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二戰空戰王牌的前兩位——闊日杜布和波克雷什金,我們都非常熟悉。對于第三号空戰王牌尼古拉·古拉耶夫,多數人對他的事迹比較陌生。
不過,古拉耶夫有一項易被忽視的紀錄:他的擊落效率比闊日杜布還高20%!更是德國頭号空戰王牌哈特曼兩倍!更關鍵的是,古拉耶夫打的一直是“呆仗”。
空戰效率是哈特曼的兩倍
對比頂尖王牌的空戰成績,蘇聯王牌似乎不如德國王牌,例如蘇聯頭号王牌闊日杜布擊落數是62架,二号王牌波克雷什金是59架(多架未計算在内),三号王牌古拉耶夫是55架。相比之下,德國頭号王牌哈特曼是352架,二号王牌巴克霍恩是301架,二号王牌拉爾是275架,此外擊落數超過100架的德國王牌多達105人。
但是,這并不代表蘇聯王牌的實力更弱。事實上,德國王牌擊落數字更高的真相在于,德國戰鬥機飛行員出動頻率極高,參戰次數遠遠超過盟軍同行,而死亡率也遠遠高于蘇聯和美國。例如,105位德國頂尖王牌戰時死亡率超過52%(死亡55人),而蘇聯前100名王牌戰時死亡卻不到30%。
闊日杜布
首先以闊日杜布和哈特曼為例,兩人都是1942年才首次上戰場,卻都在擊落成績方面後來居上。闊日杜布先後戰鬥出擊330次,參加空戰120次,擊落62架。埃裡希·哈特曼的戰鬥出擊竟高達1400次,參加空戰825次,擊落352架。不僅如此,哈特曼還迫降過14次,生命力頑強也是戰績高的原因,相比之下闊日杜布僅僅因擊傷迫降過一次。
哈特曼
不過論空戰效率,本文主角尼古拉·古拉耶夫卻更高于上述兩人。古拉耶夫累計戰鬥出擊240次,參加空戰69次,個人擊落55架(不包括集體戰績的架)。如果說哈特曼的擊落效率是0.4(352架/825次),那麼闊日杜布就是0.5(62架/120次),而古拉耶夫則高達0.8(55架/69次),相當于哈特曼的兩倍!
也就是說,如果算上集體戰績,古拉耶夫幾乎每次參戰都會擊落敵機,而闊日杜布則是2次才能擊落一架,而哈特曼是2.5次擊落一架。論單日戰績,古拉耶夫曾經有三次擊落了4架,兩次擊落了3架,一次擊落了2架。更高效的空戰王牌,還有德國的“非洲之星”馬爾塞尤(總戰績158架),曾一天擊落17架,但是馬爾塞尤的生命力不夠強,竟然因飛機故障喪生。
曾是餐具廠鉗工的空戰王牌
蘇聯第三号王牌尼古拉·古拉耶夫出身于真正的勞工階級。1918年2月6日,古拉耶夫出生于羅斯托夫州阿克賽斯卡亞的一個普通勞工家庭。他于1935年從職業學校畢業後,在羅斯托夫的一家搪瓷餐具廠擔任鉗工。
雖然在工廠做工,但古拉耶夫卻一直熱愛航空事業。他白天在工廠上班,晚上就讀于航空俱樂部,學習了大量飛行知識。1938年,古拉耶夫應征加入紅軍,由于航空俱樂部的學習積累,他成功被選入斯大林格勒航空學校深造。一名年輕勞工能夠轉變為戰鬥機飛行員,在那個年代可能隻有蘇聯才能做得到。
1940年,古拉耶夫從航空學校畢業,并加入了蘇聯空軍第162戰鬥機航空團,駕駛伊-16戰鬥機。1941年6月蘇德戰争爆發時,第162戰鬥機航空團屬于西部特别軍區的一線部隊,但古拉耶夫作為新飛行員一直沒有參戰,反而在7月份被調到第13後備戰鬥機航空團(位于後方的奔薩地區)接受兩個月的再訓練。
1941年11月,古拉耶夫又被調往第423防空戰鬥機團,仍然屬于後方的二線部隊,主要負責保衛高爾基、沃羅涅日等地區的戰略設施。這段時期,古拉耶夫沒能參加任何戰鬥。
第一次擊落竟然發生在夜間
1942年7月,古拉耶夫調入第487戰鬥機團,隸屬于沃羅涅日方面軍,正式開始了一線作戰。這個參戰時間和闊日杜布比較相似。
他第一個擊落戰果發生在同年8月3日,位于斯大林格勒附近。有意思的是,古拉耶夫作為普通戰鬥機飛行員,第一次空戰擊落竟然發生在夜間。要知道,由于夜間空戰十分危險,對戰鬥機和飛行員的技術要求非常苛刻,是以普通飛行員是被禁止夜間起飛的,否則會極大增加事故該旅。
這一天,古拉耶夫面對德國轟炸機在夜間的突然襲擊,完全不顧禁令,擅自駕駛雅克-1戰鬥機在黑暗中起飛,在沒有探照燈配合的情況下,成功擊落一架海因克爾He-111轟炸機。
這場不尋常的戰鬥充分展現了古拉耶夫的過人天賦,為此蘇聯空軍的上級上司慧眼識珠,1再次将他撤出了一線,于10月份送到了薩拉托夫的第3後備航空旅,接受進階空戰教育訓練課程。從這個角度看,蘇聯空軍的人才發掘機制确實有獨到之處。
“公羊式”撞擊!
1943年1月,完成進階訓練課程的古拉耶夫,被調往第27戰鬥機團(10月改名第129近衛戰鬥機團),擔任副中隊長和領航員。在沃羅涅日方面軍的戰線上,古拉耶夫又先後獲得了幾次空戰勝利。随後,他參加了庫爾斯克大會戰。
1943年5月14日,在庫爾斯克突出部上空,古拉耶夫和戰友在低空攔截了由四架Me-109護航的3架Ju-87俯沖轟炸機。古拉耶夫和戰友各自擊落了一架,但随後古拉耶夫耗盡了彈藥。雅克-1戰鬥機的缺點是火力較貧弱,隻配有一挺20毫米機炮(備彈110發)和兩挺7.7毫米機槍(備彈1240發)。而且為減輕重量以提高靈活性,飛行員往往會拆除威力差的7.7毫米機槍,僅保留一門機炮,火力持續就顯得不夠了。
在彈藥用盡的情況下,古拉耶夫果斷駕駛雅克-1戰鬥機撞向了第三架Ju-87,雅克-1的左翼切斷了Ju-87的右翼,後者一頭墜毀在地面。左翼損毀的雅克-1陷入了螺旋,但古拉耶夫很快恢複了操縱能力,成功迫降在蘇軍戰線一方。
這次“公羊式”的撞擊戰,是古拉耶夫的唯一一次。戰鬥第二天,古拉耶夫就獲得了第一枚紅旗勳章,并駕駛另一架戰鬥機重新上陣。
隻打“呆仗”的王牌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蘇聯第三号空戰王牌,古拉耶夫卻從來不從事“自由狩獵”活動。在我們的印象中,“自由狩獵”似乎是蘇德王牌飛行員的專屬工作。然而古拉耶夫卻一直将工作重點放在防空任務上,保衛機場、交通樞紐、渡口或其他重要地面設施。
從這個角度看,古拉耶夫似乎是“打呆仗”的一個典型。但是,這種空中“呆仗”并不意味着沒有技術和技巧,隻不過缺少了一些個人自由發揮的空間。盡管如此,看似枯燥的日常防空截擊戰,卻催生了蘇德戰場空戰效率最高的王牌飛行員。
古拉耶夫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擅長指揮團隊作戰。他率領的戰鬥機中隊經常以少打多,出其不意給予德軍護航編隊以重創。
1943年7月5日,古拉耶夫指揮4架戰鬥機,攔截了一個多達100架的德軍大機群。古拉耶夫等人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勢,一口氣幹掉了4架轟炸機和2架戰鬥機,而己方4架雅克-1全部安全返航。同一天,古拉耶夫的中隊連續多次出擊,先後擊落16架敵機,其中他個人擊落了4架(2架Ju-87和2架Me-109)。
1943年9月28日,尼古拉·德米特裡耶維奇·古拉耶夫中尉被授予蘇聯英雄稱号,榮獲列甯勳章和金星勳章。此時,他已經完成了95次戰鬥飛行,個人擊落13架敵機,另有5架共同擊落戰績。
1944年初,古拉耶夫的部隊開始裝備P-39“空中飛蛇”戰鬥機,并投入了解放右岸烏克蘭的戰鬥。
1944年4月的一天,古拉耶夫指揮6架P-39戰鬥機,在羅馬尼亞的普魯特河上空再次攔截德軍大機群,包括27架轟炸機和8架護航戰鬥機。短短4分鐘内,古拉耶夫和隊友一共擊落了11架敵機,其中他本人擊落了5架。
5月30日,古拉耶夫在一天内連續擊落4架敵機,但同時右臂受傷。他設法将“空中飛蛇”戰鬥機開回了自己的機場,當戰機停穩後,他昏迷了過去,被送往醫院接受了手術。
同年7月1日,古拉耶夫上尉再次被授予第二枚金星勳章,成為兩次蘇聯英雄。同年8月,在蘇聯上級為了保護這名空戰英雄,将古拉耶夫退出一線,被送往空軍學院學習,從此告别了戰鬥。此時,古拉耶夫已經完成了擊落55架敵機的戰績。
為何沒能獲得第三次蘇聯英雄?
事實上,古拉耶夫退出一線戰鬥的時候(1944年8月),他的官方擊落數字(55架)是蘇聯最高的。當時,波克雷什金的官方擊落數是53架(實際高于古拉耶夫),闊日杜布的數字在46架左右。
但是,波克雷什金和闊日杜布都三次獲得了“蘇聯英雄”稱号,即金星勳章,但是古拉耶夫卻隻有兩次。這是什麼原因呢?
有說法稱,古拉耶夫的性格比較直爽,不會溜須拍馬,是以得罪了上級。也有說法稱,古拉耶夫原本在1944年可能獲得第三枚金星勳章,但由于“在莫斯科的餐館中酗酒鬧事”,結果被取消了榮譽。然而對比古拉耶夫的經曆,這些說法都不可靠。
首先,古拉耶夫是1944年7月獲得的第二次“蘇聯英雄”稱号,此前隻有波克雷什金擁有同樣榮譽(1943年8月24日獲得第二次),闊日杜布獲得第二次“蘇聯英雄”稱号則是在1945年春天。然而,波克雷什金第三次獲得是1944年8月19日,闊日杜布則是1945年5月。
需要注意的是,波克雷什金和闊日杜布在第二次、第三次獲得“蘇聯英雄”稱号的日期之間,仍然戰鬥在第一線,并且獲得了新的擊落紀錄。相比之下,古拉耶夫在獲得第二次稱号後,就已經被調到後方,失去了戰鬥機會。
可以說,蘇聯高層為了保護這名王牌飛行員,導緻他失去了獲得了第三次蘇聯英雄的機會。當然,蘇聯高層這麼做不僅是保護人才,同時也為古拉耶夫提供高等軍事教育的機會,向進階将領的道路上發展。
被西方污蔑為“射殺北極熊”導緻退居二線
二戰結束前後,古拉耶夫先後進入空軍工程學院、總參謀部軍事學院進修,先後擔任航空師師長和防空軍司令員。後來,據他的同僚回憶,古拉耶夫如果繼續發展,早晚會成為蘇聯防空軍總司令,甚至獲得元帥軍銜,如同波克雷什金和闊日杜布一樣。
但是,古拉耶夫的軍事生涯在1970年代戛然而止,在1979年僅以上校軍銜退役。其中的故事令人非常感慨。
古拉耶夫在1966年到1974年間,一直擔任蘇軍第10防空軍司令,總部設在北極圈内的阿爾漢格爾斯克。然而在1973年,挪威方面卻引用所謂”生态學家”的說法,聲稱蘇聯第10防空軍正在“偷獵北極熊”,這個報道在世界上引發軒然大波。這個事件,直接導緻蘇聯高層将古拉耶夫解職,并“升任”國家防空部隊作戰訓練局局長,實際上是退居二線。
事實上,古拉耶夫是被污蔑的。當時,駐紮在北極圈内的蘇軍多次遭到北極熊襲擊。為此古拉耶夫上校下令,北極熊再次襲擊時要果斷将其射殺。挪威方面的刻意污蔑,導緻了古拉耶夫在54歲時被蘇聯軍方打入冷宮,失去了繼續晉升的機會,幾年後就草草退役,古拉耶夫退役時年僅61歲。
相比之下,波克雷什金在1972年晉升空軍元帥,時年59歲。闊日杜布在1985年晉升空軍元帥,時年65歲。
尼古拉·德米特裡耶維奇·古拉耶夫上校退休後居住在莫斯科。他于1985年9月27日去世,享年67歲。在他的家鄉,有一條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并安裝了英雄的半身像。(作者:陶慕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