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林祥謙:“頭可斷,血可流,工不可複”

林祥謙:“頭可斷,血可流,工不可複”

一列火車,從一百年前,通過蒸汽機車、内燃機車、電力機車三動力牽引,進入高鐵時代。

一個人,從東南沿海,到武漢,經過鄭州,高尚的信仰和鬥争的頭顱,被反動分子殘忍地殺害,最後靈魂歸來。

高鐵把我帶到了林相乾烈士墓。福州市西22公裡處,枕頭峰山麓,烈士們在這裡安睡已有90多年。沉默,擡起頭,回憶着,我仿佛穿越時空,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與第一代鐵路勞工握手,與革命的先驅們交談。

福建省湘前鎮,林祥謙烈士之鄉。該鎮原名上幹,後來改為湘前。家鄉懷着寬廣的胸懷,接受赤子的回歸,給孩子們指名道姓,表達對林湘謙的遺憾和敬意。也許,當我聽到林湘謙慘死的消息時,家鄉的心也在滴血。

沿着漫長的軌道,我突然來到了1912年的武漢。

那一年,林湘謙通過技術考試,進入濱江鐵路廠,成為一名鐵路勞工,服務于京漢鐵路運輸。當時,中國的鐵路剛剛起步,京漢鐵路穿越直隸、河南和湖北三省,是連接配接華北和中部的交通生命線,具有重要的經濟、政治和軍事意義,也是軍閥吳培福的主要來源之一。

林湘謙出生于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從小就被壓垮,生下了奮鬥精神。為了提高勞工的政治和經濟地位,林湘謙和他的勞工努力尋找應對工頭壓迫的方法。

1921年,中國共産黨誕生了。星星的火,也在鐵路勞工的原作中慢慢燃起。聲望很高的林相謙成為黨組織教育培養的對象。1922年夏天,他以優異的成績加入了中國共産黨。此後不久,林湘謙當選為京漢鐵路濱江總工會主席。

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總有一個光明的人。1923年2月1日,黨上司的京漢鐵路聯合會籌備會議決定在鄭州召開成立大會,近300名代表齊聚鄭州。2月1日上午,軍閥吳培福派出大批憲兵,裝填實彈,對市戒嚴,下令禁止召開京漢鐵路總會成立大會。與會的勞工代表突破了軍警的圍攻,高呼"京漢鐵路聯合會萬歲"、"勞工階級勝利萬歲"等口号,宣布京漢鐵路總會成立。

林祥謙:“頭可斷,血可流,工不可複”

當晚,京漢鐵路總公司常務委員會召開秘密會議,決定将總工會臨時辦公廳遷至漢口河畔,從2月4日起舉行總罷工。4.m 9.m,林相謙接到訓示,立即下達罷工令,勞工們拉動河邊機械廠的警笛,其他警笛也跟着咆哮,響徹武漢三鎮,迅速向北擴散,京漢鐵路1200公裡長的線路突然癱瘓。

鐵路的癱瘓引起了吳培福及其背後的帝國主義者的恐慌。2月7日,吳培富動員2萬多名軍警沿京漢鐵路線鎮壓,在"27大屠殺"中造成震撼,林相謙和60多名勞工在抗敵鬥争中不幸被捕。

在深冬,河岸被白色恐怖籠罩。北風呼嘯,雪花飛舞,林相乾被綁在河邊站台東側的燈柱上,反動軍閥帶着死亡的威脅,迫使林相謙下令複工,遭到斷然拒絕。

敵人拿着屠刀,惡毒地問道:"行不通?

林向謙皺了皺眉頭,回答道:"勞工要總工會下令"。我的頭可以斷,血可以流淌,工作無法恢複!"

好一個"頭可以斷,血可以流,工作不能恢複!"敵人和我之間的對話,以及共産黨人的血腥咆哮,已經從98年前傳來,至今仍在空中回蕩。

血染江漢,林湘謙英勇犧牲。此時,是他31歲生日。總罷工造成52名勞工死亡,300多人受傷,革命者的鮮血染紅了京漢鐵路的鐵軌。

沒有革命血液的白色流淌。璐璐藍縷縷,拼搏,一個嶄新的中國誕生了,并不斷成長和發展,足以撫慰烈士精神。那聲從京漢鐵路發出的響亮的汽笛,在跨越數百萬英裡的鐵路線上激蕩,開啟了中國鐵路發展的新篇章。

時間在流逝,眼睛已經近百年了。

在烈士陵墓中,松樹如草一樣郁郁蔥蔥,一群遊客來到英麗雕像前,站着敬拜。此時此刻,我站在這裡,向林相謙烈士們緻以崇高的敬意!

林祥謙:“頭可斷,血可流,工不可複”