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賠本賺吆喝”的網易有道:近5年虧損45億,智能硬體能扭轉财務困局?

作者:新浪财經
“賠本賺吆喝”的網易有道:近5年虧損45億,智能硬體能扭轉财務困局?

文 丨 新浪财經 周文猛

近六年連續虧損近45億的網易有道,還支撐得起丁磊的“教育夢”嗎?

不久前,網易有道釋出财報,一季度公司營收11.63億元,同比下滑3%,結束了此前連續四個季度上漲的勢頭。與此同時,公司淨利潤出現大幅下滑,同比暴跌114%,創下近三年新低。

随着财報的釋出,網易有道裁員50%的消息,也引發廣泛關注。不過,在随後的回應中,網易方面回應稱,“網傳大規模裁員等資訊經核查為謠言,此次涉及調整的人員遠不到公司的1%。”

重重問題之下,呈現多年虧損的網易有道,還能閉眼狂奔多久?

不賺錢的有道,近5年虧損45億

自2006年成立以來,網易有道便承載了網易布局教育賽道的第一步,隻不過對于網易有道而言,做教育顯然不是一件賺錢的事,甚至還可以說是一門賠錢的生意。

新浪科技梳理網易有道曆年财報資料發現,自2018年以來,雖然網易有道每年的營收均有所提升,但增幅已明顯呈下滑趨勢,由2020年最高142.74%的增幅,下降至今年一季度的-3.01%。要知道,2022年一季度,網易有道當季營收增幅已出現同比10.04%的下滑,在這一基礎上,今年一季度的營收再次同比下降。

在淨利潤方面,統計發現,自2018年以來,網易有道已連續5年虧損,累計虧損近45億元。其間,雖然網易有道2021年以來虧損幅度略有縮小,但今年一季度,公司淨利增幅再次下跌至近三年新低,虧損增幅進一步提升。

“賠本賺吆喝”的網易有道:近5年虧損45億,智能硬體能扭轉财務困局?

長期虧損之下,僅靠融資和情懷支撐的網易有道,也開始流傳出“裁員50%”的消息。據此前爆料人稱,“此次裁員,整個硬體所有相關業務及部門裁員50%,未來還有第一輪、第二輪、第三輪的裁員”。對于這一消息,網易有道方面回應稱,“經核查為謠言,此次涉及調整的人員遠不到公司的1%。”不過對于1%為網易集團還是網易有道自身,并未明說。

在一份網友自發形成的投票中,446人參與投票,91人表示不信網易有道裁員比例僅1%,173人表示“自己的智商被侮辱了”,僅84人表示“裁員1%可信”。

對于慘淡的業績,有業内人士評價表示,“網易有道管理層顯然要負責,即使要裁員,或許首先應該裁掉的是當了快20年CEO”。

增長乏力,智能硬體難成增長引擎?

在營收結構方面,目前,網易有道的收入主要來自學習服務、智能硬體和廣告營銷三個業務。

受制于“雙減”政策影響,網易有道學習服務的營收正在減少。今年一季度,網易有道學習服務的淨收入為7.3億元,同比下降11.3%。有道表示,這主要是因為成人和職業課程以及其他課程收入減少。

在宏觀政策方針不變的情況下,這一業務的營收增長将難以為繼。

智能硬體業務方向,據網易有道2022年财報,硬體業務已成為公司第二大收入業務,2022年硬體業務收入12.6億元,同比增長28.2%,是網易有道增長最快業務。然而,這一增長最快的第二大業務,相比2021年82%的增長率,增速已經明顯下降。至今年一季度,這一業務更是出現同比16.%的下降。

雙減之後,大量教培機構在謀求自身轉型的過程中,将自己的方向瞄向智能教育硬體領域。與此同時,以AI學習機為代表的智能教育硬體産品,作為能聚合教育内容、同時又能綁定硬體進行售賣的學習工具,成為了衆多教培機構轉型發力的方向。今年以來,好未來、猿輔導等機構競相推出自己的AI學習機。

越來越多的教育硬體産品産生,也就意味着原本可能屬于網易有道的智能硬體市場佔有率,正在被快速地瓜分。一位智能硬體産品經理對新浪科技指出,“事實上,目前市面上大多的‘智能硬體’産品,其實門檻并不高,加上供應鍊體系日益完善和成熟,大量玩家進入最終導緻了硬體産品同質化嚴重,真正能夠做出差異化的地方,還在于内容和AI批改作業等真正智能、特色化的地方。”

但該人士認為,“在内容層面,在監管趨嚴的情況下,目前大家能做的創新已經不多”。而在AI等特色功能方面,“網易有道雖有着不錯的IT網際網路技術基因,但公司這一方面最具代表性的AI學習機産品,也是去年7月份才面世,與同行間的代差優勢并不明顯,未來孰強孰弱還未可知”。

廣告營銷業務方面,得益于宏觀經濟複蘇拉動需求增長,今年一季度,網易有道廣告營銷業務營收2.2億元,同比增長79.7%。然而,作為三項業務中營收占比最小,且整體行業流量見頂的廣告業務,如何能夠成為公司核心的業績增長依據?

結語:教育終究是門“慢生意”

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國小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系統部署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支撐服務一體化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高品質發展。如此多部門機關聯合印發一項檔案,是此前教育行業罕有的景象。

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專家成員李飛對新浪科技表示,“如此多部門參與一項政策制定,為‘雙減’之下科學教育的加法帶來了更多的信心,這一情況下,此前雙減之下被壓縮的一些教育需求,有望尋求到新的突破口,進而為市場化機構帶來一些新的機會。”

需要指出的是,“雙減”政策的推出,本質在于推動社會教育資源的公平公正分布,以網易有道等為代表的市場化教育機構,在推進自家教育業務開展時,同樣也需遵循監管要求。即使科學教育的興起為教培行業帶來了新的增長可能,但這也并不能背離“大政方針”的要求。

在李飛看來,由于教育本身的複雜性,以及家長、孩子等能夠允許的試錯要求極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内,線上教育行業永遠隻能成為線下教育的輔助,緻力于通過智能硬體等産品打開市場的教育機構們,在監管合規的要求之下,更多的機會還是在于面向校園提供To B類服務。

“這個行業終究還是一個慢行業,網易有道想要奢望高度規模化商業化是不可取的,想要通過教育支撐起自身的高市值,也是不可取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