安甯。

在李嗣昭的騷擾下,不能好好體息的汴軍作戰水準大大下滑,甚至出現了還打打仗就不由自主地打瞌睡的情況。

朱溫知道再也無法繼續打下去了,他已經看得很清楚,晉陽城沒有個一年半載是很難攻破的,而他的軍隊在現有的情況下能再堅持十天半月還不潰就已經是了不起了(一說汴軍此時又出現了疫情),是以朱溫做出了一個相當明智的決定:撤軍。

三月二十ー日,宣武軍主動燒營而去。于是一年前的那一幕又幾乎重演了一遍:李嗣昭與周德威聞訊領兵追擊,汴軍無力交戰,傷亡萬餘人。河東軍抓住機會反攻,乘隙又攻取了慈、黑、三州,但河東軍的攻勢也就到此為止了。

兩次晉陽保衛戰已經讓李克用對朱溫現有實力的恐怖有了非常清醒的認識,他知道他可以做的隻有自保與發展這兩件事而已。如果在下一次汴軍大舉進攻前,河東軍還沒一個嶄新的氣象的話,那他和沙陀人的末日就真的要到來了。

李克用可沒有做最後一任沙陀人首領的打算,不然百年之後向列祖列宗交差會很尴尬的。于是自此他勵精圖治,将主要精力轉移到了處理内政上來,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河東也就此揭開了新的篇章。

朱溫為何始終未能占領河東,李克用在梁晉争霸中是怎樣輸掉的?

朱溫篡唐的消息傳開後,蜀地的王建曾派人送給李克用一封親筆信,主張與李克用各自稱帝,同後梁分庭抗禮,等到大家合夥平定了朱溫,再尋訪李家後裔共同立為皇帝,分别主動退位,繼續做藩王。

這個建議在人心不古的亂世無疑很具吸引力,但是李克用看後卻沉默不語,最後隻派人給王建回了一句話:我曾發誓在這一生不敢喪失臣節。

這個誓言是他當初在楊複光面前立下的,時隔二十餘年,他一刻都沒有忘記,并且做到了一生堅守。是以唐朝雖不在了,但李克用依舊在堅守。

實事求是地講,他的堅守真的十分不易。好不容易攻下的潞州遭到了梁将康懷英十萬大軍的圍攻,好不容易結拜的兄弟耶律阿保機也主動向自己的仇敵朱溫投懷送泡、遣使修好(當時耶律阿保機已經自立為契丹皇帝)。

而他最終則是在并沒有看到任何希望的情況下病倒、病重,最終病逝,是以他并不甘心。

于是就有了那段廣為人知的傳說,他将自己的繼承人李存勖叫到了病床前,交給了他三支箭,說出了那段曆史上頗為著名的遺言:第一支箭你要讨伐劉仁恭,你不先攻下幽州,黃河以南就不能拿下;第二支箭你要你打敗契丹,耶律阿保機與我握手結盟,結為兄弟,曾發誓說一起光複大唐江山,現在卻背信棄義依附賊黨,你必須要讨伐他;第三支箭要消滅朱溫,你能完成這三個願望,我就死而無憾了。

天祐五年(後梁開平二年,908年)正月辛卯日,一代枭雄李克用去世,享年五十三歲。

事後的發展證明,一世英武,忠于大唐的李克用應該是暝目了,因為他的好兒子李存勖。

李克用死後,時年二十四的李存勖繼任河東節度使,襲封晉王,同時繼承了父親未竟的事業。

他先擒殺了對自己繼位耿耿于懷的義兄李存颢、李存實等人,穩定了河東軍内部,然後開始了自己征戰天下的程序。

經過近十年的征戰,李存勖不僅攻下了幽州,生擒了劉仁恭、劉守光父子,還多次逆勢翻盤,擊敗後梁與契丹的聯軍,占領黃河以北的大片土地。

天祐二十年(923年)四月,李存勖在魏州稱帝,改天佑二十年為同光元年,以唐為國号,追尊父親李克用為太祖,再建大唐,史稱後唐。

朱溫為何始終未能占領河東,李克用在梁晉争霸中是怎樣輸掉的?

此後在依舊不穩定的局勢下,李存勖以過人的戰略眼光出兵奇襲耶州,親自領兵苦戰六個多月,俘殺了後梁的最後一位猛人王彥章,占領中都(今山東省議上縣),後梁軍就此再無還手之力。

同光元年(923年)十月初九,遵照李存勖乘虛襲汴的戰略,李嗣源率軍倍道兼程趕到汴州,揮軍攻城,朱友貞走投無路指令部将殺死自己,梁将王瓒開城投降。同日李存勖領兵抵達,以勝利者的姿态由大梁門進入汴州。至此,起自上源驿,持續了整整四十年的梁晉争霸畫下了一個真正的句号,李克用九泉之下終于可以再次高傲蔑視朱溫這個無恥小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