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釋出丨體育中考提分引發體育教育訓練熱 專家:應避免體育成應試内卷之地

中國網9月28日訊(記者 林伊人)随着《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教育訓練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政策)的落地和體育中考分值的提高,部分中國小生周末和節假日開始由學科類教育訓練轉場體育類教育訓練。

中國釋出丨體育中考提分引發體育教育訓練熱 專家:應避免體育成應試内卷之地

9月23日,河北省邢台市内丘縣平安國小學生在進行足球訓練。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雙減一增”引發應試體育教育訓練熱

2020年,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體教融合”政策),提出将體育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準考試範圍,納入中考計分科目,科學确定并逐漸提高分值。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全國多省市已陸續提高體育中考分值,少則提高5分,多則50分。比如,2020年,江西體育中考分值由55分提至60分,雲南則由50分提至100分,成為全國首個體育與語數外同等分值的省份;2021年,福建體育中考分值由30分提至40分;2022年,天津體育中考分值也将由30分提至40分。

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編制的《2021年大衆健身行為和消費研究報告》顯示,有67%的受訪者聽過“體教融合”政策,其中67%的家長認為該政策會影響自己對孩子的體育教育訓練投入,76%的家長認為有必要報體育考試項目教育訓練班。為提升考試成績或升學備考做準備而報班的比例增幅最大,同比增長16%。沒有報任何體育教育訓練班的比例僅為14%。

記者探訪了北京一家開設了少兒體育教育訓練課程的健身機構,該機構負責人表示,體育分值的提高可能導緻部分家長的焦慮,家長希望通過體育教育訓練提高孩子體育水準,尤其是提高應試體育成績。

劉萍是一位初三學生的家長,她告訴記者,“雙減”政策出台後,孩子的學科類教育訓練班數量減少了,并轉為線上教學,但增加了體育教育訓練,每周一次體能素質訓練和兩次拉丁舞、摩登舞體育舞蹈課,教育訓練費用增加上千元。“為孩子報名體育教育訓練課程,不僅為了提高體育成績,還為了提高孩子身體素質。”劉萍說。

提高體育中考分值可凸顯體育育人價值

北京市朝陽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特級教師孫衛華在接受中國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體育中考改革是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重要方面,提高體育中考分值可以使社會、學校、家庭更加關注體育的育人價值,同時,培養學生的頑強拼搏精神。“體育中考是學生一生中的一次拼搏,在備考中,要多次訓練,克服很多困難,最終提高成績,戰勝自己,這是非常好的體育育人過程。”

天津市某中學體育老師李小飒告訴記者,體育中考分值提高後,學生比以往更加重視體育課,學校為七、八年級每周安排三課時體育課,九年級每周安排四課時,以保證學生充足的體育活動時間。

北京某中學體育老師汪昱表示,提高體育分值可以讓學生重視體育課并享受其帶來的益處,進而形成終生運動的理念,“這将影響他們一生”。

毋庸置疑,提高體育中考分值可以讓學生更加重視體育課,但是,僅憑學校體育課能否提高學生體育分值讓很多家長感到擔憂。

對此,汪昱表示,學校體育課能讓大部分學生提高分值,學生無需參加針對應試的體育教育訓練班。可根據孩子的興趣報一兩個項目,通過專項教育訓練提高其鍛煉的積極性。

孫衛華也不贊成學生參加針對應試開設的體育中考教育訓練班。“中考項目難度不大,提高成績靠的是學生自身的努力,沒必要參加教育訓練班。但學生可以報一些學校體育課沒涉及到的項目,比如網球、羽毛球、遊泳等運動特長教育訓練,形成互補。”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強調,學生如能按時參加體育課,完成體育課布置的鍛煉任務,分值是有保障的。

應避免體育成為應試“内卷”之地

無論是學校體育課還是校外體育教育訓練班,考試評價都會成為導向。為避免體育成為另一個應試“内卷”之地,孫衛華認為,體育中考應增加考試項目,明确考什麼、怎麼考,要關注學生的差異。同時,考試項目應增加難度,降低标準。

“如果一個動作難度很低,但是标準又很高,學生掌握了動作也未必能拿滿分。為了更高分值,學生不斷追求極緻,容易形成‘内卷’。相反,增加難度但降低标準,隻要學生能夠持續練習,就能達到目标。”孫衛華說。

孫衛華建議将體育競賽成績納入考核。一方面,競賽成績可以證明學生的體育水準,另一方面,競賽是體育運動的重要特點,将競賽成績納入考核,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都會鼓勵孩子多參加競賽。

孫衛華表示,一定要嚴查體育類校外教育訓練機構的資質,這事關孩子的身體健康。“每個孩子都有身體素質發展的敏感期,比如柔韌性鍛煉适合低年齡段,到了高中再發展就很難。有的少兒體能教育訓練班将五、六歲的孩子和中學生放在一個班裡教學,這會造成很大問題。”

(文中劉萍、汪昱、李小飒為化名。本稿圖檔經新華社授權使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