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Day02 - 語言元素

日期:2021年1月19日

今天是學習Python的第二天,希望可以堅持下去。

學習用的教材是GitHub上駱昊編寫的《Python - 100天從新手到大師》

所有編寫的源代碼均放在GitHub上:https://github.com/svip886/Python_learning

一、變量

  1. 變量的類型
    • 整型(int):在Python2.x中有

      int

      long

      兩種類型,但差別意義不大,是以在Python3.x中隻保留了

      int

      一種。
    • 浮點型(float):在Python中,除了支援數學寫法,還支援科學計數法。
    • 字元串型(str):以單引号或雙引号括起來的任意文本。
    • 布爾型(bool):布爾值隻有

      True

      False

      兩種值,即真和假。
    • 複數型(complex):即a+bj,注意複數用j表示
  2. 變量命名規則
    變量命名規則整體上與C語言沒什麼差别,在Python可以用中文作為函數名以及變量名,不過在編寫程式過程中,應當有個好的命名習慣。
    • 硬性規則:
      • 變量名由字母(廣義的Unicode字元,不包括特殊字元)、數字和下劃線構成,數字不能開頭。
      • 大小寫敏感(大寫的a和小寫的A是兩個不同的變量)。
      • 不要跟關鍵字(有特殊含義的單詞,後面會講到)和系統保留字(如函數、子產品等的名字)沖突。
    • 好的習慣:
      • 用小寫字母拼寫,多個單詞用下劃線連接配接。
      • 受保護的執行個體屬性用單個下劃線開頭。
      • 私有的執行個體屬性用兩個下劃線開頭。
  3. 變量的使用
    變量可以直接通過指派的方式自動決定其類型,和MATLAB的方式差不多
    a=123
    b=4
    
    print(a+b) # 127
    print(a-b) # 119
    print(a*b) # 492
    print(a/b) # 30.75
               
    Python中可以使用

    type

    函數來傳回變量的類型,便于檢查。
    a=12
    b=3.123
    c='hello'
    
    print(type(a)) # <class 'int'>
    print(type(b)) # <class 'float'>
    print(type(c)) # <class 'str'>
               
    變量的類型轉換
    • int()

      :轉換為整數,可指定進制
    • float()

      :轉換為浮點數
    • str()

      :轉換為字元串,可指定編碼
    • chr()

      :将整數轉換為對應字元(ASCII)
    • ord()

      :将字元轉換為對應編碼(整數)
    示例:
    a = int(input('a='))
    b = int(input('b='))
    print('%d + %d = %d' % (a,b,a+b))
    print('%d - %d = %d' % (a,b,a-b))
    print('%d * %d = %d' % (a,b,a*b))
    print('%d / %d = %f' % (a,b,a/b))
    print('%d // %d = %d' % (a,b,a//b)) # //表示整數除法
    print('%d %% %d = %d' % (a,b,a%b)) # 在引号中%%表示一個%,區分%d
    print('%d ** %d = %d' % (a,b,a**b)) # **表示幾次方
               
    運作後發現,好像Python的print倒不如c語言的printf好用,調用整型變量時一樣是使用%d,但是注意後面需要用

    %(參數,參數)

    的形式

二、運算符

  1. 常見運算符
  2. Day02 - 語言元素
  3. 指派運算符:

    =

    +=

    *=

  4. 比較運算符:

    ==

    !=

    <

    >

    <=

    >=

  5. 邏輯運算符:

    and

    or

    not

    對應C語言中的

    &&

    ||

    !

三、練習

  1. 華氏溫度轉換為攝氏溫度。
    提示:華氏度到攝氏度的轉換公式為: C = ( F − 32 ) / 1.8 C=(F-32)/1.8 C=(F−32)/1.8
    解:
    f=float(input('請輸入華攝度:'))
     print('轉換攝氏度的結果為: %.1f' % ((f-32)/1.8))
               
  2. 輸入圓的半徑計算計算周長和面積。

    解:

    pi=3.1416
    r=float(input('輸入半徑:'))
    print('半徑為%.2f的圓的周長為%.2f,面積為%.2f' % (r,2*pi*r,pi*r**2))
               
    Python中沒有像C語言一樣自帶pi常量。。、
  3. 輸入年份判斷是不是閏年。

    解:

    使用布爾值作答
    year=int(input('輸入年份:'))
    is_leap = year%4==0 and year%100!=0 or year%400==0
    print(is_leap)
               
    使用判斷(可能目前超綱了哈哈)
    year=int(input('輸入年份:'))
    if year%4==0 and year%100!=0 or year%400==0:
    print('該年為閏年')
    else:
    print('不是閏年')
               
上一篇: Day02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