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預測比特币趨勢的三闆斧

預測比特币趨勢的三闆斧

美國關于 Facebook 的 Libra 開了兩天的聽證會,劇情就像這幾天的比特币行情,此起彼伏。雖然沒有取得什麼突破性進展,但是就區塊鍊或者比特币而言,你可以不接受和诋毀,但是你會越來越不能忽視它。

第一天,國會聽證會帶給我們的最佳段子是:“我問你誰負責,你跟我扯什麼去中心化。”聽到這個,被橫盤行情折磨的小夥伴怕是可以舒緩歡樂一下。但是,樂呵之後,這般雞同鴨講,并不是孤例。多少次我們試圖向身邊的人普及區塊鍊的時候,換來的怕都是:“區塊鍊什麼鬼?”“浪費電力和硬體資源,挖了一堆沒有價值的比特币。”最後,大家會慢慢知道,價值是主觀的事情,對于比特币感興趣的自然會進來,不敢興趣的再解釋也沒用。

第二天,參與會議的議員們至少是補了不少功課的,不再隻糾纏于 Facebook 的 Libra。而是跳出來,選擇 Libra 背後代表的區塊鍊和比特币。

“無論今天是不是 Facebook,這種改變已經到來,區塊鍊技術是真實存在的,Facebook 進入這個新世界隻是對這一事實進行了确認。中本聰的比特币是一種不可阻擋的力量,我們不應該去阻止這種創新,政府也無法阻擋這種創新。那些嘗試這麼做的,最後都失敗了。”

不管 Libra 最後怎麼樣,至少通過這次聽證會,讓更多的人看到了區塊鍊和比特币。大多數人都要因為看到而開始相信,而我們則是相信而看見了,區塊鍊的浪潮正撲面而來。

像笑來老師說過的,比特币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通過技術手段實作了私人财産神聖不可侵犯。不再有實物,類似黃金或紙币,而是一段256 位的字元串,看不見摸不着,存儲着财富。财富講究的就是安全,這也是比特币最重要的特點。

每個人都期望保有自己的财産,但是,各種 P2P 暴雷潮,那就老實點。不追求高息,通過正規銀行管道,買低息的理财産品,哪曾想最後也難逃歸零的命運。兜兜轉轉,投資死,理财死,最後存銀行,可能會被當機,甚至可能不翼而飛,追責的話,銀行還有個最多賠付 50 萬的上限在。最後發現,貌似把錢放在自己手上最安全。但是紙币也會發黴,還要擔心被盜。

九死一生,目前來看隻有比特币是唯一的生路。隻要掌握着私鑰,沒人能拿走你的财富,完全真正屬于你個人,可以被你帶去任何地方,生可帶走,死亦可帶走。

是以我們普通人,也可以用閑錢慢慢屯點比特币。但是很多人看着比特币的價格,說玩得就是心跳。比特币諸多市場因素中到底哪些有用?哪些沒用呢?

一闆斧:搜尋指數

比特币還是一個比較少的圈子,17 年 1 2月底,比特币币價最高峰,身邊很多人開始談論比特币,甚至像你咨詢,并時不時給你發個白皮書,讓你“懂行的”看一看能不能做。而更多的普通人最開始接觸,像你我第一步,問的都是搜尋引擎,在輸入框中打入“btc”,是以,我們可以關注谷歌指數或百度指數。

搜尋指數,某種程度上可以代表着比特币的接受度,當指數呈幾何級數增長的時候,比特币的接受度擴大很多倍,意味着新韭菜也會多了很多倍,比特币的市場是向上的。

就像觀察股市牛市,最直覺的資料是新開戶人數。每一次大牛市錢,新增開戶人數都是暴漲,2005 年 6 月,當月開戶人數僅 14 萬。2007 年 8 月,創下曆史的天量 892 萬人。2008 年10 月,全球金融危機,新增開戶跌回 69.1 萬人,而 2009 年 8 月,四萬億的刺激,當月新開 217.2 萬人。2015 年 6 月, 新開戶 1285 萬。如果你熟知股市,就知道這些都是牛熊來臨的信号。

搜尋指數呈幾何級數的暴增,新入場的人在顯著增加,然後開始下降,說明關注人數到頂,該入場的都已經入場,需要下一個新的賺錢效應來吸引場外的人員,比特币的币價大漲大落的趨勢也是跟随着市場情緒的,以此來判斷牛熊還有有點根據的。

二闆斧:比特币的市場占有率

最近兩年,牛熊轉換中,比特币市值占有率一直在 30% - 70% 之間徘徊,根據這個比例來預判比特币和其他币種的市場趨勢。2019 年第二季度以來,比特币漲,其他币跌;比特币跌,其他币跌,忍受着折磨人的節奏,然後發現,比特币的市場占有率已經從 54.6%增加到 65%,山寨币的泡沫逐漸消亡,甚至歸零。這劇情似曾相識,期望能抓到山寨币的行情。

三闆斧:市場的領頭羊

2017 年,ICO 狂潮,領頭羊是 ETH。2018 年,DAPP 頻發,領頭羊是 EOS。2019 年,IEO 開啟,領頭羊是 BNB。有了領頭羊,也就有了賺錢效應,市場外的資金湧入,讓參與者恢複信心,帶動币圈整體走出明确的向上行情。

四、比特币的挖礦成本

記得2017 年 12 月,最高峰的時候比特币礦機是一兩萬一台,還有價無市。等到币價開始回落,在比特币礦機跌至 3000 元的時候,我也參與購買了 10 台螞蟻 M3 礦機。但是,比特币跌至成本價 3000 多美元的時候,我們的礦機停機,等到後續新型比特币礦機出來,M3 礦機價格直接被打到地闆價。

交了昂貴的學費後,開始關注算力與價格的關系。剛開始,一直覺得 POW 模式是屬于多勞多得的,你投入的算力越多,挖的比特币自然是越多。但是,比特币的産量就隻有那麼多,這是一個零和博弈,你多挖了意味着有人少挖了。

随着币價升高,挖礦的預期收益增加。我正是看到,本來挖礦三個月回本,結果随着牛市行情,一個月就回本。利潤的誘因下,礦場選擇采購礦機,增加機關算力,總算力增加,比特币挖礦的機關算力收益下降。成本或技術落後的礦場,注定要被淘汰,算力撤出的同時難度減少,比特币挖礦的機關算力收益增加。

原來我也一直以為是挖礦成本決定價格,但是從上述關系中,其實是共識決定供需。比特币通過數學方式,把記賬權委托給大家,同時保有每個參與者對于賬本的稽核權和修複權。認可比特币共識機制,參與者擷取比特币的需求增加,進而推高币價,讓挖礦總算力增加,繼而讓挖礦成本增加。

觀察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6 月,挖礦成本并不能預測比特币的市場趨勢的。

預測比特币趨勢的三闆斧
預測比特币趨勢的三闆斧

當然還有更多的判斷,觀察市場,敬畏市場,根據自己的經驗,複盤總結形成自己的交易系統,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去終生實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