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徽商銀行頻收罰單 監管趨嚴行業内控管理迎考

作者:投資者網
徽商銀行頻收罰單 監管趨嚴行業内控管理迎考

《投資者網》丁琬璎

2023年以來,銀行業強監管态勢延續。公開資料顯示,一季度,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彙管理局三大監管機構針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從業人員共下發罰單836張,罰沒金額共計約6.27億元。

6月,徽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徽商銀行”,3698.HK)甯波分行因集團統一授信管理不到位、違規辦理無真實貿易背景的票據業務被罰款70萬元。在此之前,該行還收到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高達431萬的罰單。

然而,更讓市場和媒體關注的是其三任董事長相繼落馬,前董事長又于5月被通報批捕,将銀行H股老大哥—徽商銀行推向了“風口浪尖”。

接連收到罰單

6月1日,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近日公布的行政處罰資訊公示顯示,徽商銀行收到高達431.33萬元的罰單。

具體來看,徽商銀行違規行為主要包括:未按規定開展持續的客戶身份識别;未按規定開展重新的客戶身份識别;未按規定開展客戶風險等級劃分工作;未按規定對高風險客戶采取強化盡職調查;未按規定對異常交易進行人工分析、識别,排除理由不合理,或可疑交易報告理由不完整;為身份不明的客戶提供服務。

根據罰單,該行未按規定開展客戶身份識别、為身份不明的客戶提供服務是主要案由。另外,該行四名相關負責人也被罰款1-3萬元不等。

就在上述罰單公布不久的6月12日,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網站釋出的行政處罰資訊公開表顯示,徽商銀行甯波分行因集團統一授信管理不到位、違規辦理無真實貿易背景的票據業務被罰款70萬元(見下圖)。

徽商銀行頻收罰單 監管趨嚴行業内控管理迎考

中誠信在2022年7月出具的跟蹤評級報告中提到,“跨區域經營對該行管理能力、風險控制和人才儲備提出更高要求。”

業内人士認為,在逐漸完善的金融監管架構、多變的市場環境之下,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及時研判監管變化與政策導向,推進從“被動合規”到“主動管理”的合規轉型,在各業務和管理領域落實審慎經營規則,在機構和員工層面落實行為監管要求,持續強化金融風險防控能力。

前董事長被查引關注

事實上,徽商銀行的麻煩還不止這些。兩年内該行有三任原董事長接連被查:5月23日,安徽省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對李宏鳴決定逮捕,引發市場和媒體的關注。

微信公衆号“安徽檢察”釋出消息稱,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原委員、省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原主任委員李宏鳴(正廳級)涉嫌受賄、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一案,由安徽省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安徽省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對李宏鳴決定逮捕(見下圖)。

徽商銀行頻收罰單 監管趨嚴行業内控管理迎考

據悉,李宏鳴曾任徽商銀行第三任董事長。檢察機關審查逮捕時認定,李宏鳴利用擔任黃山市市長、宿州市市委書記、徽商銀行董事長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賄賂,數額特别巨大;在任徽商銀行董事長期間,濫用職權造成國有财産嚴重損失。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李宏鳴曾是徽商銀行第三任董事長。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内,包括李宏鳴在内,徽商銀行已有三任董事長“落馬”,即徽商銀行的首任董事長、第三任、第四任董事長接連被查。

2021年11月,徽商銀行的首任董事長戴荷娣因嚴重違紀違法問題被立案審查調查,而此時,戴荷娣已退休近9年。履曆資料顯示,戴荷娣從2005年12月起曆任徽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督導員,後續于2008年12月起出任安徽省人大财經委副主任委員、徽商銀行督導員,并于2013年1月退休。後續,根據馬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結果顯示,戴荷娣被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2年,并處罰金人民币75萬元,對其違法所得予以追繳。

此外,李宏鳴的繼任者,即徽商銀行第四任董事長吳學民,在李宏鳴被查之前“落馬”。履曆資料顯示,吳學民曾在建行總行報社副刊部、中國銀聯總公司辦公室等部門擔任要職,此後于2010年9月加入徽商銀行,出任徽商銀行黨委副書記、董事、行長,并于2017年12月正式“接棒”李宏鳴擔任徽商銀行董事長。

此後吳學民于2021年4月離開徽商銀行,調任安徽省信用擔保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時隔一年,即2022年3月,吳學民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淨息差持續收窄

官網顯示,徽商銀行是全國首家由城市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聯合重組成立的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于1997年4月4日注冊成立,2013年11月12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機闆挂牌上市。

官網顯示,徽商銀行是全國首家由城市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聯合重組成立的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注冊成立于1997年4月,于2005年12月正式合并安徽省内蕪湖、馬鞍山等5家城商行,及六安、淮南等7家城市信用社,并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對外營業。2013年11月12日,徽商銀行H股在香港聯交所主機闆。

公開資料顯示,徽商銀行是全國首家由城商行和城市信用社聯合重組設立的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由合肥、蕪湖、安慶、馬鞍山、淮北、蚌埠6家城市商業銀行和六安、銅陵、淮南、阜陽科技、阜陽鑫鷹、阜陽銀河、阜陽金達等7家城市信用社合并組建,于2005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2013年11月12日,徽商銀行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從該行的經營規模和業績來說,徽商銀行去年總體上穩中有升。

截至2022年末,徽商銀行資産總額15802.36億元,較上年增長14.21%;其中,客戶貸款及墊款總額7643.09億元,增加1095.14億元,同比增長16.72%。負債總額14574.14億元,增長14.56%;其中,客戶存款總額8941.56億元,增加1,254.88億元,增長16.33%。

業績方面,徽商銀行2022年經營業績再創新高,全年實作營業收入362.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7.16億元,增幅2.02%;實作淨利潤136.8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8.98億元,增幅16.11%(見下表)。

徽商銀行頻收罰單 監管趨嚴行業内控管理迎考

不過,資料顯示,該行淨息差持續收窄。

徽商銀行頻收罰單 監管趨嚴行業内控管理迎考

此外,該行資本補充壓力進一步增大。截至2023年3月末,該行資本充足率為11.75%,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36%,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50%。

中誠信在2022年評級報告提到,徽商銀行“息差持續收窄,撥備計提壓力較大,盈利增長面臨一定挑戰,核心一級資本補充壓力持續存在,存款結構有待優化,同業資金在負債中占比較高,資産負債存在期限錯配,流動性管控存在一定壓力”。(思維财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