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個死裡逃生的孩子,怎麼在叢林裡度過40天?背後故事讓人淚目

作者:童行書院

本文看點:

當變故發生,你認為你的孩子可以應對麼?不要說那麼多理論,我們來看看這個真實的故事,家長們,可以進而反思一下,孩子應該如何更加獨立、健全……

本文轉載自公衆号【真棒之選】。

【真棒之選】專為5-14歲孩子精選高品質夏令營、夏校,以及周末研學好項目。

這兩天,全球媒體都在聚焦一次空難和4個幸存者。

5月1日淩晨,一架輕型飛機載着7名乘客從阿拉拉誇市出發,飛往瓜維亞雷河畔聖何塞市。

其後,飛機墜毀于亞馬遜叢林。

從5月1日至今,這次空難讓全球網民的心經曆了一次過山車,從「可能有人生還」到「尋找生還者」,當最後4個生還的孩子在叢林裡被發現的時候,大家懸着的心總算落地。

被找到時,四個孩子的年齡分别為13歲、9歲、4歲,還有一個剛滿1歲的嬰兒。

4個死裡逃生的孩子,怎麼在叢林裡度過40天?背後故事讓人淚目

這段時間,四個孩子成了全球媒體當仁不讓的頭條,在谷歌上,這個新聞的搜尋量達到了2千8百多萬!

4個死裡逃生的孩子,怎麼在叢林裡度過40天?背後故事讓人淚目

但這奇迹般的生還背後,大家看到的卻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堅韌毅力與生存能力,4個孩子在亞馬遜雨林裡,帶着撞擊傷風餐露宿,一邊躲避各類猛獸的襲擊,一邊還要使用自己的各種知識儲備,照顧4歲和1歲的孩子在危機四伏的叢林裡活下去。

更讓人淚崩的是,墜機伊始,孩子們重傷的媽媽還活着,她陪了他們4天,最後鼓勵孩子們離開她,出發去尋找活下去的希望。

4個死裡逃生的孩子,怎麼在叢林裡度過40天?背後故事讓人淚目

不知道以後是不是有人會把這40天拍成電影,但它無疑是今年最燃的non-fiction事件,這其中充盈着勇氣、智慧與舍身的愛

Part1

40天 全球矚目的一次「尋找」

飛機是5月1日墜毀的。

但事故伊始,很多網友不太了解,為什麼這些人會乘坐飛機來往于兩個城市,在大家的印象裡,私人飛機似乎是超級富豪的專屬。

其實不然,在亞馬遜雨林地區,由于往來兩地的路況所限,使公路與鐵路都無法高效地承擔起運輸任務,是以小型的輕型飛機載客一直是當地居民往來兩地的首選。

4個死裡逃生的孩子,怎麼在叢林裡度過40天?背後故事讓人淚目

這次旅程,飛機搭載了7個人,除了4個孩子之外,還有他們的母親、親戚,及一名飛行員。

飛機升空不久後悲劇就發生了,機頭突然朝下墜向了叢林,其後,飛機信号就在雷達中消失了。

4個死裡逃生的孩子,怎麼在叢林裡度過40天?背後故事讓人淚目

盡管常識告訴所有人,空難中找到生者的幾率幾乎為0,但哥倫比亞當局還是第一時間就開始了搜救工作。

5月15日,也就是在空難半個月後,哥倫比亞民航局局長皮内達表示,他們找到了飛機殘骸,同時,還已找到三具屍體。

我們正在确認三具已确認的成人屍體;死者中有兩人來自土著社群,第三具屍體屬于一名飛行員,”他在聖何塞德爾瓜維亞雷告訴記者。

同時,皮内達還宣布,他們搜尋現場的過程中還發現了一些小物件,例如發箍、塑膠包裝紙和嬰兒奶瓶。

但并沒有在第一時間發現孩子的遺體。

4個死裡逃生的孩子,怎麼在叢林裡度過40天?背後故事讓人淚目

孩子們還活着?!

這個假想一下子震驚了全球,消息瞬間上了許多知名媒體的頭條,而「尋找空難幸存」的孩子們——也成了這半個月來大家最關心的事兒。

同一時間,哥倫比亞政府啟用了武裝部隊及警犬隊,開始了大規模的搜尋行動。他們還找到孩子們的祖母錄制了專門的資訊,在這些語音資訊裡,祖母呼喊着孩子們的名字,并且告訴他們,停留在一個地方,不要走動。

搜尋隊帶着語音資訊,進入了密林深處。

搜尋還動用了直升飛機,它們攜帶擴聲喇叭,一遍遍飛躍叢林上空,播放着祖母的聲音,希望孩子們聽見聲音後,能發出信号。同時,直升飛機還空投成箱的食物到密林之中。

雖然搜尋工作正浩浩蕩蕩地展開,但對于負責搜尋的官方來說,無法确認孩子們是否生還。他們一遍遍地提醒大家:

亞馬遜叢林很危險,這裡每一處都危機四伏,猛獸伺機而動、各種劇毒類的昆蟲和植物比比皆是,四個孩子生還的可能性極低。

4個死裡逃生的孩子,怎麼在叢林裡度過40天?背後故事讓人淚目

但在一個重大發現後,希望之光被徹底點燃了!

一隻名叫尤利西斯的搜救犬通過氣味定位,幫助搜救部隊陸續找到了一些足以證明孩子們還活着的東西,它們是:

一個用棍棒和樹枝搭建起的臨時避難所

一把剪刀

一些發夾

嬰兒奶瓶

尿布

看起來像是人類咬過的水果片

4個死裡逃生的孩子,怎麼在叢林裡度過40天?背後故事讓人淚目

這些發現無疑給整個搜救團隊打了強行針,現在他們可以确認:

孩子們活着,他們在用自己的方式頑強求生!

搜救的熱情再次被點燃。

終于在6月9日,也就是空難後的第40天,4個孩子被找到了!

4個死裡逃生的孩子,怎麼在叢林裡度過40天?背後故事讓人淚目

Part2

叢林之子的求生之路:

媽媽臨終前陪了我們4天

四個孩子獲救之後,全世界都在問一個問題:

在經曆了空難與原始叢林40天生存考驗之後,孩子們究竟靠什麼活下來?

在最新的一次采訪中,孩子們講出了他們求生的諸多細節,這其中有讓人淚目的親情激勵,也有因着生活背景所帶給他們的無與倫比的叢林求生能力。

4個死裡逃生的孩子,怎麼在叢林裡度過40天?背後故事讓人淚目

媽媽讓我們離開,去找爸爸

孩子們的媽媽叫瑪格達萊娜,在墜機事故中,她也幸存了下來,但在四天後遇難。獲救後,孩子們告訴媒體:

媽媽雖然身負重傷,但是在4天裡,也就是她生命的最後階段,她一直陪在4個孩子的身邊,雖然無法移動,但她始終用語言鼓勵孩子們,讓他們活下去。

直到最後一天,瑪格達萊娜可能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她對孩子們留下了最後的遺言:

“也許你們應該離開這裡,出發去尋找人來救助。你們一定會找到自己的父親,他會繼續向你們展示我向你們展示過的那種偉大的愛。”

4個死裡逃生的孩子,怎麼在叢林裡度過40天?背後故事讓人淚目

△孩子們的父親曼努埃爾·拉諾克 (Manuel Ranoque) 說,他的妻子瑪格達萊娜·穆庫圖伊 (Magdalena Mucutuy) 在墜機事故中幸存下來,但在四天後遇難

這是母親最後的話,孩子們來不及悲傷,就決定照着母親的話,穿越叢林,等待救援。

森林之子 與身俱來的求生能力

在整個星球都将孩子們的存活視作奇迹的時候,搜救人員卻并不似大衆看客們那麼驚訝,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些孩子就是土生土長的叢林之子,他們的求生技能,是與生俱來的:

這些孩子和他們的爸媽都是土著居民族群Huitoto的成員。

他們從小就學習打獵、捕魚和采集各種植物的技巧,與叢林的相處已經成為他們骨血裡的一部分,是以他們對植物的了解和叢林生存技能的掌握,大幅提升了他們生存的機率。

4個死裡逃生的孩子,怎麼在叢林裡度過40天?背後故事讓人淚目

那麼,他們具體靠什麼活下來呢?

首先,他們在飛機的殘骸裡,拿走了所有的Farina,這是一種在南美很流行的麥片食物。他們也用Farina喂食1歲的嬰兒。

當Farina吃完之後,他們開始在叢林中尋找食物,孩子們知道這是叢林許多果樹的豐收季,是以他們開始尋找種子吃。

這其中擔負起上司職責的是14歲的姐姐。

她用從母親那裡學來的知識,指導弟弟們去尋找一種叫做avichure的水果——這是一種類似于百香果的水果;他們同時還尋找鳥嘴樹的種子,這個季節,正是鳥嘴樹貢獻大量種子的時刻。

要知道,在亞馬遜雨林有許多劇毒植物和種子,但正是姐姐對植物的了解,讓他們找到足夠的可食用種子來填飽肚子。

4個死裡逃生的孩子,怎麼在叢林裡度過40天?背後故事讓人淚目

△孩子們所吃的植物種子

面對野獸的追擊,孩子們也非常的靈敏。

姐姐要求他們時刻保持警惕,特别要注意叢林野狗的叫聲,這也是為什麼一開始帶着獵狗的搜尋隊找不到他們的原因,孩子們确實聽到狗的叫聲了,但是他們刻意遠離了狗群,導緻與搜救隊一再錯失。

另外,他們也會用樹枝和石頭搭建簡易帳篷,躲避風雨侵襲,保護好隻有1歲的小嬰兒。

最後,帶着媽媽臨終前的鼓勵,也靠着自己對叢林120分的了解,他們順利轉危為安,被搜救人員和爸爸找到。

4個死裡逃生的孩子,怎麼在叢林裡度過40天?背後故事讓人淚目

這是一個Happy Ending的故事,但真正戳中我們淚點、也讓我們佩服的,其實是孩子們與母親之間的羁絆,他們勇敢的心與決絕的自救精神,無怪乎連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都要給這些孩子點贊,稱他們是——真正的叢林之子。

4個死裡逃生的孩子,怎麼在叢林裡度過40天?背後故事讓人淚目

△哥倫比亞第一夫人維羅妮卡·阿爾科塞(左)和總統古斯塔沃·佩特羅的女兒索菲亞·佩特羅(右)探望住院的四名兒童中的一名

Part3

生存技能與獨立精神

當代孩子最缺的「營養」

看完了這四個孩子的生存故事,難免會聯想到咱們自家的孩子,各種問題就來了:

  • 如果遭遇同樣的變故,他們會如何應對?
  • 在自然之中,他們有基本的生存技能嗎?
  • 他們的内心是否足夠強大,可以收拾親人離世的傷痛繼續趕路?

……

說實話,答案不容樂觀。

但解決辦法也很簡單,就是多讓孩子參加各種野外求生主題的夏令營。

我想起我們曾經推薦過的很多項目,它們在培養孩子的生存技能與獨立意識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功效:比如它們會:

帶孩子深入自然,習得求生技能

我們曾經介紹過的安吉戶外營,會教孩子就地取材,使用竹子來制作簡易竹筏,從砍竹到紮筏,習得每一步,他們知道了如何利用地理條件和物産,來達到制作交通工具的目的。

4個死裡逃生的孩子,怎麼在叢林裡度過40天?背後故事讓人淚目
4個死裡逃生的孩子,怎麼在叢林裡度過40天?背後故事讓人淚目

而且在野外求生營,許多技能的培養不是為了競技,而是為了生存。

比如在美式營,教官在遊泳課上會這樣告訴孩子們:學會遊泳的初衷絕不是為了比賽誰遊得快,而是戶外生存的根本之道:用最節省的體力維持最長的生命時間,活下來才是首要任務!

4個死裡逃生的孩子,怎麼在叢林裡度過40天?背後故事讓人淚目

用豐富的運動,培養孩子自信獨立的人格

如果說技能是術,那麼這兩年大熱的Grit(堅韌)品格,就是「道」的培養。

要磨出一個孩子堅韌不屈的品格,戶外營的體育項目是最好的催化劑,當孩子們從城市回到野外生活,通過各種活動的鍛煉,他們能變得更強壯、更具有冒險精神和勇氣。

4個死裡逃生的孩子,怎麼在叢林裡度過40天?背後故事讓人淚目

用任務雞出協作力與兄弟情

很多時候,求生成功還是失敗,集體的協作力與情感聯合是勝負手,而一次戶外營經曆,足以雞出孩子們的協作力與兄弟情。

在一次次任務當中,不管是團體協作還是競争模式,孩子們都會發現,但無論勝負輸赢,同學們隻有如兄弟姐妹般團結,互相幫助,才能獲得最後的成功!

4個死裡逃生的孩子,怎麼在叢林裡度過40天?背後故事讓人淚目

隔絕電子裝置,用簡樸生活習得真技能

在許多野外生存的真實案例中,現代化的裝備往往是失靈的:比如手機沒電、網絡失效等等狀況,都是極大的挑戰。對孩子來說,一個能夠模拟這些意外情況的戶外營是絕對必要的。

在許多項目中,孩子們住在簡樸的營地中,甚至不被允許使用手機,他們需要靠着自己的頭腦與身體,來應付各種任務和突發狀況。在他們無所适從的時候,教官就會把那些真正硬核的野外生存技能教給他們。

4個死裡逃生的孩子,怎麼在叢林裡度過40天?背後故事讓人淚目

是以,在看完這樣振奮人心的求生故事之後,也是時候讓故事之光照進現實,要知道,給孩子預備一個帶有生存挑戰内容的戶外營——随時都不顯晚。

最後,祝福所有的孩子都能平安成長,面對危機,也能靠自己的頭腦與生存技能儲備,安然度過。

本文參考資料:

衛報新聞《Amazon plane crash children reunited with family after 40 days in jungle》

CNN《Missing children found after 40 days in Amazon survived like ‘children of the jungle,’ Colombian president says》

【真棒之選】:“真棒之選”專為5-14歲孩子精選高品質夏令營、夏校,以及周末研學好項目。

讓孩子擁有健全的人格,獨立的思維,是至關重要的。其實從啟蒙階段,家長就可以做起。

如果你不知如何下手,不如了解以建立底層思維能力為基準的通識教育理念,以及以解決實際問題出發的項目制學習(PBL)方式。

互動話題

你認為你的孩子可以應對災難或困境麼?歡迎和我們留言分享!

如何搜尋文章

4個死裡逃生的孩子,怎麼在叢林裡度過40天?背後故事讓人淚目

在公衆号文章清單頁面,點選右上角處,輸入關鍵詞,可搜尋過往文章。

拓展閱讀

  • 郝景芳:她的故事1-“我覺得自己挺棒的。”
  • 郝景芳:上國小之前有很多教育心得,一上學就“破功”?
  • 對話清華大學新雅書院院長:想對家長說,千萬别隻把 “考名校”當目标
  • 對話清華大學新雅書院院長:想培養孩子适應未來的能力,這兩點至關重要
  • 鄭泉水院士:門門求A的學生,已經不滿足未來社會所需,還會面臨很大問題

✏ 投稿 | 歡迎投遞原創稿件,來稿請投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