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作者:骨傷科王俊傑

文|爻爻

編輯|小紅帽

  •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随着時代發展,科技不斷進步,資訊化的普及,日趨增大現代人群的工作壓力、改變生活作息習慣,直接形成伏案工作時間過長、面對電腦時間增多、長期熬夜、坐姿不良等多種不良作息習慣,使得頸椎病的發病年齡不斷趨于低齡化。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而這種低齡化的頸椎不适症多見于中青年,此類人群多具有頭、肩、頸、臂的疼痛及相應的壓痛點,X線片上沒有椎間隙狹窄等明顯的退行性改變。是以臨床多将有頸椎病表現症狀而無法确診為頸椎病的這種症狀歸屬為有頸椎相關症狀的亞健康狀态。

亞健康狀态即指非病非健康狀态,是一類次等健康狀态,是界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狀态即為“第三狀态”、“灰色狀态”,頸部的反複疲勞症狀也是亞健康狀态的一種外在症狀表現。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由于不同于頸椎病的頸椎相關結構的器質性病變,頸椎亞健康在及時的醫療幹預,充分休息和改變習慣後症狀可以緩解恢複,遏制向頸椎病的發展趨勢。

目前對于中青年的頸椎亞健康的治療多依賴于借鑒研究相對成熟的頸椎病中西醫治療方案。西醫學通常使用血管擴張劑、鎮痛藥、維生素配合機械理療緩解症狀,雖可以得到較滿意的治療效果,但症狀均見反複出現難以根治。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中醫在治療頸椎病和調理亞健康狀态兩方面均有獨特的優勢和較好的療效。在頸椎病治療方面,中醫的特色療法,主要展現在針灸治療。

近年來針灸治療各型頸椎病的研究有較大的進展和滿意的療效,根據不同的辨證方法産生了多種治療頸椎病的針灸配穴思路,其中“靳三針”療法作為諸多針灸治療頸椎病方法之一在臨床中取得了肯定的療效。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調理亞健康方面,中醫治療以“治未病”和“整體觀念”核心思路為指導,根據個體的體質不同,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案,在很多臨床科研和實驗室研究的結果中均有較好的療效回報。

将結合“頸椎”和“亞健康”兩個關鍵要素,從針灸和中醫體質兩方面拟以融合。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即以中醫體質學說為指導針灸,輔以“靳三針”療法中的“頸三針”調理頸椎亞健康常見的瘀血型體質,與針灸治療頸椎病的協定穴組進行簡單随機對照研究,比較實驗前後的總體療效和複發情況,探讨其中機理,為頸椎亞健康的治療提供一種新方法,彌補針灸治療的空缺。

頸椎亞健康在頸椎結構上未發生嚴重退行性改變,多是功能性病變,治療上采取非手術療法多可取得較好的療效。西醫治療包括頸椎牽引、機械理療、藥物治療等方法,中醫治療方法具有多樣性,針灸、推拿、中藥、針刀等各有其療效和優勢。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現代醫學的治療進展

(一)頸椎牽引

頸椎牽引療法是從頸椎結構和受力角度考慮,利用外力在一定牽引角度下達到糾正頸椎的動靜力平衡的目的。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陳躍明等在頸椎牽引的研究中提出頸椎的急慢性損傷均會緻使頸椎結構的失衡,進而加重頸椎間盤和骨質的退行性改變,因之結構的異常進而刺激壓迫附屬神經、血管等引起臨床頸椎病症狀;

牽引的使用首先制動頸椎,保持頸椎的穩定,減少局部的炎性反應,松弛肌肉解除痙攣;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第二拉開椎間隙,增加椎間孔距離,減輕頸椎間盤壓力,加快椎間突出的組織回納,解除血管、神經壓迫;第三牽開嵌頓關節,恢複椎間穩定結構,調整頸椎序列至正常,起到制動、固定、解痙、複位的作用。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二) 理療

理療治療的目的是借助機械儀器增強改善局部軟組織的血液循環,減輕頸椎間盤附屬結構的炎性刺激,緩解肌肉痙攣。通常常用的理療方法是離子導入、高頻電療、超短波、短波、石蠟療法、水療、紅外線照射等。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何月娥等認為頸椎病尤其是青年群體的頸椎病可以使用電腦中頻治療儀,緣于中頻電療是一種無正負極、正負向交換較快的電流,在電流作用下較為穩定不易電解,因而不産生酸堿物,對皮膚刺激較小。

但考慮各理療方法在裝置上和機理上的雙重局限性,應适當交替療法保證頸部的充分休息以防反複充血而加重症狀。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三) 藥物療法

臨床中西藥多用于對症治療,使用如阿司匹林、布洛芬、芬必得、保泰松、扶他林等非留體消炎鎮痛藥鎮痛,維生素B1片、複合維生素、甲鑽胺片等維持神經營養,腦供血不足者還可以使用尼莫地平片、腦通片、維腦路通片等藥物。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也有Park等使用激素、脫水或消炎鎮痛等藥物注射局部治療頸椎小關節引起的疼痛,發現有利于緩解頸部疼痛,比較适合于青年群體。

針灸療法

1. 針刺機理

頸椎亞健康作為針灸治療的優勢病種,其有效性、多樣性、互補性、安全性、持續性都較其他治療方法更廣泛應用于臨床,同時大量臨床和實驗室實驗都能有效證明針灸的療效。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第一不僅可以改善頸肩疼痛,還能改善椎一基底動脈微循環,疏通經絡,消除局部軟組織發炎,解除肌肉痙攣。

黃聰陽等網通過針刺頸部夾脊穴位發現針刺可以有效改善頸部毛細血管的微循環,調整血管通透性,改善組織供血通常,證明針刺調整頸部後循環的有效性,和針刺效果的持續性、積累性。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劉悅等s在觀察中也發現了經過針灸治療後,椎動脈痙攣有效減輕,血流速度下降進而改善腦部血流供應。

周文學網結合溫針灸和傳統針刺補法,選取百會、頸3至頸5夾脊穴、風池進行針灸治療,也得到了改善供血、消除發炎的療效。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第二針灸療法可以影響神經遞質和自由基代謝。仲衛紅的實驗中發現針刺頸部夾脊穴,除去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作用,還可以在此基礎上改善神經和交感神經體液調節,使緩激肽、5-羟色胺、乙酰膽堿等化學物質恢複釋放,在神經一内分泌的基礎上協調減輕臨床症狀。

刑燕彬等網學者的實驗也是從針刺頸夾脊穴觀察神經遞質的變化入手,得岀了針刺有效改善了頸部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營養代謝,促進了神經遞質的有效釋放,在協同作用下緩解臨床症狀。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第三近年腹針療法從獨特的角度描述了針灸治療疾病的機制,也從大量的臨床資料中反應了其治療頸椎病的療效與優勢。

其中腹針的理論核心在于神阙布氣假說,即腹部以神阙為中心存在調節全身氣血運作的循環系統,是形成于胚胎具有疏布全身氣血并宏觀調控身體的調節系統,理論依據源于“腎主骨生髓,腎虛則骨不堅”“脾主肌肉四肢,脾虛則肌肉四肢不得養”。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選取'‘天地針”(中脫、關元)固護脾腎,再在腹部全息圖上與頸椎相應的穴位商曲穴,配以下胱改善腦部供血、滑肉門滑利椎間關節共同改善頸肩部氣血循環,減輕頸椎病臨床症狀。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2. 臨床應用

正常針刺

針灸臨床應用中治療頸椎病選取的方法、穴組不盡相同。王太剛等獨取大椎穴針刺治療頸椎病126例,總有效率達100%;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曆洪的根據“後溪督脈内眦頸”針刺後溪穴治療110例頸椎病患者,總有效率99.1%;蔣振亞等網對比正常針刺法使用杵針大椎八針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治療組有效率為93.3%;

王勇選取定喘、大椎穴為主的穴組,采用三針齊刺法,随症配以肩井、肩中俞穴上的“合谷刺”及頸3或頸4夾脊穴深刺法治療青少年頸椎病患者44例,總有效率100%。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王進等網用淺深刺法治療頸椎病108例,主穴取頸部夾脊穴。頸型配肩井(雙),神經根型伴肩胛酸痛配肩井、天宗、臂中,伴手臂麻木配曲池、外關、合谷、後溪,椎動脈型配風池、百會,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尚秀葵等s治療80例頸椎病患者采用“四天穴”,即環繞頸部的天牖、天容、天窗、天鼎四個穴位,再配以列缺穴,結果治療組的症狀改善較對照組好。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周永田,孫立軍應用三步法治療青少年頸椎病患者31例,即先用針刺松解粘連,然後采用單人旋轉複位法或側扳法複位,最後再用點,按等理筋類手法放松,結果症狀完全消失者15例,症狀顯著減輕者14例,無改變者2例。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電針療法

餘将焰使用電針在頸部夾脊穴、風池治療,認為單向行針即達到滞針效果可以有效地改善肌纖維的攣縮,解除肌纖維對椎動脈的牽拉;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潘文宇等叫取印堂、神庭、百會、上星、腦戶、天柱(雙)的穴組進行電針治療,發現該電針治療改善了腦組織血液循環,加快椎一基底動脈供血,促進局部組織代謝吸收炎性産物,緩解戒肉酸痛,并減輕頭暈頭痛等因椎一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的症狀;

李蘭敏等閩的研究中以玉枕、四神聰、風池、頸椎夾脊、肩井、肩外俞作為穴組,采用電針療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120例,針刺得氣後使用連續波,脈沖頻率30次/分,15次為1療程,結果總有效率95.0%。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呂越把太陽經經穴作為主穴,配穴以頸椎夾脊、大椎、天宗、肩井、曲池、外關、後溪等穴位,入針的氣候接入電針使用疏密波,頻率150次/分,留針30分,治療40例頸椎病患者中總有效率為90%。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灸法

李豔庭等何治療58例頸椎病使用無瘢痕隔姜雀啄灸,選用風府、天柱、大椎、陶道及阿是穴痛點,總有效率96.5%。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莊禮興使用壓灸百會穴治療頸源性眩暈,選取''三陽五會”的百會穴通過艾炷壓灸法,使艾灸的溫通作用充分擴張毛細血管,改善循環,等到了85.7%的愈顯率。

常靜玲等臉針刺風池、大椎、頸夾脊、阿是穴、外關等穴位後,将藥液塗于大椎、頸夾脊、阿是穴,同時放艾灸盒熏烤。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治療的68例頸椎病患者中看效率為98.5%。何廣武命治療80例頸性眩暈的患者,利用頸夾脊穴溫針灸法作為實驗組對比電針頸夾脊穴治療,獲得了95.2%的總有效率,而對照組僅有84.2%。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3. 針灸調體的研究

現代生活節奏的改變,人群工作生活方式從簡單體力勞動不斷向腦力勞動轉化,因而帶來了較大的工作壓力和快節奏的生活,導緻易感疾病持續變化,使得現代臨床醫療手段、方法和思路需要不斷更新。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針灸調體作為一種新興的治療思路,從體質學說的角度出發,立意于中醫整體觀念,從個體的體質和易感疾病的關系進行深入研究。

以調整的思想代替單純的治療,擴大針灸治療疾病的選穴配穴思路,并靈活應用針灸中針刺、艾灸、刮掰、拔罐多種方法以扶正祛邪,以安全、無毒副作用的優勢優于其他的藥物治療方法。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賀智倩等在針灸調體防治亞健康的研究中,從理論角度分析為針灸調理體質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據;李雪青等物從《靈樞》角度探讨體質和針灸的關系,認為針灸可通過經絡系統對體質進行幹預。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4. 針灸治療頸椎病的選穴

王林林阕對古代針灸治療頸椎病的常用臘穴進行歸類總結發現,有效穴位多集中出現在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手太陽小腸經和督脈: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檢索到的治療頸椎病的131個的穴位中,使用頻次最高的是風府、後溪、風池,其次為承漿、肩井、天柱,還有少海、大椎、少澤、通谷等29個穴位。

同時也有學者"總結針灸近代臨床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取穴規律,發現應用頻率最高的穴位為頸夾脊穴,其次為曲池穴,再次為外關穴,其他依次為風池、合谷、後溪、肩井、大椎、天宗、肩髓、阿是穴、天柱。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蔡耿喜等闵研究頸型頸椎病針灸取穴規律時認為常用治療穴位多出自經外奇穴、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手太陽小腸經,使用頻率最高的臉穴依次為頸夾脊、風池、天柱、阿是穴、肩井、大椎、頸百勞、後溪、大杼、肩外俞等。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推拿治療

有學者提出應推拿具有點揉、彈撥、旋轉複位等多種操作手法,能夠做到“筋骨并治”,即理筋和整複兩種手法結合,既可以改善局部軟組織的形态功能,又能糾正骨關節的移位,恢複頸椎内外的力學平衡,是治療青年頸椎病的一種有效方法。

王慶甫等詞發現整脊手法有助于改善頸椎角位移、主體滑移及頸椎深度等名額。全曉彬等泌正骨推拿治療青少年頸椎87例,先用彈撥法放松頸部肌肉,然後應用旋轉整複法的治愈82.76%,總有97.70%,優于頸領帶牽引對照組。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李志剛等阚使用推拿手法治療45例青少年頸椎病,選取點穴法、揉撚法、手法整複法、拿法、拔伸推按法和彈撥理筋法多種手法整複,總有效率達100%。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中藥療法

中藥療法主要展現了頸椎病在中醫學中的辨證歸類,由于本病症狀表現較多,拮取不同的症狀則有不同的辨證角度,因而各醫家有不同的辨證診治思路,其中有辨為實症,也有辨為虛證,或者虛實夾雜證,病位以肝、脾、腎為主。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如椎動脈型頸椎病主要以眩暈為主症,胡軍倒辨證為瘀血阻絡證,治療應當用活血化瘀的藥物;吳愛民網認為頸源性眩暈應當注重調理氣機升降,并辨證為風邪痹阻、痰濁中阻、肝陽上亢、中氣不足,分别使用川菖茶調散、半夏天麻白術湯、天麻鈎藤飲、補中益氣湯。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其他療法

王春英用小針刀治療頸椎病100例,對比針刺療法治療50例,結果小針刀組治療痊愈78例,有效21例,總有效率99%;杜遠書等使用針刀療法治療頸性眩暈57例,其中症狀完全消失者37例,一次性治愈者18例,二至三次治愈18例。

頸部反複疲勞、頸椎亞健康?中西醫有不同的治療方案

李滋平用穴位埋線法在雙側C3至C5夾脊穴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76例,總有效率93.42%;殷風新網用丹參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在大椎等穴位治療頸椎病302例,總有效率98.7%;

範衛星采取2%利多卡因4ml,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10ml注射于風池、阿是穴,治療頸性眩暈36例,總有效率為94.4%。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