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調研“破題”、解決“真問題”,清華大學創新形式開展主題教育

作者:新京報

“瀾園食堂二層規劃如何更加适配師生需求?”“街區形象如何能夠展現清華大學精神氣質?”……在近日舉辦的照瀾院商業區環境提升規劃方案座談會上,清華大學總務辦邀請師生代表、居民代表暢所欲言、提出建議,以期更好地滿足師生居民需求。

這是清華大學深入開展主題教育的一個縮影。4月11日,清華大學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動員部署會暨首場專題輔導報告會在新清華學堂召開,對全校主題教育工作進行動員部署。全校師生迅速行動,投身主題教育學習熱潮。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清華大學各院系機關積極響應,推出了一系列有聲有色、出彩出新的活動,在全校範圍内持續掀起主題教育熱潮。同時,學校以“實”為先,成立13個“同題共研”調研組,在前期分别召開工作推進會基礎上,将調研課題細化為具體工作計劃,合力推動調查研究工作往深裡走、往實裡走。

“勞模進課堂”活動中,大國工匠程平的演講打動了衆多師生。受訪者供圖

創新學習方法,推動學習走深走實

如何創新方式方法,推動學習走深走實?各院系機關用行動給出答案。5月12日,清華校園内,基礎工業訓練中心“勞模進課堂”首期活動中,大國工匠、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華能德州電廠檢修部鍋爐隊焊工班班長程平在演講中為師生們诠釋了勞模精神;

一天之後,遠在兩千公裡外的深圳,主題為“知行合一學思想,強身鑄魂建新功”的2023年教職工主題教育學習拉力賽團體運動賽開賽,深圳國際研究所學生院創新形式,将主題教育的口号、目标、學習内容巧妙融入長達兩個月的賽期,将運動與學習有機結合;

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航天航空學院與馬克思主義學院的30餘名師生親眼見證了天舟六号貨運飛船成功發射;在深海之上,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所學生院的師生們集體上了一堂“出海實踐”課,師生們登上科考船,在參與海洋科學調查和海洋工程技術試驗中逐夢深藍、探索海洋,在實境式參與沉浸式體驗中學深學透。

自動化系與美術學院開展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聯學共建交流育人經驗;資産處與公管學院開展主題教育讀書班聯合學習研讨;軟體學院黨委赴雄安新區,在承載着“千年大計”的熱土上與雄安新區黨工委開展聯學共建……一系列“請進來”“走出去”的聯學共建,讓主題教育與日常工作、團隊建設、業務發展有機融合。

“‘什麼風把沙塵吹來了’——從防風固沙看生态文明建設”“科技賦能轉型、創新躍動發展、無愧使命擔當”……5月,由校團委組織的“百年接力,強國有我——奮進新征程”集中主題黨團日活動在全校展開,覆寫120餘個黨團支部,結合時代特點、專業特色、青年特征開展了一系列形式生動的學習活動。

一年一度的畢業季來臨,計算機系黨委陸續組織開展以“家國計”為主題的研究所學生就業實踐系列活動。同學們實地到航天五院502所、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啟元實驗室、海南文昌進行調研,在對“大國重器”的深入了解中,更深刻地體會了青年人身上的責任與擔當。

一個月内,清華大學博士生講師團面向校内外100餘個黨團班集體開展了150餘場主題教育專題宣講,覆寫4500餘人次。圍繞主題教育的總要求,入企業、進機關、下基層深入調研,持續開展主題教育宣講實踐,展現青年學子主題教育學習成效。

以調研“破題”、解決“真問題”,清華大學創新形式開展主題教育

清華師生現場觀摩天舟六号發射。受訪者供圖

瞄準“真問題”,全方位提升調研實效

以深化調查研究推動解決發展難題,是清華大學主題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鮮明特色。調查研究關鍵在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沒有鮮明的問題導向,調查研究就是無的放矢。調查研究要抓哪些問題?清華大學的答案是:抓前沿性、全局性、長遠性的大問題;抓推動高品質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抓師生最關切的難題。

目前已開展哪些調研工作、發現哪些具體問題、形成哪些對策、立行立改哪些問題、下一步舉措安排是什麼……5月20日,在清華大學四教,校黨委書記邱勇參加“同題共研”第1調研組中期交流研讨會,以高水準的調查研究成果推動學校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

“如何破除校内學科院系邊界、破除學校和企業的邊界”“如何針對畢業生缺乏産業經驗,推進深度産教融合培養”……清華大學“同題共研”第10調研組的階段性彙報中抛出的問題引發共鳴;“如何完善青年教師培養機制”“如何推動高品質博士後隊伍建設”……第13調研組聚焦“引育并舉加強教職工隊伍建設”的主題,就目前各子課題的進展情況和下一步工作計劃展開讨論。

收集千餘份問卷,訪談百餘個對象,組織幾十場座談,走訪十家兄弟高校,仔細梳理資料,深入查找問題,系統分析疫情後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和困難,深入調研新時代學生集體建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探索全過程覆寫、多角度延展的大學生積極分子與黨員培養發展體系、推動建立導學思政工作長效機制……第4調研組圍繞“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舉措”主題,探尋目前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探索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建議。

一個月以來,圍繞“加強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機制和舉措”主題,第6調研組開展了文獻梳理、問卷調查、深度訪談、實地走訪,既“請進來”,也“走出去”,同向發力、統籌推進。

以調研“破題”、解決“真問題”,清華大學創新形式開展主題教育

清華大學博士生講師團在三院遺址·清華第一個中共黨支部誕生地進行現場宣講。受訪者供圖

突出“真解決”,拿出破解難題的實招

“以前,醫藥費報帳都需要師生到校醫院财務室現場辦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減少師生跑腿,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學校财務處在現有自助保障系統開發了‘醫療費報帳’功能,系統已于5月17日上線試運作。”第3調研組的“同題共研”,相關部處拿出“一系一策”的決心和行動,參與院系聚焦調研主題從實踐視角提出意見建議,在調研中随時發現新問題随時研究新解法。

“建議針對教師身份和職工身份的幹部分開設計問卷開展調研”“年輕幹部的七種能力衡量建議結合高校幹部培養的具體特征”……第11調研組圍繞“健全‘選育管用’全鍊條機制,加強年輕幹部隊伍建設”的調研主題,各子課題機關彙報調研進展,目前已形成對全校年輕幹部建設情況的總體把握,下一步将明确做好年輕幹部隊伍建設的思路和舉措。

如何進一步提升後勤服務保障能力和品質?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圍繞“後勤服務保障能力提升”的主題,第5調研組已先後開展了多次座談、調研,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把情況摸清、摸實、摸透,為後期的實施舉措打下堅實基礎。目前已初步完成多處校園道路的修繕、四場為老服務座談會和芝蘭園食堂的裝修設計方案等工作。

此外,保衛處聘請22位清華師生擔任校園安全督導員,發現與校園安全保衛工作相關的隐患問題,并對保衛處從業人員進行有效監督,以此推動工作更有實效地開展。

新京報記者 馮琪

編輯 缪晨霞 校對 柳寶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