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抵禦疫情産生的負面情緒?冰城輔警潘琳帶您尋找答案

視訊加載中...

新冠疫情反複突襲,極易使人産生焦慮、恐慌等負面情緒,進而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面對疫情帶來的心理不适,我們該如何調整好心态?今天,哈爾濱市警察局政治部輔警潘琳帶您一同尋找答案。

首先,正常生活不添亂。始終保持有規律的生活及良好樂觀的心理狀态。即使宅居在家,也要保持相對固定的生活節奏和習慣,這不僅可以增強抵抗力也有利于睡眠。要注意飲食清淡、早睡早起、睡前不看疫情資訊,避免因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引起失眠。

上班時間,按時到崗、做好詳細的工作計劃,聽從指揮、與同僚做好溝通和協調、保證工作效率,高效完成工作任務。

閑暇時間充實生活,放松身心,擴充自己的業餘愛好或有計劃地提升自己的個人能力,讓心态慢慢平穩。

第二,面對疫情不慌張。堅持從官方管道了解疫情和防護知識,不信謠,不傳謠,保持理智、冷靜的心态。

按照科學手段做好有效防護,即使在疫情有所緩解的狀态下,也不要放松自我防護。一旦有異常情況應及時上報、及時就醫。積極配合機關、學校、社群等防疫部門做好核酸檢測工作,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少傳播。

第三,聯絡感情不間斷。通過現代通訊手斷,保持與親友、同僚的聯絡,彼此支援、互相鼓勵,生活在關愛、友善、溫暖的社會環境中,既能緩解負面情緒,也能通過積極的心态提升我們對抗病毒的能力。

最後,心理問題不回避。當你覺得心理壓力過大時,可以借助心理援助平台,通過撥打心理援助熱線或網絡咨詢的形式,進行傾訴減壓,平穩情緒。

擷取專業人員的心理危機幹預幫助,用科學的方式,更好地積極面對疫情,努力共克時艱。

疫情讓我們感受到“生命可貴”,讓我們體會到“中國力量”,讓我們知道不經曆風雨怎能見彩虹。經曆過疫情的你我,要開始尋找逆境中的積極意義,當我們有了穩定的情緒,有了健康的心理狀态,就一定會有戰勝危險和困難的力量。

如果信仰有顔色,那一定是中國紅!

人物簡介

潘琳

哈爾濱市警察局政治部輔警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曲偉傑心理學校研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