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印度這個國家,太可怕!

作者:功夫财經

作者:鄧新華

印度執法局6月9日稱,小米涉嫌違反該國《外彙管理法》,“向外國實體非法轉移資金”。

基于此指控,印度當局此前扣押的小米共555.1億盧比資金(約6.8億美元,近50億元人民币)或将被正式沒收。

印度這個國家,太可怕!

印度為什麼做出如此喪心病狂的舉措?

01 上演國際版“關門打狗”,印度國中無人

小米當年進入印度的時候,可是得到了印度的歡迎。小米創始人雷軍,和印度總理莫迪老仙,“親如兄弟”般地合影。小米手機在印度确實也曾經非常成功,稱霸印度手機市場。

印度這個國家,太可怕!

印度總理莫迪和雷軍合影

但是今年一季度,小米手機市場占比跌至第三位,份額為 16%,同比下降 44%。南韓的三星以20%的份額,連續兩個季度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保持領先地位。

如今小米遭遇國際版的“關門打狗”,真是雪上又加雪暴。

要知道,小米2022年經調整後的淨利潤也才85億元,這一下子沒收近50億元,等于去年一大半利潤白幹了。

随着中國改革開放獲得巨大成功,越南、印度随後也取得經濟改革的成功,東盟也随之發力,全球的經濟重心,幾百年來首次從大西洋地區,移動到印太地區。當今時代,印太地區的各國經濟競争,最為激烈也最為精彩。

印度這麼對待小米,小米固然受損巨大,但印度自己受損恐怕更大。别人演“千金市馬骨”,你印度演“關門打狗”,你是想主動削弱自己的競争力嗎?你是想把機會主動讓給越南嗎?

在“千金市馬骨”這方面,印度應該向歐洲小島國——愛爾蘭學習。

早年愛爾蘭為了發展經濟,對蘋果招商引資,承諾給蘋果大量稅收優惠,這本來是雙赢的事。可是歐盟不幹了。

2016年,歐盟委員會作出裁定,愛爾蘭需從美國蘋果公司補收最高達130億歐元的稅款。

130億歐元,按最近的匯率,約為1003億人民币!這跟小米被印度沒收的近50億元人民币相比,不知要大多少倍!并且,愛爾蘭人口才500萬,而印度人口是14億。

可是,愛爾蘭政府說,這筆錢,我們堅決不要!愛爾蘭财政部長努南對歐委會的裁決“深表反對”。并且愛爾蘭政府還向歐盟申訴,堅決反對補收這筆稅款。

2017年底,愛爾蘭政府與蘋果公司達成共識,通過一個托管賬戶接收蘋果公司支付的154億美元稅款,直到歐盟做出裁決。

之是以把錢放在托管賬戶,愛爾蘭是想表明:這筆錢,我一分都不會碰。

印度這個國家,太可怕!

圖檔來源:蘋果

2020年,歐盟常設法院判決蘋果無需補繳130億歐元稅款。可歐盟委員會不幹。今年5月23日,歐盟委員會向歐盟最高法院提出上訴,要求推翻歐盟常設法院的裁決,讓蘋果公司補繳130億歐元稅款。這官司現在還沒結果。11月5日,歐盟最高法院會做出裁決,但裁決限制力不強。

你看,愛爾蘭為了不收蘋果這筆錢,跟歐盟打了7年的官司!

這筆錢對于500萬人口的愛爾蘭來說,無疑是一筆巨款。但是這個小小的島國懂得,為了這筆一次性的收入,而落個“關門打狗”的壞名聲,吓跑外資,那是非常非常不合算的。

可是14億人口的印度,卻盯着小米的50億元“小錢”,真是國中無人!

莫迪老仙,你上台之初提出過發展制造業、搞好基礎設施、大力吸引外資,你忘了初心了嗎?

前不久,蘋果還說計劃把45%的産能從中國轉到印度,巴菲特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蘋果将供應鍊遷移到印度市場是非常愚蠢的決定”。

巴菲特說得對!

2 民粹主義拖了印度發展的後腿

當今世界,給了印太地區很多機會。

印度、越南的發展,尤其引人關注。但看來看去,無論越南,還是印度,總還是差了那麼一口氣。

拿印度來說,無論是國際環境,還是人口形勢,都非常優越。

印度這個國家,太可怕!

國際環境就不說了,這方面莫迪老仙還是有一套,算是同行中比較懂外交的。

人口形勢方面,去年中國新生兒是962萬,而印度,是2300萬!一個處在經濟上行期的國家,還有這麼好的人口形勢,怪不得各國企業都往印度跑,中國的企業也不例外。華為、小米、OPPO、vivo等,多年前即已布局印度。

但印度民粹主義非常盛行。拿對華态度來說,今年74歲的印度退役中将沙拉吉·辛格·帕納格在印度媒體發表了一篇文章,主要觀點是,中印必有一戰。這可不是他一個人的看法。印度69.3%的人認為,若中印開戰,印度必赢。這些說法,聽起來感覺是不是……怪怪的?

是以抖音、小米、OPPO等企業在印度的遭遇,是有其環境背景的。少數印度人誤解了,中國人愛和平、求發展,沒有遏制印度發展的心思。

如果印度有真正的改革家,就應該努力引導、化解印度人的民粹情緒。印太地區競争如此激烈,怎能讓民粹主義拖住發展的後腿?民粹主義一時爽,但在印太大競争中落後,那可是百年之憾。

莫迪老仙有一些改革舉措,對印度達到目前的經濟成就,功勞不小。但是,他仍然算不上真正的改革家。

莫迪老仙就任印度總理以來,提出“印度制造”、“數字印度”、“季風計劃”、“向東行動”等一系列重大戰略,還提出了“讓印度鐵路提速”的口号。

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莫迪老仙又推出總額為20萬億盧比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他倡導“大膽改革”、“自力更生”,将21世紀變為“印度世紀”。

2022年,莫迪老仙在印度獨立75周年慶祝活動上提出,印度的目标是在25年後成為發達國家。

印度這個國家,太可怕!

8月15日,印度總理莫迪在當天的印度獨立75周年慶祝活動上發表講話。

莫迪要推發展國家電力、國防和數字技術産業的政策。方向沒什麼問題,做法卻很成問題,用所謂的“涉嫌違反《外彙管理法》”去搞小米,實在是讓人不齒。

不僅如此,印度《經濟時報》6月13日報道,印度政府已經要求中國手機制造商在印度的業務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在印度的業務中引入印資股權合作夥伴,印度資本在合資公司中持股51%。

2、必須任命印度高管擔任關鍵職務,如首席執行官,首席營運官,首席财務官,首席技術官。

3、供應鍊必須使用指定的印度合作制造商。

4、通過與印度的企業合資,提升本地制造能力及元件水準,逐漸達成全由印度出口。

5、分銷商必須是印度本地企業。

報道稱,小米、oppo、realme、vivo等中國公司參與了會議,具體執行時限還未公布。

一位參與會議的印度官員表示:印度必須擁有中國手機公司(在印度)的管理層和董事會的控制權。

印度的這種做法,無異于“變相收購中國企業”,甚至可以說是“明搶”,表面看受損的是小米等中國企業,長遠而言損害的則是印度的外資吸引力和國際競争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